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看待性善论与性恶论

怎样看待性善论与性恶论

怎样看待性善论与性恶论
人性论是贯穿整个中国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核心内容是:人的本性是什么?以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

一、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区别
1、时代背景不同:孟子处于春秋战国战乱时代,社会风气很差,孟子为了改变这种社
会风气提出了性善论。

告诉人们性本善,这实际上是一种善意的欺骗。

荀子处在战
国末期,秦统一全国的形式下到处打仗,民不聊生,让人对人性绝望。

看出了成王
败寇的本质,社会现实趋向恶化。

为使人们向善必须使他们认识到自身意识里的缺
陷,加以改正,所以,提出性恶论。

2、根源不同:孟子认为人性不受后天影响,而是由先天的良知决定的。

这些良知是先
天未接受社会实践的本能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仁爱关系。

荀子的性恶论源于人本
身具有的本能,这种本能不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如果任其这种本能发展,不加节制,就会发展为战争等邪恶事件。

3、对性概念的界定不同:孟子善意地看待人和人生,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

荀子以严
厉的眼光审视人性,不相信人能自我完善。

孟子立足于他的仁政思想,荀子立足于
现实情况。

4、关于修身问题的不同主张:孟子强调心性本心和人的内心修为,“仁”是他的核心
概念。

重视修养、自我反省的作用。

荀子主张本能欲望,强调外在的礼仪规范,“礼”
是他的中坚术语。

重视学习、教育培养、社会约束。

5、在性情与仁义的关系上:孟子把食色与仁义看作先天的人性;荀子则认为人性与好
恶、利欲等情绪欲望有关。

二、同一性
1、都属于人性问题思考范畴,都以人性为出发点。

2、对于人性的思考有相同的共同点。

都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先天的,与后天习得没有关
系。

3、共同的人性基础----孔子的人性观。

认为人性的差别来源于后天的习染,这是注重
社会实践的观点。

总之,孟子与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关于人性的解释都是不完整的,它们互相对立却又相辅相成。

不管是哪一种观点我们都应该辩证地看待它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