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政治制度》优教教案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教材分析】
《基本政治制度》是第三单元第五课的第三框内容,本框内容是对第二框内容的承接,在学生了解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之后,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除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之外,还有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三种基本政治制度。
将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国情,增进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了解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但对于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仍不了解。
本节课将通过案例探究,及问题启发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
帮助学生感受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热爱我国的政治制度。
【课程标准】
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是“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知道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具体情况。
2、通过学习能够弄明白基本政治制度的运行情况,真正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3、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的情感,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热爱我国的政治制度。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知道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方法】
启发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观看视频:趣味先导: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召开。
思考:“政协会议”是什么?
参考答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教师总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从何而来的呢?这就要从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说起了。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一下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吧!
任务一、探究民主党派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结合教材,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容及优越性,知道民主党派的性质,及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学生阅读教材第68页至70页内容,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行点拨总结。
教师提出问题:
①什么是我国的政党制度?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原因?
③我国的民主党派的性质?
④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⑤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⑥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1、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原因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党的十九大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的领导是一切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我国的民主党派
在我国,除了中国共产党,还有民主党派。
这些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地位)。
知识拓展:我国各民主党派概况
4、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职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职能: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探究活动一
2015年,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提交《关于进一步调整我国农村教师编制的提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五次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围绕解决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系列建议。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持续关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推动了国务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出台。
结合案例,谈谈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我国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
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①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②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③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6、我国实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过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与我国的民族现状相关的基本政治制度,就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任务二、通过探究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字,结合教材,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实行的原因,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对我国政治制度的热爱。
学生阅读教材第71页至73页内容,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行点拨总结。
教师提出问题:
①我们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哪些优越性?
探究活动二
如果你游览纳西族主要聚居地丽江,一定会发现很多东巴文字。
这种象形文字有的书写在商店牌匾上,有的印制在衣帽上,有的则镌刻在装饰物品上……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猜猜图中东巴文字的意思。
你还了解哪些民族的文字? 互相交流一下。
参考答案:(1)商量
(2)
教师总结:通过这个探究活动,我们知道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
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1)含义:我国宪法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自治机关及自治权: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
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3)民族自治地区与中央关系: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9、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过渡: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还有一项我们参与最多的制度,就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任务三、观看视频基层群众自治让百姓当家作主,分析教材,知道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自治委员会及其职责,理解实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学生阅读教材第74页至75页内容,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行点拨总结。
教师提出问题:
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含义及形式?
②基层群众自治委员会及其职责?
③实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10、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含义及形式
(1)含义: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形式: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1、基层群众自治委员会及其职责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由居民、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
(1)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2)调解民间纠纷;
(3)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4)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探究活动三
观看视频:基层群众自治让百姓当家作主,感受实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12、实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1)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2)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拓展空间
请你作为小记者,围绕下列问题采访你的父母、亲友或邻居。
将采访结果些成一篇小报告,与同学分享。
①你所在的居委会或村委会的成员是否由选举产生?
②你认为居委会或村委会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③你是否参与过居委会或村委会组织的活动?
【板书设计】
【随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