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5 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①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②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③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⑤杜甫《春望》中,表达诗人因战争而消息隔绝,迫切思念亲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寄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piē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钝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piē()见深恶.痛疾()(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3)“正人君子”具体指_________,它所用的修辞是_______,表现作者_________的思想感情.3.名著阅读.(1)《红星照耀中国》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__________(填写外国人的名字)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书中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__________________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2)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你们把昆虫变成一堆既恐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而我却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现;你们探究死亡,而我却探究生命.这里的“我”是_____________(填人名),他一反常规,用________________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4.综合性学习.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长丰县某校八年级(5)班以“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古建筑”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是张红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的一段文字,请你帮她修改.古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A]许多古建筑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B]那精美的图案,那美丽的彩绘,那圆润的线条,给人带来猛烈的震撼.流连其间,常常令人叹为观止!①[A]句有语序颠倒的毛病,应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调换位置.②[B]句有用词不当的毛病,应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2)小敏对古建筑情有独钟,是班里有名的“古建筑迷”,但她的妈妈担心参加活动会影响学习.作为小敏的同桌,请你引用下面的谚语,来劝说小敏的妈妈.谚语:磨刀不误砍柴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37 分)(一)(12 分)《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①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②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③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④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⑤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⑥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1)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⑦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2),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3)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⑧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惘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⑨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1)[旖旎(yǐ nǐ)]柔和美丽.(2)[耄耋(mào dié)]泛指老年.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3)[望]夏历每月十五日.5. 文中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请简要概括.6. 第二自然段中,作者说“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陪衬月亮的是什么景物?7. 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奇景?8. 请分析画线句子表达效果.9. 在第6自然段末尾,作者为什么说“我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二)(12 分)《苏州园林》节选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不相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谢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0. 选文第①段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_,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11. 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12. 第③段加点词“往往”能否去掉?为什么?13. 第③段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用简明的话来回答.14. 对第③段“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理解正确的是()A. 平时经常看历史书,心里就知道自然界的高山深壑.B. 平时游览地方多,对各地的奇丽风景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C. 平时看的书多,游览的地方多,就会对一些险峻的地方久久不忘.D. 平时见多识广,所以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三)(13 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5.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舜发.于畎亩之中()(2)必先苦.其心志()(3)衡.于虑()(4)人恒过.()16. 翻译下列句子.(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7. 阅读本文,作者认为一个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____________和有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18. 孟子在本文中主要阐发了什么道理?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三、作文(35+3分卷面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中,时常被一些事情感动着.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个眼神,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种场景……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请以“______让我感动”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内容真实;③书写认真,力求工整;④不少于600字答案与解析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5 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①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