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1)
【学习目标】
1.知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知道周期与族的概念,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认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关系。
【基础知识预习】一、元素周期表
(一)原子序数
1.定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原子序数===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规则
①将相同
..,每一横行称为..的元素,按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称为长周期。
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周期序数=
②把相同
..的元素,按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称为。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主族用A表示;副族完全由元素构成,用B表示;第Ⅷ族是三个纵行;零族即稀有气体元素
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主族序数=
族的别称:
ⅠA(除)称为元素ⅦA称为元素零族称为元素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短周期(第周期)
周期:个(共个横行)长周期(第周期)周期表主族个:ⅠA-ⅦA
族:个(共个纵行)副族个:IB-ⅦB
第Ⅷ族个(3个纵行)
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
【课堂活动】
活动1、已知碳、镁和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说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周期、族;第周期、族;第周期、族
活动2、说出每一周期所具有的元素种类数目,并说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
活动3、元素周期表共有多少列(纵行)?有多少族?这些族如何分类和表示的?你有没有办法记住从左到右这些族的位置?第14列是什么族?
活动4、①周期表中,从第几周期出现副族元素? 。
②第几纵行元素个数最多?第几纵行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③第ⅡA族元素后面可能是哪个族?第ⅢA族元素前面可能是哪个族?。
④在不查看元素周期表的情况下,你能不能推算出原子序数为13、35、56、114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你是用什么办法推算的
【课堂检测】
1、试画出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并确定对应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1)Cl 结构示意图,
Cl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S2–结构示意图,
S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某一周期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A.x+1 B.x+8 C.x+2 D.x+1或x+11或x+25
3、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A.16 B.26 C.36 D.46
4、不查周期表推断,原子序数为52的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
A.第五周期第ⅡA族 B.第五周期第ⅥA族
C.第四周期第ⅡA族 D.第四周期第ⅥA族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2)
【学习目标】
以IA和VIIA族为例,知道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基础知识预习】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1.请同学们查阅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完成第5页的“科学探究”。
2.见书P6观察钾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同钠与氧气的反应比较。
写出锂、钠、钾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见书P6观察现象。
比较钠、钾、铯与水的反应进比较
【小结】碱金属原子结构和单质化学性质间关系
【思考】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依据:
(1);
(2)。
〖练习1〗
你能根据上述归纳和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依据判断下列物质性质大小吗?
碱性:LiOH NaOH KOH RbOH (填“>”或“<”)
2.碱金属的物理性质
[阅读]:
(二)卤族元素
1.2.(1)、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①剧烈程度: ②条件: ;③生成氢化物稳定性: (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实 验1]: 溶液由 变成
[方程式]: [实 验2]: 溶液由 变成
[方程式]: [实 验3]: 溶液由 变成
[方程式]: (3)卤素原子结构和单质化学性质间关系
【思考】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依据:
(1);
(2);
(3)。
〖练习2〗
你能根据上述归纳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依据判断下列物质性质大小吗?
酸性:HClO4HBrO4HIO4(填“>”或“<”,下同)
稳定性:HF HCl HBr HI
还原性:F–Cl–Br–I–
〖注意〗:
1、锂保存在,钠保存在,钾保存在。
2、Br2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非金属;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是。
3、特性:Br2易挥发,I2易升华,单质I2遇淀粉变蓝。
【课堂练习】
1、关于碱金属元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
B.依Li、Na、K、Rb、Cs,单质熔沸点升高,密度增大
C.随核电荷数递增,氢氧化物碱性增强
D.随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金属还原性增强
2、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卤素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B.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熔沸点升高
C.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氧化性增强D.单质与氢气反应,均可用通式X2+H2=2HX表示
3、关于钠和钾元素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 .钾原子失电子比钠原子容易
B .钾离子氧化性比钠离子强
C .钾与水反应比钠剧烈
D .KOH 碱性比NaOH 强
4、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 .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B .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C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D .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
5、下列对碱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都是过氧化物 B .铯的密度比水小,能像钠一样浮在水面上 C .金属锂应浸没在煤油里保存 D .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氢气
第一章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3)
【学习目标】
1、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质量数的涵义和A Z X 的含义 【相关知识点的回顾】
1、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 和核外带负电的 构成的。
原子核由 和 构成。
小结如下:
2、元素是具有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基础知识预习】 一、质量数
1、定义: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
为 ,如果忽略 的质量,将核内所有 取 值相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符号: 。
2、计算式:质量数(A )= + 3、应用:用质量数表示某种原子 A
Z X 。
二、核素和同位素
1、核素:具有一定数目 和一定数目 的一种原子....
称为核素。
2、同位素: 相同而 不同的 的不同原子互称..
同位素。
(即
原子
的 互称为同位素。
)
3、氢元素有 三种核素;氧元素有 三种核素;碳元素有 三种核素;铀元素有
等多种核素。
考古是利用 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用于制造氢弹。
【思考】
1、在周期表中收入了112种元素,是不是就只有112种原子呢?
2、元素、核素、同位素三者之间的关系你能不能用一个图示说明呢?
3、已知Cl 元素有两种天然同位素 Cl 3517、Cl 3717。
⑴在形成的Cl 2分子中,会有 种不同的分子,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 、 。
⑵从原子的组成看,原子的质量数均为整数,但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却是35.5,这是为什么?
4、
符号
质子数
中子数 质量数
电子数
Ar 40
18
+Na 2311
12 12 12
20
40
18
[总结和比较]:+
n A
Z X 和
-n A Z
X 中的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和电子数。
【注意】同位素的特性:
a 、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课堂检测】 1.有以下一些微粒:①
②
③
④
⑤
(1)其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和
(2)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为同位素的是 和
(3)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等的是和、和。
2.下列各组粒子属于同位素的是
A.35
17Cl和37
17
Cl B.40
19
K和40
20
Ca C. O2和O3 D. H2O和D2O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氘和氚是质量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氢的两种同位素;②氢元素是指1
1H;③1
1
H、
2 1H、3
1
H是氢的三种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三种原子;④2
1
H和3
1
H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
相同。
A.②③B.③④ C.①③④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