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消费者行为学》学习导引 中山大学吴柏林教授 研究生课程“营销管理”绝密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学习导引 中山大学吴柏林教授 研究生课程“营销管理”绝密资料
8
20世纪30年代以后,对消费者行为的研 究得以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营销实践 中,尤其是1929—1933年爆发世界性经 济危机以后,企业的经营理念从生产向 销售观念的转变,这也使心理学家开始 重视研究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期间研 究成果累累,大大丰富了消费者行为学 的内容,才得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9
1965年OHIO州立大学正式提出了世界上第一 部《消费者行为学》的教学大纲。1968年,由 恩格尔、布莱克韦尔、科拉特等人合著的第一 部《消费者行为学》(Consumer Behavior)正 式出版。到了1970年以后,消费者行为的研究 进入变革和大发展时期,它综合运用了其他相 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其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和深化。总之,消费者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交 叉的边缘性学科。
6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对影响消费 的因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把这些 知识运用到企业决策过程中,帮助经营 者建立为消费者服务的市场营销新理念, 提高营销活动的科学性、预见性。
7
课程背景
消费者行为学是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市场经 济充分发展,商品供过于求的矛盾日益尖锐, 企业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是市 场营销学和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只是近几十年的事 情,西方国家的市场营销学和心理学家在教科 书中都涉及了消费者的购买对象、购买组织、 购买目的、购买过程以及影响要素,这部分的 内容逐步扩大充实,得以从市场营销学和心理 学中独立出来,形成了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 —消费者行为学。
5
本课程将研究个人或群体选择、购买、使用或 处置产品、服务、思想或经验以满足自身愿望 与需要的过程,包括微观层面(个人消费者) 和宏观层面(作为群体或社会成员的消费者) 的研究,涉及消费者的感知、注意、记忆、思 维、情感、需要与动机、价值取向、态度、人 格、兴趣爱好、人际互动等各个方面。 讨论影响消费者决策过程的社会和心理变量、 消费市场的细分、目标市场的设定、顾客态度 的改变、忠诚度和满意度。
11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管理学基础》和 《市场营销学》。
12
谢谢收看!
13
14
15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3
特别提示
本教材是英文全译版本,是以西方文化 为背景,以西方文化行为模式为对象和 依据,个案都是国外的,缺乏对中国本 土文化下的消费者行为的解读。 对本科生而言,内容太多也是突出的问 题。 Nhomakorabea4
课程内容简介
消费者行为学是心理学和行为科学基础 理论在当代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中的应 用,是在市场经济需求的推动下产生的 一门应用学科,研究流通领域所面对的 消费过程中人的心理及行为产生、发展 的规律。
47
48
49
《消费者行为学》学习导引
教材
Hawkins等著,消费者行为学(原书第8 版),符国群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版。
2
参考书
1. Paul Peter等著,消费者行为与营销 战略,韩德昌主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 社,2000版。 2.龚振等编著,消费者行为学,东北财 经大学出版社,2002版。 3. Solomon著,消费者行为, 张莹等译,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版。
10
我国开始重视和研究消费者行为是在20世纪20 年代,国内学者开始翻译并撰写相关的论文、 论著,此时的代表人物有吴英国、潘菽、孙科 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完善, 研究消费者行为,对进一步把握消费者的心理 规律、心理需要、购买动机,营建良好的消费 环境,打造良好的消费文化,进一步增强企业 的营销效果,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它的作用日 益凸显。研究消费者行为,有利于提高企业的 竞争力,有利于引导消费需求,有利于制定宏 观经济政策,进一步促进经济健康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