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导学试卷1 -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导学试卷1 -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导学试卷1参考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文言文阅读(30分)(一)默写(12分)1.攀条折其荣,。

《庭中有奇树》2. ,志在千里。

《龟虽寿》3.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__。

《渡荆门送别》4.__________________,良多趣味。

《三峡》5.《钱塘湖春行》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春天的活力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阅读(4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诗中“历历”的意思是清楚可数、分明的样子。

(2分)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这是一首满怀思乡愁绪的作品。

B、这是一首抒发有志报国而实施无门的作品。

C、这是一首思念友人,赞美友情的作品。

D、这是一首赞美黄鹤楼风光优美的作品。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2分)(1)四时俱.备全、都(2)夕日欲颓.坠落_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不再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10.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2分)A、本文是南朝思想家陶弘景回复谢征的一封信。

B、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C、“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分别从俯视和仰视的视角来描写山之高,水之清。

D、“实是欲界之仙都”表达了作者对人间山水美景的极力赞美。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8分)衡山先生①于辞受②界限极严,人但见其里巷小人持饼饵一箬③来索书者,欣然纳之.,遂以为可浼④。

尝闻唐王曾以黄金数笏⑤,遣一承奉⑥赍⑦捧来苏,求衡山作画,先生坚拒不纳,竟不见其使,书不肯启封,此承奉逡巡⑧数日而去.。

注释:①衡山先生:即文征明,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

②辞受:推辞和接受。

③箬[ruò]:用竹皮编制的筐篮。

④浼[měi]:请求,央托。

⑤笏[hù]:这里作"锭"讲。

⑥承奉:官署中的书吏,差办。

⑦赍[jī]捧:携带。

⑧逡[qūn]巡:徘徊不进。

1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分)1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A.欣然/纳之B.先生/坚拒不纳C.书不肯/启封D.此承奉/逡巡数日而去13.衡山先生面对唐王派使者求画的具体表现是先生坚拒不纳,竟不见其使,书不肯启封。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4.文中衡山先生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D )(2分)A.为官要清廉。

B.做官要亲百姓而疏官吏。

C.我们为人处世要淡泊名利。

D.我们做人要有原则,不为权势利益所干扰。

二、现代文阅读(30分)(一)藤野先生(节选)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

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星期要送他看一回。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

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

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

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

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jī()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15.给汉字标拼音,给拼音写汉字:(2分)解剖.()jī()形16.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中的“这样”是指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2分)17.“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是.....”句中,“我”“不安因为____________;“我”“感激..”是因为___________。

(4分)“不安”是因为:(我那时太不用功)“我”的讲义错误多,让先生费神;“感激”是因为:他没有民族偏见,对来自异国他乡、学习有困难的我及时给予热情帮助。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段“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4分)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19.“及时”“全面”(4分)(14分)①他不算很老,66岁,如果染染头发,刮净胡子,穿上那套得体的西服,还是一个很...帅的老头儿.....。

他自己也始终不肯服老,上台阶时扶他一把,他会很生气地甩开我的手,像要证明什么似的,“蹬蹬蹬”疾步走出很远。

给园子里的菜浇水,还像个年轻人一样,一手一只水桶,一哈腰提起来,健步如飞。

带我出去,把车骑得风驰电掣一般,让坐在车上的我胆战心惊。

②他的脾气还是那么坏。

我平时一天给他打一次电话问候,那天家里来了朋友,我陪着客人吃饭聊天出去看景点,像陀螺似的忙了一天,忘了给他老人家请安。

结果第二天我再打电话回去,他一听到我的声音便火冒三丈:“你眼里还有我这个老爸吗?你都38小时42分钟没有往家里打电话了!不中用的东西,真是白养了你……”便狠狠撂了电话。

③对于这样的情况,我通常只消隔半个小时再打回去,对前尘往事绝口不提,只可怜兮兮地说正在啃方便面,馋他做的红烧鱼可乐鸡,他便前嫌尽释,不出一个小时,便在楼下把我的小名喊得惊天动地....。

自然,少不了一份香气四溢的红烧鱼。

④他还喜欢不断地给我惹事。

前一天刚帮他给李阿姨家的儿子写了单位的行业征文,后一天他又跑来,要我给常来送信的那个邮递员写篇读后感。

我知道,这都是他四处为我吹嘘带来的副产品。

我板了脸,埋怨他:“爸,你能不能不给我揽这些闲七杂八的活儿啊?我自己的事儿都忙不完,你这不是给我添乱吗?”他这时候会变得很谦恭,跟着我身前身后地转,赔着笑:“我闺女是大作家,哪能让这点事儿难住?再说,我都答应人家了。

耽误不了你多少时间,我给你烧鱼去……”⑤他越来越爱争风吃醋....。

饭桌上,我给老公夹菜而没有给他夹;回家,我给妈买了新衣,却只给他一盒茶叶;他想吃牛肉我却给他买了烧鸡;我坐老公的车回来没有让他送我……他都会生气不肯理我。

他什么都喜欢争,像个任性的孩子。

我必须加倍地对他好,才能应付他如此频繁的索求。

我大大咧咧的性格,在他这样的督促提醒之下,亦开始变得细腻而温柔。

我知道他喜欢听哪种碟穿什么颜色的衣,知道说哪些话能哄他开心,知道怎样用自己的成绩去取悦他的虚荣心……⑥他,粗暴,任性,虚荣。

我和他做了父女,我们的个性在爱的作用力下彼此消融,相互化解。

我们只是这尘世里最平凡的一对父女,他不过是想要一个乖巧能干的女儿,我也不过是想把这个老男人.....,哄得舒舒服服喜笑颜开。

2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主要是通过哪四个方面来刻画父亲的形象特点。

(4分)19、①不肯服老;②脾气很坏;③喜欢给我惹事;④爱争风吃醋。

21.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1)不出一个小时,便在楼下把我的小名喊得惊天动地....。

(1)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了父亲喊我时大声叫喊,毫无顾忌,体现父亲的豪爽和对我的爱。

(2)他越来越爱争风吃醋....。

(2)贬词褒用,体现父亲生怕“我”对别人的爱超过了“他”,因而极力争夺。

22.第④段中写“他还喜欢不断地给我惹事”,“他”给“我”惹了什么事?“他”为什么要这样做?(3分)让“我”给他认识的人写行业征文和读后感等(1分);以此炫耀他的女儿是“大作家”,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2分)23.文章开头和结尾分别把父亲称为“一个很帅的老头儿”和“这个老男人”,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 )(3分)A.诙谐幽默的称谓,折射出了父女间的无拘无束亲密。

B.表现了父亲在女儿心中和蔼可亲的形象。

C.这样写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D.表现女儿对父亲不礼貌,不够尊重。

三、写作(40分)24.在暗夜里,你会感谢那个为你提灯照亮的人。

在人生路上,也有那样的“提灯人”,帮你拨开迷雾,让你找寻到人生的方向……请以《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恰当运用描写,注意叙议结合;(3)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