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二章中医诊断基础
■考点1 但热不寒的临床意义
1. 壮热:里实热证。
即所谓“阳盛则热”常兼有多汗、烦渴等症。
2. 潮热:发热如潮有定时,按时而发或按时而热更甚的(一般多在下午),即为潮热。
临床常见有三种情况:
①阴虚潮热:每当午后或入夜即发热,属于“阴虚生内热”,且以五心烦热为特征,甚至有热自深层向外透
发的感觉,故又称“骨蒸潮热”常兼见盗汗、颧赤、口咽干燥、舌红少津等症。
②湿温潮热:以午后热甚,身热不扬为特征。
③阳明潮热:是由于胃肠燥热内结所致,又称“日晡潮热”。
3. 气虚发热:除表现为发热日久不止和热度不高以外,还可见面色白,食少乏力,短气懒言,劳倦则甚,舌
淡、脉虚弱等症。
■考点2 八纲辨证
表里辨证,是辨别病变部位和病势趋向的一种辨证方法。
寒热辨证,是辨析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虚实辨证,是分析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用以统括其余的六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