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祁黄羊 公开课教案

祁黄羊 公开课教案

祁黄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学习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的可贵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走进群雄纷争、弱肉强食的春秋时代,去认识一位历经两千多年依然光芒四射的传奇人物——祁黄羊(板书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3.这里有一个关键词:中军尉。

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中军尉的词句,完成填空。

4.这个故事,是在人物对话中展开的,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祁黄羊和晋悼公的对话,在对话中感受。

我们不仅要闻其声,还要感其心。

板书:闻其声,感其心
二、外举解狐
1.辞掉中军尉的职位后,祁黄羊首先向悼公推荐的是——解狐。

他又是怎样推荐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3-7自然段,画出祁黄羊与悼公的对话。

指名读画出的句子。

2. 课件出示两人第一次对话内容:
“中军尉职责重大,决定人选的事关系着国家的兴亡。


“我看解狐就很不错。


(1)请同学们先自己读读两人的第一次对话,然后同座间相互读读。

指名让一个读祁黄羊的语言,另一个读悼公的话。

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读得像不像。

(2)悼公是晋国的国君,祁黄羊是他的臣子,他们说话是应用什么语气?不同身份的人说话的语气也不同。

(3)你从悼公的话中听出了什么?你知道中军尉担负着什么职责吗?简介(当时晋国军事力量强大,与中军尉祁黄羊训练有方密不可分。

一旦中军尉用错,将削弱晋国势力,后果不堪设想)
谁来再读读悼公的话。

(4)从祁黄羊的话你又听明白什么了?虽然这是平常的句子,仔细体会却能读出其中的味道。

从哪个字看得出来他非常真诚。

(“很”点红)指名再读祁黄羊的话。

指名让学生再读对话。

3.要想读好人物对话,我们除了读懂他的语言,还要关注什么?(提示语)
(1)听了悼公的话,祁黄羊不是立刻就作出回答的。

课件出示:祁
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祁黄羊会想些什么呢?填空:听了悼公的话,祁黄羊心想:()祁黄羊可能会想:
预设一:哎呀,中军尉这个职位真是太重要了,我得认真考虑考虑。

预设二:现在的人选嘛,到有四、五个,但是最有才能的、最合适应该是谁呢?
……
(2)经过反复比较,深思熟虑,祁黄羊“郑重地说”,“郑重”是什么意思?看到“郑重”,我们又想到另外的一些词语:慎重、认真、严肃……
是的,祁黄羊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举荐解狐的,我们带上表情一块儿郑重地读好这句话。

3.出示两人第二次对话
悼公深感意外,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主公问我谁可以担此重任,并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
“好吧,我相信你,就照你的意见办!”
(1)听了祁黄羊的举荐,悼公的表现是——“深感意外”,“意外”是没有想到的意思,悼公为什么“深感意外”呢?咱们一块儿来交流交流。

(解狐杀了祁黄羊的父亲,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2)老师也想读一读,教师范读。

请你也用很意外的语气读好悼公的这段话。

(3)面对悼公的疑惑,祁黄羊是怎么说的呢?
读:“主公问我谁可以担此重任,并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
原来祁黄羊举荐解狐的原因是他能担此重任,并没有管他是否与自己有过节。

(4)卧床不起的解狐听到祁黄羊举荐他时,心里感慨万千,他会想些什么呢?(他会想,我是祁黄羊的杀父仇人,祁黄羊居然选我做中军尉,他真是个有宽大胸怀的人。

)假如祁黄羊的亲朋好友听到了这个消息,又会说什么?
预设(1)我是他的亲人,我会说,你真是的,不想为父亲报仇了吗?你这个不孝子,真是的!
预设(2)我也是他的亲人,我会说,祁黄羊你这个人真是的,你选解狐,他不是你的仇人吗?以前杀你父亲的是他,万一他当了中军尉,来欺负你,你不是更惨了吗?你要为你的前途担忧啊。

师:你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5)晋悼公听了祁黄羊的话后,一拍脑门,呀!明白了!谁来用成语形容他此时的感觉?(茅塞顿开、拨云见日、拨开云雾见青天、豁然开朗)悼公没有看错人,祁黄羊真是个值得信任的人,于是,他说——?引读悼公的话。

5.现在请同学们再来读读他们的对话,读的时候注意揣摩人物的心理,读出不同的语气来。

课件出示对话内容,自己练练看。

指名读。

6.现在你理解“外举不避仇”的意思了吗?就是推荐外人,不回避与自己结过仇的人。

三、内举祁午
1.(总结学法:)刚才我们学习课文的3-7自然段——祁黄羊外举解
狐,我们先画一画(他们的对话),再读一读(画到的语言),然后想一想(他们在说话之前的心理活动),最后再带着理解读(人物的故事)。

2.下面请同学们也按这样的学法来学习课文的9-12自然段。

先自己画一画出对话,然后同座读一读,再想一想他们在说话之前的心理活动,最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读。

(组织学生自学)
3.课件出示第二次对话。

(1)读读画出的句子。

(2)交流。

出示:第九自然段
课件出示对话。

从这里读出了什么?
预设(1)祁黄羊是郑重地说,而不是随便地说。

表情怎样?(很严肃)
预设(2)他是想了又想才推荐的,否则就不可能说“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预设(3)他在慎重地思考,他要经过深思熟虑。

预设(4)我从“只有”看出,我觉得解狐是第一位的,而祁午是第二位的。

预设(5)我感到只有祁午了,没有其他人了。

他还有无奈的感觉。

(3)这就是读到人物的心里去了。

我们也来读一读。

(4)同学们,读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祁黄羊这个时候,一下子又成了晋国人议论的对象,整个晋国人都感觉非常惊讶,不止是悼公。

如果你是晋国的普通百姓,如果你是文武百官中的一员,会说些什么,同桌交流交流。

下面让我们听听春秋时期人们对祁黄羊的不同声音。

预设(1)我是百姓,他居然会选自己的儿子,我还以为他是个很好的官呢。

预设(2)难道我们晋国就没有比祁午更厉害的人吗?
师:他对儿子是――偏心。

当他的儿子听到时,会怎么想,你能听到他心底的声音吗?
(5)人们对祁黄羊的举荐众说纷芸,褒贬不一,难怪悼公这样说:(出示第十自然段)
生齐读:悼公十分惊讶:“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举荐他,难道不怕人家说你偏心眼儿?”
(6)祁黄羊是正直无私的,他是怎么样表达自己的心里的想法的,自由读读第十一自然段,想想哪些词要强调,重读。

①生默读:主公让我推荐能替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师评:平静的语气,映射着他一颗爱国的心。

谁再来读。

②交流:
A“事关国家安危”
评: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B“不能不,压根儿”
在国家利益和私人恩怨面前,祁黄羊毅然选择了前者,没有丝毫犹豫,真是出以公心呀!(板书)
这里的“公”就是指什么?(国家的利益)
③从这一段你看出,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
出示成语,读一读:
大公无私一身正气
一心为国光明磊落
正大光明公私分明
4.那你知道什么叫“内举不避亲”了吗?(举荐家里的人,不回避自己的亲属。


四、学习最后一段
1.是的,祁黄羊把国家安危放在第一位,所以当时的人都很钦佩他,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出示最后一段)
2.说说读这句话的理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推荐外人不回避仇人,举荐家里的人,不回避自己的亲属。


3.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让悼公非常感动。

几个月后,祁午接替了父亲,走马上任,军队管理得很好,悼公欣喜万分,在欣喜时,他心里不断发出这样的声音: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祁黄羊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
4.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课文,体会祁黄羊无私的心。

师生配合读。

五、总结升华
1、出示:大公无私为圣人、公而忘私为贤人、先公后私为善人、先人后己为良人、公私兼顾为常人、损公肥私为罪人.
生读,交流自己想做什么样的人。

2、推荐同学参加经典诵读比赛,你会选谁?师相机引导推荐同学是关键要看他适不适合,有没有能力,而不是看他和自己的关系好不好。

同学们,一个强盛的民族,一个进步的国家,一刻也不能没有祁黄羊这样大公无私的人。

回去把这则感人的故事讲给家人听,让更多的人记住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让更多的人受到感动。

六、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史记》
《祁黄羊》这个故事选自《史记》这本书,在我们熟悉的许多故事中,就有好多出自《史记》这本书,如:《卧薪尝胆》、《完璧归赵》、《指鹿为马》等,今天老师向你们推荐这本书,希望你们能来读一读这本书,你会受益匪浅的。

2.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9、祁黄羊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闻其声
出以公心感其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