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 3[苏教版]2006-2007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期中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Br-8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写在试卷第三页的表格中)1.下列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的电子象云雾一样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故称电子云B.s 能级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处在该轨道上的电子只能在球壳内运动C.p 能级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随着电子层的增加,p 能级原子轨道也在增多D.与 s 原子轨道的电子相同,p 原子轨道电子的平均能量随能层的增大而增加2.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 1s22s22p63s23p4; 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3; ④1s22s22p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B.原子半径:④>③>②>①C.电负性:④>③>②>①D.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3.磷酸的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三分子磷酸可脱去两分子水生成三聚磷酸。
含磷洗衣粉中含有三聚磷酸,则该钠盐的化学式及 1mol 此钠盐中 P-O 单键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A.Na5P3O10 7molB.Na3H2P3O10 8molC.Na5P3O10 9molD.Na2H3P3O10 12mol4.当硅原子由 1s22s22p63s23p2→1s22s22p63s13p3 时,以下认识正确的是A.硅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吸收能量B.硅原子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这一过程中释放能量C.转化后位于 p 能级上的两个电子处于同一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反D.转化后硅原子与磷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似5.2001 年报道硼和镁形成的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记录。
如右图是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面还各有一个镁原子;6 个硼原子位于棱柱的侧棱上,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MgBB.Mg3B2C.MgB2D.Mg2B3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第 6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 0 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 1 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 0 分)6.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1s、2p、3d、4sB.1s、2s、3s、2pC.2s、2p、3s、3pD.4p、3d、4s、3p1/77.2003 年,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 110 的元素的符号为 Ds,以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Darmstadt,德国)。
下列关于 Ds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s 原子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7 周期第Ⅷ族B.Ds 是 IB 元素C.Ds 原子的质量数为 110D.Ds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 d 区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B.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C.金属离子一定满足最外层电子数为 2 或 8D.H2O 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9.下列物质的熔、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A.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 B.CI4>CBr4>CCl4>CH4C.MgO>Na2O>O2>N2D.金刚石>生铁>纯铁>钠10.SF6 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可用于灭火。
SF6 的分子呈正八面体型。
如果 F 元素有两种稳定的同位素,则 SF6 的不同分子种数为()A.6 种B.7 种C.10 种D.12 种11.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为 1:3,若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 和 b,则 a 和 b 的关系可能是 ① a=b+5 ② a+b=8 ③ a+b=30 ④ a=b+8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③④12.有关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正确的是()A.每个碳原子的 sp2 杂化轨道中的其中一个形成大 π 键B.每个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 2p 轨道形成大 π 键C.碳原子的三个 sp2 杂化轨道与其它原子形成三个 σ 键D.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 2p 轨道与其它原子形成 σ 键13.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 为 sp2 型杂化,而 CH4 是 sp3 型杂化。
B.NH3 分子中 N 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 分子中 C 原子形成 4 个杂化轨道。
C.NH3 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4.元素处于基态时的气态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成为-1 价阴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叫做该元素的第一电子亲合能。
-1 价阴离子再获得一个电子的能量变化叫做第二电子亲合能。
下表中给出了几种元素或离子的电子亲合能数据;:()元素LiNaKOO-F电子亲合能/kJ·mol-159.8 52.7 48.4 141 -780 327.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亲合能越大,说明越难得到电子 B.一个基态的气态氟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成为氟离子时放出 327.9kJ 的能量 C.氧元素的第二电子亲合能是-780kJ·mol-12/7D.基态的气态氧原子得到两个电子成为 O2-需要吸收能量15.组成晶体的质点(分子、原子、离子)以确定的位置在空间作有规则排列,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空间格子,称为晶格,晶格中能代表晶体结构特征的最小重复单位称为晶胞。
在冰晶石(Na3AlF6)晶胞中,AlF63-占据的位置相当于 NaCl 晶胞中 C1-占据的位置,则冰晶石晶胞中含有的原子数与食盐晶胞中含有的原子数之比为()A.2:1B.3:2C.5:2D.5:1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题12345678号答DACABCBCB案题9101112131415号答 BCCABCCCDD案16.已知 Br2、Fe2(SO4)3、CaC2 等物质均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下表中所列四种物 质都易与水反应。
Li3NNaNH2SiBr4Mg2Si(1)在表中空格处填写各物质分别与水反应的产物中,属于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 (2)写出这四种物质与水反应的产物中,溶于水形成无氧酸的物质的电子式 (3)由氨水和次氯酸盐溶液在弱碱性介质中反应可生成氯胺 H2NCl,分子结构类似于NH3,H2NCl 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 (1)LiOH、、NaOH、H4SiO4(或 H2SiO3)、Mg (OH)2H∶ ∶ ∶∶(2) (3)三角锥形H∶N∶Cl∶ +117.1932 年美国化学家鲍林(L.Pauling)首先提出了电负性的概念。
电负性(用 X 表示)也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下表给出的是原子序数小于 20 的 16 种元素的电负性数值:元素 HLiBeBCNOF电负性 2.1 1.01.52.02.53.03.54.0元素 Na MgAlSiPSClK电负性 0.9 1.21.51.72.12.33.00.8请仔细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画出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原子的轨道式 3/7估计钙元素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__ __<X<___ _。
(2)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电负性差值 大于 1.7 时,所形成的一般为离子键;当小于 1.7 时,一般为共价键。
试推断 AlBr3 中形成的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答案:(1)F 0.8<X<1.2 (2)从上向下 X 值减小 元素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越强,金属越弱;反之亦然 (3)共价键 因为 AlCl3 中 Cl 和 Al 的电负性差值为 1.5,18.而 Br 的电负性小于 Cl,所以 AlBr3 中两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小于 1.5a(1)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画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
(2)根据 NaH 的存在,有人提议可反氢元素放在 VIIA 族,那么根据其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又可将氢元素放在周期表中的族。
(3)现有甲、乙两种元素,甲元素原子核外 3p 亚层上有 5 个电子,乙元素的焰色反应显黄色。
①用元素符号将甲、乙两元素填写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对应位置。
②甲元素与硫元素相比较,非金属性较强的是(填名称),写出可以验证该结论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4)画出 a 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18.(1)NCla(2)IVA (3)①右表中 ②氯H2S+Cl2→2HCl+S↓4/719.一种离子晶体的晶胞如右图其中阳离子 A 以 表示阴离子 B 以 表示。
(1)每个晶胞种含 A 离子的数目为________,含 B 离子数目为________。
(2)若 A 的核外电子排布与 Ar 相同,B 的电子排布与 Ne 相同,则该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3)阳离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阴离子数为_____,阴离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阳离子数_____。
(4)已知 A 的离子半径为 r m,则该晶胞的体积是 ___________m3。
19.(1)4、8(2)CaF2 (3)8、4(4)16 2 r320.(1)用杂化轨道理论分析为什么 BF3 的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而 NF3 是三角锥形的?(2)果糖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CH2OH(CHOH)3COCH2OH,试写出其结构式。
并用*标记出其中的手性碳原子。
答:(1)B 原子的 2s 轨道上的一个电子受激发跃迁到 2p 轨道上,在 F 原子的作用下发生了 sp2 杂化。
与三个 F 原子形成三个 σ 键。
故是平面三角形。
而在 NF3 分子中 N 原子发生了 sp3 杂化形成 四个 sp3 杂化轨道,其中有一对孤对电子占据一个轨道。
另三个轨道与三个 F 形成三个 σ键,故是三角锥形。
(2)HHHHHOH C C* C* C* —C— C HOH OH OH OH OH21.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晶体中最基本的重复单元称之为晶 胞。
NaCl 晶体结构如右图所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定阿 伏加德罗常数的手段越来越多,测定精确度也越来越高。
现有一 简单可行的测定方法,具体步骤如下:①将固体食盐研细,干燥 后,准确称取 m gNaCl 固体并转移到定.容.仪.器.A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