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前质量控制
2、分析前质控不佳是造成血气检测失败的主要原因
血气分析的分析前变异影响因素
2、分析前质控不佳是造成血气检测失败的主要原因
医生下 达医嘱
患者准 备及识
别
原始样 本采集
血气分 析
储藏和 传递
分析前阶段是整个检 验分析过程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其包含的 人为影响的随机因素 是最多的
血气分析的分析前变异影响因素
血气分析的重要性
准确的动脉血气检测值为临床带来的益处
第一时间抢救病 人!!! 快速得到结果
准确监测病情变 化
避免术后病情恶化的有力 保障 术后跟踪治疗
指导用药,避免术后内环 境紊乱病人猝死 及时监测,调整治疗方案、 对慢性疾病进行定量分析
血气分析的重要性
动脉血---非常敏感的样本
错误的血气分析结果
血气分析的分析前变异影响因素
血气分析的分析前变异影响因素
血气分析的分析前变异影响因素
血气分析的分析前变异影响因素
血气分析的分析前变异影响因素
03
桡动脉—动脉采血安心之选
选 择 合 适 的 动 脉
桡动脉—动脉采血安心之选
肱动脉 正中神经
消毒困难、 止血困难、 血管瘤
静脉血误 采
位置 深、
远比不检测的后果
更为严重!
02
血气分析的分析前变异影响因素
1、什么是成功的
血气标本采集?
血气分析的分析前变异影响因素
1、什么是成功的 血气标本采集?
➢标本的质量 获取真正反映病人血液状态的标本将为实验室创 造最大限度地生产出最精确的检验结果 ➢安全 您个人的安全,病人的安全及同事的安全
血气分析的分析前变异影响因素
“动脉血是临床实验室中最为敏感的样本之一。分 析前阶段(错误的患者评估、检测申请以及用于 检测血气或者PH的样本采集或运输中)的问题会 使血气水平或PH或两者均发生变化……错误的血气 分析结果比不检测的后果更为严重”
美国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CLSI)
血气分析的分析前变异影响因素
样本采集前 ✓患者评估和准备 动脉血采集和处理 ✓误采静脉血 ✓离子结果偏差 ✓气泡存在 ✓抗凝不完全 动脉血标本运送和管理 ✓溶血的发生 ✓过长的储存时间 上机分析前的准备 ✓有效的混匀
氧气应用及患者通气状态的影响
➢ 吸氧及吸氧浓度对氧分压有直接的影响 ➢ 采血时要记录吸氧浓度,当改变吸氧浓度时,15min之后再采血 ➢ 机械通气病人采血前半小时呼吸机参数应保持不变。
血气分析的分析前变异影响因素
氧气应用及患者通气状态的影响
血气分析的分析前变异影响因素
血气分析----抗凝剂
注射器+肝素钠 VS 血气分析针 注射器内肝素钠量存在样品间差异,造成血样稀释 肝素钠少会导致形成小凝块,可能造成设备故障 液态肝素造成误差,严重干扰电解质检测
Hale Waihona Puke 血气分析的分析前变异影响因素
采样前需要明确患者状况
患者的体温 治疗或药物使用情况 患者的呼吸和通气状态
血气分析的分析前变异影响因素
患者的体温
采血者应在化验单 上注明采血时患者 的体温
PaO2增 加7.2%
PaCO2增 加4.4%
体温高于 37℃,每 增加1℃ PH降低
0.015
血气分析的分析前变异影响因素
缺乏 支撑、
神经 损伤
痛感强烈 骨膜损伤 神经损伤
桡动脉—动脉采血安心之选
桡动脉 尺神经 正中神经
穿刺优势:
侧枝循环:尺动脉 易暴露:手腕处,位置表浅 不易滑脱:位于腕部硬韧带上 止血容易:血流量较小,易按压 无神经损伤
穿刺部位: 第一腕横纹上3CM
04
小结
➢错误的血气分析结果远比不检测的后果更为严重 ➢分析前质控不佳时造成检测失败的主要原因,占总失败率的75% ➢采样前需要准确评估记录患者状态 ➢送检时应标注体温及氧浓度 ➢静脉血、气泡、溶血的不良后果 ➢氧合指数计算及含义 ➢桡动脉首选及定位
目录
01
血气分析的重要性
临床:重症患者----血气分析
病因识别 早期评估 治疗监测
✓ PH ✓ PaO2 PaCO2 ✓ 电解质 ✓ 乳酸 ✓ 血糖
血气分析的重要性
临床:血气项目与重症疾病类型
PaO2、PaCO2、PH 电解质 葡萄糖、乳酸 血红蛋白、HCT
➢呼吸道疾病和肾病患者 ➢心脏病、脱水 ➢糖尿病、营养不良、呼吸道疾病 ➢贫血、脱水、外伤、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