第五章系统设计
结构化方法规定了一系列模块的分解协调原则和技术, 提出了结构化设计的基础是模块化,即将整个系统分 解成相对独立的若干模块,通过对模块的设计和模块 之间关系的协调来实现整个软件系统的功能。
二、系统流程图
系统流程图指用图形符号表达系统的执行过程, 即所有的输入/输出和与之有关的处理,同时也 包括对所有文件的建立过程 。即描述物理系统 的运行况状。
提取库房 收发数据
提取库存 数据
处理收发 数据
重写库 存记录
写补充订 货记录
增加 在库数
减少 在库数增加 记录Fra bibliotek删除 记录
设置补充 订货标志
第二轮HIPO层次图
IPO图实际上是一张图形化的表格。它描述分层 图中每一个模块的输入输出关系,处理内容,本 模块的内部数据和模块间的调用关系,是系统设 计的重要成果,是系统实阶段编制程序设计任务 书和进行程序设计的出发点和依据。
①系统总体布局方案的确定; ②软件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 ③计算机硬件方案的选择和设计; ④数据存储的总体设计。
三、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活动
(2)详细设计。
①代码设计; ②数据库设计; ③输出设计; ④输入设计; ⑤用户界面设计; ⑥处理过程设计。
(3)系统实施进度与计划的确定。 (4)"系统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第五章 系统设计
主讲人:林明芳
教学概要
教学目的:
要求同学深刻理解系统设计的目标和任务,熟练掌握 系统设计的结构化方法和主要图形工具,深刻理解并 掌握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特别是软件系统总体结构设 计的主要原则和方法,掌握计算机系统方案选择的基 本原则,掌握系统详细设计中各部分设计的基本概念, 设计原则与方法,特别是代码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的 原则与方法,理解系统实施计划的主要内容,掌握系 统设计说明书的基本内容和编写要求。
二、系统设计的依据
系统设计阶段工作的主要依据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1)系统分析的成果。系统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系统分析 阶段的成果“系统说明书”所规定的目标,任务和逻辑功能 进行设计工作。
(2)现行技术。主要指可供选用的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技 术、数据管理技术以及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
教学重点:
本章学习重点是系统设计的结构化方法和图形工具, 软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代码设计和用户界面设计,
教学难点:
计算机系统方案选择的基本原则 系统详细设计中各部分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与
方法 软件总体结构设计和用户界面设计
本章教学时数:理论6学时
本章知识点:
5.1 系统设计概述 5.2 系统设计的方法与工具 5.3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5.4 系统详细设计
5.1系统设计概述
一、目的与任务 目的: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将系统分析阶段所提出的 反映了用户信息需求的系统逻辑方案,转换成可以实 施的基于计算机与通信系统的物理(技术)方案。
任务: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从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目 标出发,根据系统分析阶段对系统逻辑功能的要求, 并考虑到经济、技术和运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确定 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技术方案,合理 选择计算机和通信的软、硬件设备,提出系统的实施 计划,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
(3)各步骤之间的物理和逻辑关系。
系统流程图即表示信息联系,又表示加工的逻辑顺序, 还反映人一机关系,但不考虑加工方法和人机对话过 程。
三、HIPO技术
HIPO技术即用图形方法表达一个系统的输入和 输出功能,以及模块的层次。HIPO技术包含两 个方面的内容:
(1)HIPO分层图,用此图层表示自项向下分 解所得系统的模块层次结构。
(3)现行的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的标准、规范和有关法律制 度。
(4)用户需求。进行系统设计时应充分尊重和理解用户的要 求,尽可能使用户满意。
(5)系统运行环境。新系统的目标要和现行管理方法相匹配, 与组织的改革与发展相适应。
三、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活动
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 (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其中包括:
系统结构图的表示方法
模块A
模块A
模块B 直接调用
模块B 选择调用
模块A
模块B 重复调用
模块间的通讯表示方法:
表示两个模块问传递的数据流
表示两个模块问传递的标志信号(错 误信号或开关信号) 绘制系统结构图的出发点仍是数据流程图。 如果已具备 HIPO分层图,在此基础上加 注模块间的控制与通讯标志就成了系统结 构图。
四、控制结构图
HIPO分层图展示系统的模块层次结构,但它只能一般 地看到各模块间的调用关系。模块间有具体通讯与控制 关系,数据流程在模块之间的流动状况,分层国没有明 确描述。
系统结构图是描述系统结构的图形工具,它是描述模块 的层次结构和它们之间的控制通讯联系的工具。
系统结构图和HIPO分层图一样,用方块表示模块,模 块间用箭线连结,箭头指示方向为被调用的模块。调用 关系分为:直接调用,选择调用,重复调用三种。
(2) IPO图(输入-处理-输出图),此图描述 分层图中一个模块的输入,输出和处理内容。
例:库房补充定货系统的加工“修改库存数据” 这一功能,应用HIPO技术进行模块结构设计
修改库存数据
提取库房 收发数据
提取库存 数据
处理收发 数据
重写库 存记录
写补充订 货记录
第一轮HIPO层次图
修改库存数据
四、系统设计工作的特点
系统设计工作的环境是管理环境和技术环境的结 合。
5.2 系统设计的方法和工具
一、结构化设计方法概述
结构化设计(SD)方法是从建立一个具有良好结构 的系统的观点出发,基于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成相 对独立的模块的原则,主要研究了将系统分解为不同 模块的方法与技术,分析系统分解时产生的各种影响, 提出了评价模块结构质量的具体标准,还给出厂从表 达用户要求的数据流图导出模块结构图的规则。
系统流程图的符号
输入/输出
辅助处理
处理
脱机 储存
文件
人工操作
联结
预处理
联机存储
显示
磁带
人工输入
卡片
终端
纸带
判断
举例:库存系统流程图
绘制系统流程图时应主要根据:
(1)信息处理的步骤和内容。
(2)每一步骤所涉及的物理过程。主要包括;输入 /输出的内容和形式,存储要求,加工所用的物理设 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