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精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精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精QBB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1发布 2010-3-1实施 2010-3BB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目录公司概况BB集团有限公司,位于“中国教玩具之都”温州桥下小京工业区,成立于1995年12月,现有占地面积30多亩,拥有近5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标准厂房,在职员工238人。

目前公司拥有十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年产值已超亿元。

BB以追求卓越品质为己任,严格按高标准运作管理企业。

产品均选用无毒环保的原材料,出厂前经过严格的检验测试,确保产品符合欧盟EN1176玩具安全标准,并且在产品创意、品质控制和保证方面得到玩具专家的认可,先后通过了ISO9001认证、CE认证、ISO14001认证、OHSAS18000认证等,先后被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授予A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中国海关A类管理企业”、“中国驰名商标”、“温州市名牌产品”、“温州市知名商品”、“温州市诚信民营企业”、“温州市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功勋企业”、”品牌管理突出贡献奖”等诸多项荣誉称号,并连续七年被授予“浙江省AAA级资信企业”。

BB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温州市aa工业区总机:AA销售部直线电话:AA全国统一客服热线:AA传真:AA网址:AA授权书为了贯彻执行GB/T 19022-2003 idt 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公司依据CMS—2006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测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加强对测量管理体系运作的领导,特任命同志为我公司主管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者代表,其职责如下:a)贯彻国家计量法规,按标准建立、实施、保持公司的测量管理体系,并确保使用法定计量单位;b) 主持制订测量管理体系负责有关职能部门的计量职责,报总经理批准;c) 审核测量管理体系可测量的质量目标,并确保目标实现;d) 审核测量管理体系手册和管理性程序文件,推动建立文件化测量管理体系;e) 组织各部门准备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所需的输入资料,提出改进的建议; f) 对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组织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向总经理汇报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g) 有权处理公司计量存在的问题,包括发布停止使用某种测量设备的命令,直至计量问题得到解决。

批准:日期: 2010年3月1日本手册适用于公司儿童游乐设备产品的设计、生产、质量控制、工艺测量过程,能源计量检测测量过程,安全环境监测等测量过程,对公司所有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包括测量设备的配备、使用、检定/校准规定了总要求,以证明公司建立的测量管理体系能满足外部顾客和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依据CMS—2006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测量管理体系,规定了本公司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的通用要求,规定了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要求,和按照ISO 9001:2008标准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均遵照八项管理原则,是相互相容的。

本公司建立的测量管理体系所包括的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控制可完全和充分满足ISO 9001:2008标准7.6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的所有条款规定的要求,并且成为公司整个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CMS—2006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JJF 1112-2003《测量管理体系确认规范》JJF 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JJF 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本手册采用GB/T 19022-2003/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并参照JJF 1112-2003《测量管理体系确认规范》标准所规定的术语及其定义,及其引用ISO 9000:2005标准和和VIM 所规定的术语及其定义。

在手册描述过程中还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和相关计量规章中所采用的某些术语。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颁布令为了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于公司生产经营预期用途,有效管理控制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公司的产品质量的风险,根据CMS—2006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要求,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手册。

本手册是本公司测量过程管理和控制,以及测量设备配置、采购、确认、使用、检测数据记录管理的法规性和纲领性文件,是指导本公司建立并实施、运行测量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计量行为的准则,它具有强制性。

经公司行政办公审议,本手册符合CMS—2006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要求,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本公司的实际情况,阐明了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组织管理机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及相互关系,对测量管理体系的相关过程作了描述。

现正式批准发布本手册,为保证体系正常运行,各部门相关人员必须认真学习、理解,严格按文件要求执行。

批准:日期: 2010年3月1日为建立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稳定地提供计量保证,并通过持续改进不断增强顾客满意,实现本公司的计量方针和目标,本公司现发布计量方针和计量目标,这是关系到本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决策,要求本公司每个岗位的员工必须理解方针目标,并明确为满足方针、实现计量目标作出贡献。

一、测量管理体系质量方针:遵守计量法规科学规范管理量值准确可靠确保顾客满意二、测量管理体系总质量目标:1、上级计量主管部门的计量行政处罚事件为0。

2、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率达100,。

3、发现不合格,在1个工作日对现场处理完成。

4、在5年内体系运行顾客满意度达95%以上。

三、方针和目标的贯彻执行:1、公司采取发布文件、培训、会议和内部报告等手段大力宣传测量管理体系的方针、目标。

2、公司行政部应根据总经理的指令,在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负责测量管理体系的方针、目标的组织实施,并对计量工作进行督促与检查。

3、以上总质量目标应按实际分解到各部门并进行考核,考核周期为12个月;在测量管理体系刚建立或换版时,应在3个月内进行一次考核。

4、公司能否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及监督审核、能否通过法定检测及监督部门的抽检、以及能否形成自我完善的机制并得到持续改进是质量目标重点考核内容。

5、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率计算公式为::实际确认数 ? 本批应确认数×100%。

6、顾客满意度的测量分析按行政部每季度向各部门发放的《顾客满意度调查表》收回后统计分析计算。

批准:日期: 2010年3月1日2.1总则公司的测量管理体系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CMS—2006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要求。

下列要求是按现行的计量法律法规提出的,其随后如有修订,则按修订后的要求实施。

2.2计量单位公司所从事的生产、经营等活动,应使用国家法定的计量单位,包括:a)制发公文、统计报表;b)生产、销售产品,标注产品标识,编制产品说明书;c)制定标准、规范、规程、技术文件;d)出具检定、校准、检验、测量数据;e)国家规定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其他活动。

2.3 计量人员当本公司需要建立计量标准、开展自检定或校准时,每个建标项目都应有二名以上检定人员,并经培训合格,且持有相应的质监部门颁发的有效的检定员证书。

2.4计量标准公司需要在建立企业最高计量标准时,对测量设备进行自检定/自校准时,最高计量标准应经过有关质监部门按JJF 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证书后投入使用,建立了计量标准技术档案,作好日常的维护管理,并定期进行强制检定。

2.5强制检定公司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和环境检测并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应按规定要求、规定时间,统一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实施强制检定,并做好送检日期记录。

具体按照公司制定的相关控制程序执行。

2.6 特定要求公司产品目前未涉及制造、修理计量器具、定包装、零售商量等特定要求。

3.1 总则公司主管计量的管理者代表负责通过资源的提供,确保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计量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满足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对计量的要求。

3.2检测能力公司计量检测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a) 质量管理对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b) 环境管理对环境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c)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对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d) 经营管理、能源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等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要求。

3.3检测水平公司计量检测水平应满足以下要求:a) 采用先进的计量检测技术和测量设备以满足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对计量检测的要求;b) 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测量管理体系和计量检测数据。

4.1 概述由主管计量的管理者代表组织按照GB/T 19022-2003/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和CMS—2006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公司计量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文件化的测量管理体系,充分考虑到并满足顾客的计量要求,遵循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的计量要求。

4.2 测量设备公司从产品要求导出,按规定程序配备了各种工作用计量器具/测量设备、检验和试验设备以及安全防护、环境监测、能源计量的测量设备,以确保满足:a) 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的计量要求;b) 产品标准和顾客要求的产品的计量要求;c) 节能降耗、安全生产、环境监测的各种计量要求。

公司测量设备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可表示为最大允许误差、允许不确定度、测量范围、稳定性、分辨力、环境条件或操作技能要求,并充分考虑配备的测量设备如不能满足计量要求所带来的风险,同时为防备风险制订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储备了一定数量的测量设备和不合格产品的追溯措施等。

公司应对测量设备设计并实施计量确认,以确保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满足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

计量确认包括测量设备校准和测量设备验证。

公司应按规定要求保存计量确认过程的记录,计量确认过程记录应证明每台测量设备是否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

具体按照公司制定的相关控制程序执行。

4.3 测量过程公司根据生产和经营、顾客、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计量要求,对作为测量管理体系组成部分的测量过程进行策划、确认、实施、形成文件和加以控制。

对每一测量过程,应识别有关的过程要素和控制。

要素和控制的选择要与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时引起的风险相称。

这些过程要素和控制应包括操作者、设备、环境条件、影响量和应用方法的影响。

并应保存相应的记录以证明测量过程符合要求。

具体按照公司制定的相关控制程序执行。

4.4 测量管理体系过程顺序和相互作用本公司的测量管理体系由设计的测量过程控制、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和必要的支持过程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