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九年级期末检测一、选择题1.央视频道的《世界历史》是一部跨越国度、跨越时空、跨越民族,以人类社会发展史为题材的大型纪录片。
其中第6、7集《古代埃及文明》以丰富的视听手段再现埃及历史,下面说法可能会出现在该纪录片中的是A. 公元前3100年,初步实现了统一B. 在古王国时代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C. 古埃及近两千年的文明没有中断D. 亚历山大帝国最终被古埃及所占领【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属于古埃及的历史,A符合题意;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强国,B对埃及历史描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古埃及在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C对埃及历史描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亚历山大帝国占领古埃及,D对埃及历史描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题干“埃及历史”是解题的关键,联系教材中埃及历史进程通过对比得出答案。
2.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的是①种姓制度②《汉谟拉比法典》③基督教④楔形文字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④【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据今所知的世界上最古老文字楔形文字;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后,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①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文明,印度在南亚次大陆印度河、恒河流域,不属于西亚两河流域文明;③基督教是西方海洋文明,不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
所以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区分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根据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排除①③,即可做出正确的选择。
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
这说明该法典具有A. 等级性 B. 公平性 C. 随意性 D. 民主性【答案】A【解析】题干的“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
”表明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到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与伤害到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所受到的惩罚不同,说明汉谟拉比法典具有等级性。
故A符合题意;BCD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题干材料,认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不同等级的人,受到的惩罚不同,这是法典等级性的体现。
4.世界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
以下对这两种文明不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东方文明都发源于亚洲,西方文明都发源于欧洲B. 东方文明实行中央集权制,西方文明是民主政治C. 东方文明发明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沿海或海洋D. 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答案】A【解析】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
依据课本所学,东方文明四大文明古国有古印度、故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
中国、印度和巴比伦是亚洲的文明,古代埃及是发源于北非尼罗河的文明。
A表述错误,符合题意;从孕育文明的自然条件来看,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更有利于进行农业生产,农耕文明发达;西方文明发源于海洋,属于海洋文明,工商业比较发达;东方四大文明古国,都是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西方文明的代表古代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综上所述BCD三项正确的,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5.小说及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 )A. 乔达摩·悉达多B. 耶稣C. 真主安拉D. 穆斯林【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小说及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由此判断与佛教创始人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城释迦族的王子。
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 耶稣是基督教创始人;选项C真主安拉、D.穆斯林与伊斯兰教相关;所以选项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A。
6.暴力冲突是不同地区文明交流的形式之一。
公元前4世纪前后,通过这种方式,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
这一时期,担当希腊文化传播“使者”的是()A. 罗马帝国B. 罗马共和国C. 波斯帝国D. 亚历山大帝国【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罗马帝国包括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于公元前27年建立,476年灭亡,东罗马帝国476年建立,于1453年灭亡,时间与题干中的公元前4世纪前后不符;B项罗马共和国是公元前509建立,到公元前27年灭亡,时间与题干中的公元前4世纪前后不符;C项波斯帝国不属于希腊文明;D项亚历山大帝国于公元前336年建立,公元前前323年灭亡,是公元前4世纪前后通过暴力方式传播希腊文化的“使者”。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首先排除不属于希腊文明的C项,然后依据所学知识判断ABD项存在的时间,找出与材料时间相符合的选项,由此做出正确的选择。
7.在雅典公民大会上,公民可以通过将贝壳或石子投于壶中的方式,来对城邦事务进行表决。
这反映了当时雅典城邦A. 法制严明B. 政治民主C. 经济发达D. 文化繁荣【答案】B【解析】依据课本所学,伯里克里当政期间,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伯里克里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参加城邦事务,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他们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B项符合题意;“公民大会”“对城邦事务进行表决”反映了雅典政治方面的事务,ACD三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点睛:“雅典公民大会”“公民……方式,来对城邦事务进行表决。
”是解题的关键。
由此可知雅典的公民可以参与城邦事务,实行自己的权力。
“公民大会”是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8.在古代社会,不必出国就能游览整个地中海沿岸各地的风光。
这是哪个国家()A.罗马共和国B. 罗马帝国C. 雅典D. 古代巴比伦【答案】B 【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因此罗马帝国时期不必出国就能游览地中海沿岸风光。
因此B正确。
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随后,罗马灭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但当时并没有将地中海收为罗马共和国的内湖,因此A错误。
古代希腊地理范围大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等地区。
不合题意,排除C。
古代巴比伦位于西亚,不合题意,排除D。
综上,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要点在于理解“不必出国就能游览整个地中海沿岸各地的风光”的内在含义在于将该国完全控制了地中海地区,并将其作为内湖。
再结合罗马帝国的疆域图,可知该国为罗马帝国。
9.有历史学家说:“古希腊、罗马人是古代世界最大的玩主,琢磨出形形色色的娱乐形式。
”其中影响至今、覆盖当今世界的是A. 戏剧诗歌等比赛B. 盛大游行C. 奥林匹克运动会D. 奴隶角斗【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希腊,在公元前776年以后发展为全希腊的运动会,每4年举行一次,到现在成为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体育盛会,C符合题意;材料反映起源于希腊,影响至今、覆盖当今世界的娱乐形式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与“戏剧诗歌等比赛”无关,A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起源于希腊,影响至今、覆盖当今世界的娱乐形式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与“盛大游行”无关,B不符合题意;奴隶角斗在大约两千年之前的罗马帝国,作为娱乐项目备受欢迎,与“影响至今、覆盖当今世界”不符,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B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古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足史诗、寓言和戏曲。
其中古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也是目前保存的欧洲最早的文学巨著是A. 《荷马史诗》B. 《俄狄浦斯王》C.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D. 《天方夜谭》【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也是目前保存的欧洲最早的文学巨著是。
相传它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根据口头流传的史诗和短歌编成的长篇叙事诗,反映了公元前11—公元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生活面貌,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A项符合题意;B项是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作品;C项是古希腊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的作品;D项是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
由此可知BCD三项都与题干“古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法兰克王国的国王举行了加冕礼,该国王被称为“罗马人的皇帝”。
这位国王是A. 克洛维B. 丕平C. 亚历山大D. 查理【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D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被称为“罗马人的皇帝”的是查理,不是法兰克王国建立者克洛维,A不符合题意;法兰克王国的宫相丕平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夺取王位,创建加洛林王朝,与材料无关,B不符合题意;亚历山大东征,历经十年征战,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与材料无关,C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BC都不符合题意,故选D。
12.欧洲的中世纪,被称为“黑暗时代”,这一时期的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大抵而言是:()A. 城邦B. 封建制度和庄园生活C. 市民政治D. 议会政治【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公元8世纪初,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推行采邑制,实行土地分封,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臣下,臣下又将分得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下属,下属又将土地再分封,经过层层分封,形成了国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和骑士等不同爵位的封建主等级,各封建主之间以主臣关系依次隶从,构成一座封建等级金字塔。
塔的最底层是农奴,大大小小封建主占有土地,形成封建庄园,封建庄园遍布西欧。
教会是西欧最顽固的封建精神堡垒,垄断教育,教会的统治,严重影响了西欧社会的进步,历史上把教会统治的时代称为“黑暗时代”,这一时期的社会制度是封建制度,生活方式是庄园生活,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不能体现“黑暗时代”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中古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和发展,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
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A. 自由和自治权B. 人身自由权C. 特许经营权D. 男女平等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随着城市的发展,出现了城市市民,城市市民为了争取自治权展开与封建主的斗争,法国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所以文中的“政治权利”是指城市的自由和自治权,A 符合题意;人身自由权与人权有关,与“政治权利”不符,B 不符合题意;特许经营权与经济有关,与“政治权利”不符,C 不符合题意;男女平等权与人权有关,与“政治权利”不符,D 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