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仅供参考)宫颈病变和宫颈癌

(仅供参考)宫颈病变和宫颈癌

呈溃疡空洞状
WEI
30
子宫颈鳞癌 cervical squamous Ca.
WEI
31
子宫颈鳞癌
WEI
32
子宫颈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EI
33
子宫颈癌组织类型 (原发、子宫颈浸润癌)
鳞癌 squamous Ca.(90%~95%) 腺鳞癌 adenosquamous Ca.(2%) 腺癌 adenocarcinoma( 5%~8%) 透明细胞癌 clear cell Ca.(l%) 腺角化癌 adenocathoma(0.8%)
多采用细胞学初筛,对异常者再进一步筛查。
受制片及阅片水平及主观因素影响质控;
阴道镜检查不能全部准确筛检,且有创;
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宫颈病变的金标准,
因受到观察者的主观因素与技术水平的差异,
存在细胞学与病理学诊断不一致。
HR-HPV(HC2):采用标准化试剂盒,人为主观 因素影响小,阴性预测值可>98%。
WEI
42
关于子宫颈癌的诊断
目前仅有子宫颈癌以临床为基础进行分期 妇科检查强调: 有经验医师两人以上 注意观察阴道、宫颈 行三合诊,注意宫旁、主骶韧带 一旦确定分期,在治疗中不再更改
WEI
43
子宫颈癌妇科检查
早期:可见宫颈呈不对称糜烂,质硬、触血。 晚期:子宫颈粗大,宫颈原形消失,
结节状增大、呈溃疡空洞状、菜花样增生。 宫颈腺癌:可呈桶状宫颈。 癌侵犯阴道穹隆:呈糜烂、色红,触血,
WEI
41
子宫颈癌临床分期(FIGO 1995)
Ⅱ期 癌灶超越宫颈,阴道浸润未达下1/3, 宫旁浸润末达盆壁。
Ⅲ期 癌灶超越宫颈,阴道浸润已达下1/3, 宫旁浸润已达盆壁。
有肾盂积水或无肾功能者均列入Ⅲ期,
但非癌所致的肾盂,
积水或肾无功能者除外。
Ⅳ期 癌播散超出真骨盆,
或癌浸润膀胱粘膜及直肠粘膜。
WEI
34
宫颈癌转移特点
直接蔓延、淋巴转移、血行转移 • 沿阴道穹隆 → 阴道 • 盆腔各组淋巴结 → 髂总淋巴结
→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 比较长期局限在盆腔内、膀胱、直肠,
较少受到深层浸润
WEI
35
宫颈癌转移特点
直接蔓延 : 向下侵犯阴道, 向上可累及子宫下段及宫体, 向两侧扩散到宫颈旁组织、主、骶韧带、 压迫输尿管并浸犯阴道旁组织, 向前后可侵犯膀胱和直肠。
常规检查(诊断)
其它检查 (术前)
细胞学涂片检查 HPV检测 阴道镜多点活检 颈管诊刮 锥切 病理学检查确诊
宫腔镜 必要时膀胱镜、 静脉肾盂造影 CT、MRI、PET 淋巴造影
腹腔镜? X-胸片、骨骼检查
WEI
29
子宫颈癌的病理特点(大体)
子宫颈粗大,宫颈原形消失 糜烂型 外生型:子宫颈增大、、菜花样增生。 内生型:浸润结节性宫颈膨大
我国有近10万新发病例,约占世界总数的1/5 我国宫颈癌的发病年龄>35岁, 高峰年龄45~49岁 每年约有2-3万妇女死于宫颈癌。 中西部部分地区农村发病率与死亡率居高不下 甘肃武都、山西阳城等县,宫颈癌死亡率 36/10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8/10万 )。
杨玲,皇甫小梅,张思维等。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3:25(4)386-90
WEI
36
宫颈癌转移特点
淋巴转移 是子宫颈癌转移的主要途径,转移率与临床期别 有关。 初程淋巴结转移:最初受累的淋巴结有宫颈旁、 闭孔、髂内、髂外淋巴结。 次程淋巴结转移:继而受累的淋巴结有骶前、髂 总、腹主动脉和腹股沟深浅组。 晚期还可出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WEI
37
宫颈癌转移特点
血行转移 较少见,多发生在晚期。 主要转移部位有肺、肝、骨等处。
9月重新评估、修改、完善
鳞状细胞: • 不典型鳞状细胞癌(ASC):
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 不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的不典型细胞
(ASC-H) • 鳞状上皮内病变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 鳞状细胞癌(SCC)
WEI
25
在初筛中首选细胞学检查? HPV检查?阴道镜检查?
WEI
2
宫颈癌在30岁以下妇女中非常少见,多数发生在 40岁以上妇女,且在50至60岁的人群中死亡人数 最高。
我国每年死于子宫颈癌人数约达5万。 WHO指出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在未来10年子宫 颈癌的死亡人数将上升约25%。 中国子宫颈癌的发病现状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 战。
WEI
3
子宫颈癌的流行病学概况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子宫颈癌的进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魏丽惠
WEI
1
子宫颈癌是威胁妇女健康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 宫颈癌在女性肿瘤发病率中占第二位, 全球子宫颈癌发病人数逐年增加, 2001年46万,2006年56万。 2005年25万人死于宫颈癌,约80%在发展中国 家。 随着患病人数的增加,以及患病妇女年轻化的 趋势,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WEI
4
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年龄标准化的宫颈癌发病率 (2005)
80.0
70.0
不发达国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0.0 50.0
发达国家
40.0
30.0
20.0
0.0
0.0
15–44
45–69
70+
年龄组
: WHO. Preventing chronic diseases: a vital investment Geneva, 2005.
WEI
40
子宫颈癌临床分期(FIGO 1995)
0 期 原位癌或上皮癌 Ⅰ期 癌严格限于子宫颈
向宫体扩展在分期中不予考虑
Ⅰa 期 镜下浸润癌诊断。 a1期 极少间质浸润, 可测量癌间质浸润深度 <3mm,宽度<7mm。 a2期 可测量癌间质浸润深度>3mm, < 5 mm 宽度<7mm。
Ⅰb 期 局限于宫颈的临床癌及 >Ⅰa 期的临床前癌。 b1期 临床癌变范围 <4cm。 b2期 临床癌变范围 >4cm
巴氏涂片1943年由Papanicolaou提出 * 巴氏筛查使宫颈浸润癌的发病率降低70%~90% * 巴氏涂片的局限性:假阴性率约15%~40%
受多因素影响(取材、涂片、染色、阅片等)
WEI
24
宫颈病变筛查-细胞学检查-TBS分期
( The Bethesda System,TBS,2001)
1988年出台,1991年修改,2001年4月、
结节状增大、呈溃疡空洞状、菜花样增 生。 宫颈腺癌:可呈桶状宫颈。 癌侵犯阴道穹隆:呈糜烂、色红,触血,
WEI
6
在发达国家,由于开展对子宫颈癌的筛查,死亡 率已下降50% 在发展中国家,估计95%的妇女未进行过宫颈癌 的筛查。 新发宫颈癌>80%在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发现时 已是晚期。 缺乏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的筛查程序, 筛查质量水平较低 妇女及其家人缺乏意识、观念、误解
WEI
7
图例
<8.0 8.0-14.9 15.0-29 9 30 0-44.9
WEI
5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年龄段的死亡率(2005)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0.0
0.0
15–44
45–69
70+
年龄组
不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
WHO. Preventing chronic diseases: a vital investment Geneva, 2005
宫颈腺鳞细胞癌中占39%。
WEI
12
HPV与子宫颈癌
HPV可检出期比较短(2~3年),估计HPV的发病率 近似于患病率。 大部分妇女HPV感染期比较短,一般在8~10个月左 右便可消失, 仍有大约10~15%的35岁以上的妇女有持续感染的 情况。 这些持续感染HPv的妇女有更高的风险患宫颈癌。 一些妇女还可反复感染HPV,也可同时感染几种型别。 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宫颈HPV的感染率明显下降, 可能与免疫功能增强后限制或清除HPv B染有关。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 beginners’ manual. LyonW, EFrIance, IARCPress, 2002.
18
正常宫颈上皮
鳞柱交界部
鳞状上皮
WEI
19
两种类型的宫颈上皮和鳞柱交界(SCJ)
WEI
20
CIN Ⅰ
CIN的病理特点
辩别ASCUS、首次筛查>35岁者,宫颈病变治疗后 随访均有意义。
WEI
26
WEI
27
阴道镜检查
需要确定是否为满意的阴道镜, 满意的阴道镜:可观察到全部转化区 不满意的阴道镜:
颈管内病变漏诊, 超出视野病变漏诊,
应行宫颈管诊刮。
不能全部准确筛检, 取活检有创操作; 需专门经培训人员
WEI
28
子宫颈癌除进行的辅助检查
晚期时与宫颈连在一起呈菜花状。 侵犯宫旁:主韧带短缩、质硬,无弹性。
WEI
44
妇科检查临床诊断要点
同时两人以上检查 三合诊检查 期宫旁转移?炎症?
WEI
45
子宫颈癌诊断
妇科检查 宫颈活检:阴道镜下多点活检 颈管诊断刮宫 锥切 病理检查确诊
WEI
46
子宫颈癌妇科检查
早期:可见宫颈呈不对称糜烂,质硬、触血。 晚期:子宫颈粗大,宫颈原形消失,
1992年WHO提出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