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科学指导:佝偻病和骨软化病的诊断要点

内科学指导:佝偻病和骨软化病的诊断要点

佝偻病和骨软化病的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1、佝偻病的表现,以骨痛、骨骼畸形、骨折和生长缓慢为特点。

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童,易激动、睡眠不安、多汗、头发稀少。

出牙、走路年龄延迟。

病儿可出现方颅、鸡胸、漏斗胸,肋骨串珠,胸椎后凸,尺骨远端膨大呈杯口状改变。

个体矮小,“O”形或“X”形腿。

2、骨软化症的表现,早期症状不多。

主要表现有骨痛,下肢、骨盆和腰骶部为主,胸廓、骨盆等部位有压痛,严重者活动受限,行走困难,走路摇摆,呈鸭步状。

易发生病理性骨折,胸廓内陷,胸腔缩小,影响呼吸功能。

脊柱萎缩,椎体呈双凹征改变。

骨盆变形呈三叶状,在女性造成分娩困难。

脊柱缩短和骨盆变形,身高逐渐缩短。

3、神经肌肉症状,儿童可以表现为喉痉挛或全身痉挛。

成人表现为手足搐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实验室检查
佝偻病和软骨病的病因很多,实验室检查也因原发病不同而各异。

下面仅叙述维生素D 作用缺乏引起的生化异常。

1、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血钙偏低或正常、血磷大多偏低,血清碱性磷酸酶多数增高。

2、尿钙、磷,尿钙排出明显减少,常<50mg/24h(1.25mmol/24h)。

尿磷排量轻度减少。

3、血清24(OH)维生素D及甲状旁腺激素,血清24(OH)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

因出现继发性甲旁亢,血甲状旁腺激素大多升高,且与血钙水平呈负相关。

影像学检查
X线改变:骨密度普遍减低,骨小梁模糊、呈毛玻璃样。

佝偻病患者长骨干骺端增宽似杯口状。

成人软骨病特征性的骨X线片表现为假骨折,多见于骨盆、肋骨、四肢长骨。

椎体呈双凹征改变。

鉴别诊断
对典型的佝偻病和骨软化症的诊断不难,通过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可以确定。

主要鉴别诊断有:
1、骨质疏松症,无明显的生化异常,血钙、磷、碱性磷酸酶正常,尿钙、磷排泄量一般正常,X线片见骨质稀疏,骨小梁清晰可见,骨密度减低,椎体呈压缩性改变,常为楔形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原发性甲旁亢,有高血钙、高尿钙、低血磷、高尿磷、碱性磷酸酶增高,骨骼改变为纤维囊性变、骨密变减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