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漫画作文指导课件1

高考漫画作文指导课件1


说明性文字:
这幅漫画由两个画面组成.
第一幅图的左边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右边是幼小的 儿子,母子共同进餐.在母子俩的面前分别放着一个饭碗. 年轻的母亲微笑着将鲜鱼的腹肉夹给儿子,而自己的碗 里只剩下鱼头和鱼背骨.儿子张着大嘴幸福无比.
第二幅图仍然是母子俩共同进餐,只是母亲已年迈, 儿子已成人.这回是儿子给母亲夹鱼,可他夹的却是鱼头 和鱼背骨,把鲜鱼的整个腹肉留在了自己的碗里.母亲的 脸上现出了惊愕的表情.
A 2、看图片:
单一画面:看关系,找联系.
多个画面:作比较,看变化.
:
目 的 看 懂 主 旨
如果不能解放思想、更新观 念,就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现 代化,不仅仅是工具的更新,更 有对思想观念不断提高的要求。
讽刺现实生活 中没有原则立场、 缺乏是非标准的人; 尤其对那些长于逢 迎、弄虚作假、把 工作中的失误巧饰 为成绩的人和事提 出了深刻的批评。
79.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 愈是深 沉和持 久,它 们所唤 起的那 种愈来 愈大的 惊奇和 敬畏就 会充溢 我们的 心灵, 这就是 繁星密 布的苍 穹和我 心中的 道德律 。 ――[康德]
80.我们的生活似乎在代替我们过日 子,生 活本身 具有的 奇异冲 力,把 我们带 得晕头 转向; 到最后 ,我们 会感觉 对生命 一点选 择也没 有,丝 毫无法 作主。 ――[索 甲仁波 切] 81.如果你是个作家,这是比当百万 富豪更 好的事 ,因为 这一份 神圣的 工作。[哈兰·爱里森]
深秋的一天,妈妈下班回来了,买了一条活鲤鱼, 一到家就进入厨房蒸饭煮鱼,因为这一天是他的儿子的生 日。由于家境贫寒他们很少吃荤菜,饭做好了,母子俩共 进晚餐。母亲把鱼头留给自己,把鱼肉夹给了儿子,儿子 咧着大嘴别提多开心了。
二十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一个晚上,儿子下班也带 回了鱼,一番烹制后母子俩已坐在了餐桌前,儿子夹起鱼 将整个腹肉放到自己碗里后,把剩下的鱼头和鱼背骨夹到 了母亲的碗里,嘴里说着“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 道”。母亲那布满皱纹的脸上再也没有露出笑容……
漫画作文指导
漫画作文——高考作文类型之一
教学目标:1、了解漫画作文考查的能力,
掌握漫画作文的写法。 2、通过练习培养看漫画写作文 的能力.
一、构成要素: 图 / 文(标题、人物语言、 说明性语言)
截 错 了
二、如何读
1、看文字:文字有交代背景(时间、 地点、环境)、概括内容、揭示主旨 的作用。
77.一个客观的艺术不只是用来看的 ,而是 活生生 的。但 是你必 须知道 如何去 靠近它 ,因此 你必须 要做静 心。― ―[OSHO] 78.烦恼使我受着极大的影响……我 一年多 没有收 到月俸 ,我和 穷困挣 扎;我 在我的 忧患中 十分孤 独,而 且我的 忧患是 多么多 ,比艺 术使我 操心得 更厉害 !――[米开朗 基罗]
作业
要求: 1.写一段说明文,介绍图画的画面,不超过150字。 2、根据画面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700字以上。
写作指导: 1、图中的两个人物处处形成鲜明对比,写说明文 和议论文皆可采用对照结构。
2、写议论文的关键是审题,这幅图的寓意可理 解为批评某些不学无术,却喜欢摆架子的人;也 可理解为赞扬具有真才实学,却谦虚谨慎的人; 也可理解为批评了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不学 无术之徒反倒对饱学谦恭之士颐指气使。不管从 哪个角度理解,都不能偏离和脱离画面内容。
画的下面写着“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
这幅漫画讽刺了那些忘记父母抚养之恩,不思恩图 报的不孝子孙。
议论性文字
要学会关心别人
《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这幅漫画运用鲜明的对 比,痛心地向社会呼吁:要学会关心别人!
关心别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两千多年前的墨 子就提出了“兼爱”的思想。而我们今天,却有不少人淡漠 了,忘记了,不要 说素不相识的人,就是自己的亲戚,甚至 父母他们也漠然视之,更有甚者,虐待、折磨年迈的父母亲, 这样的例子,时有所闻。漫画中那位让母亲吃鱼头的儿子, 相对来说,甚至可称“孝顺”了。
88.每个意念都是一场祈祷。――[詹 姆士·雷德非] 89.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 一切恶 行都围 绕虚荣 心而生 ,都不 过是满 足虚荣 心的手 段。― ―[柏格 森] 90.习惯正一天天地把我们的生命变 成某种 定型的 化石, 我们的 心灵正 在失去 自由, 成为平 静而没 有激情 的时间 之流的 奴隶。 ――[托 尔斯泰 ]
记叙性文字
我家的窗台上放着两个鱼缸,一个里养着小红和小绿 ,一 个里养着小黄,它们每天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寻找着自己的 快乐.突然有一天他们隔着两层厚厚的玻璃壁相视了,小红 和小绿呆呆地、羡慕地望着对面的鱼缸,它们似乎在想: 那么宽阔的水域,却只有一条鱼,小黄多清静,可以自由 自在地独享那一缸水了。小黄也呆呆地、羡慕地望着对面 的鱼缸,它大概也在想:小红和小绿游在一个鱼缸里,可 以相互做伴,多热闹、多快乐啊,一点也不寂寞。
这幅《英才教育》极 富情趣。黑板前的讲 台上一只英俊洒脱的 公鸡在对着一只鸡蛋 讲授高等代数,讲台 前方是课桌,课桌下 面的一把椅子上空空 如也,只有那只鸡蛋 静静的躺在桌面上。
还没有形成生命的蛋, 如何能感受这等“英才 教育”?又怎能成为英 才?讽刺了不适当的超 前教育现象。
漫画让我们思考
阅读上面一组漫画,写200字的说明文。 要求: 注意说明顺序和说明层次。 2、揭示各幅之间的内在联系。 3、不可写成描写性、议论性的短文。
86.微笑,昂首阔步,作深呼吸,嘴 里哼着 歌儿。 倘使你 不会唱 歌,吹 吹口哨 或用鼻 子哼一 哼也可 。如此 一来, 你想让 自己烦 恼都不 可能。 ――[戴 尔·卡 内基] 87.当一切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 工人在 他的石 头上, 敲击了 上百次 ,而不 见任何 裂痕出 现。但 在第一 百零一 次时, 石头被 劈成两 半。我 体会到 ,并非 那一击 ,而是 前面的 敲打使 它裂开 。――[贾柯·瑞斯]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住小楼、开汽车,顿顿 鸡鸭鱼肉的生活已经越来越普遍,可是为什么老父老母遭虐 待,小孩落水围观者云集却无人救援,拄拐杖的残疾人摔倒在路 上行人漠然,老人艰难地站在公共汽车上却无人让座……雷锋 精神哪里去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风尚哪里去了?
当然,这样的例子并不是很普遍,但是,就是因为这些事情 的存在而使我们的社会风气变坏,使我们国家的精神文明建
第二幅:仍然是这两个鱼缸,可里面的鱼却在羡 慕对方的条件、环境,各自跳出了自己的鱼缸而 奔向对方的鱼缸。
第三幅:右边的一条鱼和左边的一群鱼已经跃入对方的鱼缸,环 境如前,只是互换了一下位置。这次它们仍然羡慕对方呢,还是 因环境一如从前而产生困惑,抑或在思考着什么?也许都有可能 吧。
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 己不奋 斗,终 归是摆 设。无 论你是 谁,宁 可做拼 搏的失 败者, 也不要 做安于 现状的 平凡人 。 18、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成为自己喜 欢的样 子,其 实很简 单,就 是把无 数个"今 天"过 好,这 就意味 着不辜 负不蹉 跎时光 ,以饱 满的热 情迎接 每一件 事,让 生命的 每一天 都有滋 有味。
终于它们不知从哪来的一股力量,同时从自己的世界里 跃起,投入到了对方的世界中去.环境如前,只是互换了一 下位置。这次它们仍然羡慕对方呢,还是因环境一如从前 而产生困惑,抑或在思考着什么?也许都有可能吧!
练习
1、说出这幅漫画的主旨。 2、写一段记叙性的文字。
记叙性文字
“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这是一个餐桌 上的故事左右各放着一个盛满水的鱼缸,
两个鱼缸里分别盛着一群鱼和一条鱼。左边鱼缸 中的一群鱼呆呆地、羡慕地望着对面的鱼缸,它 们似乎在想:那么宽阔的水域,却只有一条鱼, 那条鱼多清静,可以自由自在地独享那一缸水了。 而右边鱼缸中的那条鱼也呆呆地、羡慕地望着对 面的鱼缸,它大概也在想:看那么多鱼游在一个 鱼缸里,有那么多伙伴,多热闹、多快乐啊,一 点也不寂寞。
说明性文字
此漫画大体由三部分组成。画的右边是一 个坐在草地上的学者模样儿的人,戴着金丝眼 镜,双手捧着一本书,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他 身体左侧放着一个盛满水的桶,还有一根钓鱼 竿。
画的左边是一口井,下部由砖砌成圆形, 上部是个呈六角形的井口,钓鱼竿的一头拴着 一根线,伸入井中。画的下面写着:“书上说, 鱼儿离不开水”。
漫画叙述:
妈妈和儿子小明一块吃饭。年轻的妈妈笑盈盈 地把一条鱼的一大半夹给儿子,甜甜地望着儿子接 鱼。小明那红彤彤的小脸上绽开了两朵花,多可爱 的鱼腹,多厚实的鱼肉啊!而妈妈的饭碗中只留下 了鱼头带着鱼刺。岁月给妈妈的额头刻上了深深的 皱纹,小明成了年轻力状的大明了。同样的母子一 块吃饭,同样的吃鱼。这次是小明夹鱼给母亲了, 他夹上鱼头带着鱼刺递给母亲,并笑着说:“妈妈 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本来慈爱地笑着的母 亲顿时惊愕,木然地望着儿子,很久很久回不过神 来……
练习
1、说出这幅漫画的主旨。 2、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说明性文字
漫画《羡慕》由三幅画面组成。 第一幅:画面上左右各放着一个盛满水的鱼缸, 两个鱼缸里分别盛着一群鱼和一条鱼。左边鱼缸中的 一群鱼呆呆地、羡慕地望着对面的鱼缸。而右边鱼缸 中的那条鱼也呆呆地、羡慕地望着对面的鱼缸。 第二幅:仍然是这两个鱼缸,可里面的鱼却在羡慕 对方的条件、环境,各自跳出了自己的鱼缸而奔向对 方的鱼缸。 第三幅:右边的一条鱼和左边的一群鱼已经跃入对 方的鱼缸,环境如前,只是互换了一下位置。 这幅漫画讽刺了那些“这山望着那山高”,只知羡 慕,不能脚踏实地把握自己位置的人。
设受到严重的影响。
我们应该探究,是什么使社会上的一些人丧失了关心别 人的美好品德?又是什么使他们撕下了家庭温情脉脉的面纱 而执迷不悔?
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应该紧随时代步伐,让关爱他 人的雨露撒遍生活的每个角落,让“学会关心别人”成为社 会的主流,流遍大地上的任何一个角落,绝不能让我们的妈 妈也感受那幅漫画的辛酸和苦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