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我的教学理念及教学特色

浅析我的教学理念及教学特色

浅析我的教学理念及教学特色
桦甸七中史丽华
各位评委:
我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已十几年,对英语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和改进,目前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模式,下面就我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成功之处阐述如下。

教育学告诉我们,所谓教学,就是在教师正确、巧妙地引导下,学生有效地、主动地学习的过程。

因此,我的教学理念有二:一是让课堂有吸引力,把学生培养成乐学、会学的主体;二是让课堂成为学生体验成功、获得成就感的阵地,踏踏实实地落实好知识点。

具体细化就是五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尽力性与尽量性相结合原则、合作——竞争原则、直观性原则。

我的教学特色体现在四个方面:一、“趣、实、活、新”四字诀。

二、英语学习来源于生活实践,学习中多用“体验式”。

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生没有过重负担。

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一课一练,一课一得。

一、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帮助学生“语言习得”是教师的任务。

所以,我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我的教学过程中。

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同时,将《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指导精神落实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中,更是一名英语教师必须遵循的准则,因此,课堂教学中我都遵循以下几个教学原则:
1、因材施教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把握学生的特点,增强针对性。

既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又面向全体学生。

我的课堂通常有不同的任务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完成。

简单的词汇、肯定与否定回答,留给学困生;稍难一点的阅读理解、回答问题,我会留给中等生;而陈述文章、复述故事等较难语言运用,则交给优等生完成。

目的: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让每位学生都有所收获。

2、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上课时,我会比较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去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

学习枯燥无味的语法知识时,我就会设计几个小游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任务较难完成时,我会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小组竞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尽力性与量力性相结合原则——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学习一门语言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其语言进行交际。

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在教学中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较大的活动空间,能比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每个教学环节,我都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学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小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完成各自的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目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达到“最近发展区”的水平。

4、合作---竞争原则——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
识能力,体验成功。

我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这是一种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完成共同任务的互助性学习。

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互助,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每个成员的学习活动成为整个小组学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最后将小组的活动成绩与其他小组进行对比。

在合作学习中,只有取得小组的成功,才能获得个人的成功,即个人目标的真正达成取决于小组集体目标的实现。

小组合作学习包括课前的预习、课堂的参与度与质量、课后的复习、作业、背诵、单词及句子的听写等等,都纳入小组的评比中,这培养了学生课前预习,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及时复习和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5、直观性原则——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英语课堂其实是文化交流的一个手段。

我们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会了几个英语单词,背会了几个英语句子,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能够就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交流。

所以,我的课堂总是努力地通过PPT向学生展示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和意识差异。

比如在人教版九年级的13单元,我们学习了西方国家人们的交往礼仪。

以请客吃饭为例,在中国被邀请者从来不用担心买单,但在国外,我们事前必须明确是AA制(各人付各人的一份),还是邀请人独自付账,否则会出现尴尬的场面。

这些课外知识我就是通过PPT向学生进行介绍的。

这些活动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知识,更能激发他们多了解英语国家的兴趣。

目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知识。

二、课堂教学展示教学特色
1、课堂教学“趣、实、活、新”。

趣:课堂不枯燥,针对初中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游戏活动;
实:知识点在活动中落实,不靠死记硬背,学生掌握得“实”;
活:抛弃传统课堂的“满堂灌”,不断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时刻在教中研,在研中改。

启发学生主动探知,积极参与,灵活应用教学方法;
新:课堂气氛民主、宽松,鼓励学生的发言,与学生平等对话,无歧视。

我在课堂教学中很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后进,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初中教学对英语教师的“教”,更要求灵活。

因此我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

活动设计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我则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诸如表演、比赛、采访、调查等多样的活动,活动设计的趣味性强、语言点落实在一个个的课堂活动中,时间也具有可控性。

我的课堂历经几个课题的研究,目前形成了“趣、实、活、新”的教学风格,学生们称之为“快乐课堂”。

2、英语学习来源于生活实践,学习中多用“体验式”。

在教学上,我认真备课,精心上课,耐心辅导,对学生严而有度,用真诚与学生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

英语教学不能机械,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因此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环节。

我在课上的问题始终能保证简单明确,结合生活实际,总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对于学生的表现,注重肯定和表扬,使学生认为这些事情自己能做到,因此愿意去主动体验,获得知识。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要根据这一特点进行准确的新知呈现,并进行率先示范。

为了克服汉化现象,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我在课堂上会尽量多地使用英语,创设英语环境,营造英语氛围。

多利用真人、真物、真景来现新知。

在教学中努力妥善处理好教材,把握知识的深浅度,将其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

抓住知
识重点,突破难点,落实知识要点。

首先,教学部分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不断引导学生去思考,以求事半功倍。

其次,我的课堂活动设计基本上会以学生的“旧知”为依据,以课题情景为向导,引领学生进入“新知”的领域。

复习的作用是温故知新,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旧引新,减小教学的难度。

另外,我在设计任务时会尽量提供给学生一种自然、相对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任务简单化,解决学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对所掌握的重点内容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完成任务和习得语言。

体验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较为真实的语境中感受英语语言的运用,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生没有过重负担。

第一步、模仿性操练: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学习目标,模仿课本中的例句,初步感知目标语言的用法。

学生模仿性操练分成Class/Boys/Girls/Team pairs等,多层次进行。

第二步、机械性操练:为了检验模仿的效果,教学中要不断增加机械性操练,不断发现学生接受新知时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增加操练的时效性。

第三步、应用性操练:在会说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用新的目标语言进行会话,以同桌之间问答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明白新知的用处,给学生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

第四步、品味性操练:为了使学生的语言准确,我在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来帮助学生体味发音,然后朗读较长对话或课文,从而使新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第五步、表演性操练:为了使所学新知逐步深化,我鼓励学生配合一定的动作和表情来进行表演性操练,使学生在练说中,逐步扎实知识,并形成了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