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 PPT课件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 PPT课件
缺铁的危害
缺铁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运动和免疫等各种 功能。
婴幼儿严重缺铁影响认知、学习能力和行为发 育,甚至不能被补铁所逆转。
基本概念和定义
ID是指机体总铁含量降低的状态,包括铁减少期(ID)、红 细胞生成缺铁期(IDE)和缺铁性贫血(IDA)3个发展阶段, 各阶段具有不同的铁代谢特点。 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最终导致Hb合成减少所致的一类 贫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具有血清铁蛋白、 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等铁代谢 异常的特点,是ID发展最为严重的阶段。
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7.筛查 筛查指标 :Hb测定 筛查对象:对缺铁的高危儿进行筛查,包括:早产儿、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4~6个月仍纯人乳喂养而未添 加富铁食物、或未采用铁强化配方乳补授或不能人 乳喂养婴儿、以及单纯牛乳喂养婴儿。 筛查时间: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建议在出生后3~6个 月进行Hb检测,其他儿童可在9~12个月时检查Hb。 具有缺铁高危因素的幼儿,建议每年检查Hb一次。 青春期儿童,尤其是女孩应常规定期进行Hb检测。
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
7.排除其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尤其应与轻型地中海贫血鉴别, 慢性病贫血, 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
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
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中的第1和第2项,即存 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者,结合病史和相关 检查排除其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拟诊 为IDA。
如铁代谢检查指标同时符合IDA诊断标准,则 可确诊为IDA。 基层单位如无相关实验室检查条件可直接开 始诊断性治疗,铁剂治疗有效可诊断为IDA。
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
3.具有明确的缺铁原因 如铁供给不足、吸收障 碍、需求增多或慢性失血等。 4.铁剂治疗有效 铁剂治疗4周后Hb应上升20 g/L以上。
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
5.铁代谢检查指标符合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 下述4项中至少满足两项,但应注意血清铁和转铁蛋 白饱和度易受感染和进食等因素影响,并存在一定程度 的昼夜变化。 ①血清铁蛋白(SF)降低(<15ug/L),建议最好同时 检查血清CRP,尽可能排除感染和炎症对血清铁蛋白水 平的影响 ②血清铁(SI) <10.7umol/L (60ug/dl); ③总铁结合力(TIBC)>62.7umol/L (350 ug/dl); ④转铁蛋白饱和度(TS) <15%。
5、铁丢失增多。进食过多未煮沸鲜牛奶可引起少量长期肠出血而导
致贫血。其他如肠息肉、钩虫病等慢性失血也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缺铁诊断标准
1.具有导致缺铁的危险因素,如喂养不当、生 长发育过快、胃肠疾病和慢性失血等。 2.血清铁蛋白<15ug/L,伴或不伴血清转铁蛋 白饱和度降低(15%)。 3.Hb正常,且外周血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4.足月儿 应尽量人乳喂养4~6个月,及时添加富 铁食物,必要时可按每日剂量1mg/kg元素铁 补铁。尽量避免单纯牛乳喂养。 部分人乳喂养及人工喂养者,应采用铁 强化配方乳,并及时添加富铁食物。
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5.幼儿 注意食物的均衡和营养,纠正喂食和偏 食等不良习惯;鼓励进食蔬菜和水果,促进 肠道铁吸收;尽量采用铁强化配方乳,不建 议单纯牛乳喂养。 6.青春期儿童 一般无需额外补充铁剂,对拟诊 为缺铁或IDA的青春期女孩,可口服补充铁剂, 剂量30~60mg/d元素铁。
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
6.骨髓穿刺涂片和铁染色 骨髓可染色铁显著减少甚至消失、骨髓细 胞外铁明显减少(0~±)(正常值:+~+++)、 铁粒幼细胞比例<15%仍被认为是诊断缺铁性 贫血的“金标准”; 但由于为侵入性检查,一般情况下不需要 进行该项检查。 对于诊断困难,或诊断后铁剂治疗效果不 理想的患儿,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考虑进行,以 明确或鉴别诊断。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 ciency,ID)是最常见的营养 素缺乏症和全球性健康问题,据估计世界1/3人 口缺铁。 我国儿童铁缺乏症患病率仍显著高于发达国家。 2000~2001年“中国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 发现,我国7个月~7岁儿童铁缺乏症总患病率 40.3%,IDA患病率7.8%。
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极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年长儿常因偏食、 挑食、厌食或饮食安排不合理而导致贫血。 3、肠道铁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如维生素C、 果糖、氨基酸等有利于铁吸收,而磷酸、草酸、植物纤维、茶、咖啡、 蛋、牛奶则抑制铁的吸收。此外,慢性腹泻也影响铁的吸收。 4、生长发育旺盛,铁的需求量增加。婴儿期、青春期生长发育 迅速,需铁量也相对增多,如不注意供给含铁丰富的食物,也易发生 缺铁性贫血。
铁减少期和红细胞生成缺铁期被统称为“不伴贫血的铁缺 乏症” 。为简便起见,有人建议将铁减少期和红细胞生成 缺铁期统一命名为“缺铁”。
儿童铁缺乏症的高危人群
主要是6~24月龄的婴幼儿和青春期儿童。
儿童铁缺乏症的主要原因
1、先天储铁不足。早产、双胎或多胎、胎儿失血和孕母严重 缺铁 。 2、铁摄入量不足。这是发生缺铁与缺铁性贫血最主要的原因。如
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1. 健康教育,指导合理喂养和饮食搭配。 2. 孕期预防 加强营养,摄入富铁食物。从妊娠 第3个月开始,按元素铁60mg/d口服补铁,必 要时可延续至产后;同时补充小剂量叶酸 (400ug/d)及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
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3.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提倡人乳喂养。 纯人乳喂养者应从2~4周龄开始补铁, 剂量1~2mg/(kg· d)元素铁,直至1周岁。 不能人乳喂养的婴儿人工喂养者应采用 铁强化配方乳,一般无需额外补铁。牛乳含 铁量和吸收率低,1岁以内不宜采用单纯牛 乳喂养。
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
1.Hb降低,符合WHO儿童贫血诊断标准,即6个 月~6岁<110g/L;6~14岁<120g/ L。由于海 拔高度对Hb值的影响,海拔每升高1000米, Hb上升约4%。 2.外周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平均红 细胞容积(MCV)<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 白含量(MCH)<27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 白浓度(MCHC)<310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