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9 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简表证型主证脉舌治则参考方剂卫分证邪郁卫表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浮数舌边尖红苔薄白辛凉解表银翘散气分证气分大热大热,大汗,大渴,喜冷饮,面赤,心烦洪大舌红苔黄燥清热泻火白虎汤热结肠道日晡潮热,大便燥结,腹满硬痛,拒按沉实舌红苔黄燥泻热通便大承气汤营分证热伤营阴身热夜甚,口干不欲饮,心烦不寐,或见神昏谵语,斑疹隐隐细数舌红绛苔黄清营透热清营汤热入心包高热,神昏谵语,手足厥冷细数红绛清心解毒养阴生津清宫汤血分证血热妄行身热夜甚,心烦,躁扰不安,斑疹透露,吐血,便血,尿血,血色鲜红或深红细数舌红绛凉血散瘀犀角地黄汤肝热动风发热,心烦,口渴,头痛眩晕,手足抽搐,角弓反张弦数舌红绛凉肝熄风增液舒筋羚角钩藤汤血热伤阴低热不退,夜热早凉,五心烦热,口燥咽干,神疲,耳聋细数舌红少苔养阴透热青蒿鳖甲汤气分证的辨证论治2010-11-1 17:2【大中小】【我要纠错】气分证:是邪热进入肺胃气分的证候。
1.邪热壅肺:证候:高热、口渴、咳嗽气喘、咯痰黄稠,甚或带血,或呈铁锈色,胸闷而痛;甚者痰涎壅盛,喘促不宁、鼻翼煽动,苔黄厚粘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宣肺。
主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麻杏石甘汤。
2.热结胃肠:证候:壮热面赤、烦渴喜冷饮,大汗出;或腹满硬痛,大便秘结,甚则神昏谵语。
舌苔黄燥,脉洪数。
或见潮热谵语、或下利清水肛门灼热。
舌苔黄燥,或有芒刺,脉沉数有力。
治法:清热生津,或通腑泻热。
主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白虎汤,或调胃承气汤。
中华五千年 2008年02月23日10:54 (来源:中华五千年)【简繁大中小】【收藏此页】【打印此页】【关闭】卫分证卫分证是外感温热病的初期,温热之邪侵袭卫表。
肺主气属卫,与皮毛相表里,外邪上受,首先犯肺,肺气失宣,卫气被遏,出现一系列卫表症状,为表热实证。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无汗或少汗,头痛,身痛,咳嗽,咽红肿痛,舌边尖红,脉浮数。
病机分析:本证以温热之邪侵袭,卫表受邪为特征。
温热之邪侵袭体表,卫气抗争于肌表故发热;温热侵袭,卫气被遏,温煦失司故恶风寒,由于感受的是温热之邪,故恶风寒程度轻,时间短;温热之邪伤津测口微渴;卫表受邪,开合失司测无汗或少汗;温热之邪上扰清窍坝u头痛;温热之邪侵袭,经脉不利则身痛;温热犯肺,肺气失宣则咳嗽;咽喉为肺之门户,温热之邪侵袭则咽红肿痛。
舌边尖红,脉浮数,为温热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表寒证、太阳病等区别。
表寒证、太阳病均为感受风寒之邪,以寒邪致病特征为主,表现为恶寒严重,头痛身痛较为明显,无口渴、咽红肿痛、舌边尖红等热象。
本证为感受温热之邪,表现为恶风寒轻,口渴、咽红肿痛等热象为主。
辨证注意点:抓住温热之邪侵袭,卫表受邪的特。
由于温热之邪常兼夹其他病邪一起侵袭体表,卫分证可表现为风热卫分证、暑热卫分证、湿热卫分证、燥热卫分证等,各以所兼夹的病邪致病特点为辨证依据4 讨论温病是外感温热之邪引起的疾病,清代医学家叶天士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方法,对温病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个阶段进行辨证论治。
但临床上,病人就诊时最多的表现为气分证。
因卫分证时,病邪表浅症状较轻微,病人尚可耐受,一般多自购药物服用。
当病邪进入气分阶段,则出现高热症状,病人不能耐受而就诊。
所以本组选择了气分证的病人进行临床护理观察。
由于感受温邪的轻重不同,兼夹邪不同,病人的体质不同,所以同在气分证的病人又可分为热在气分型、痰热壅肺型、热结胃肠型、里热夹湿型等,因此,临床上的治疗和护理又必须辨证施治和辨证施护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温邪的整个发病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因此,做好气分证病人的辨证论治和辨证施护,就能阻止病邪向深阶段的发展,不致于出现营血分证。
本组病人55例中有52例在气分证阶段就已治愈,只有3例病人进入营分证阶段,延长了治疗护理周期,但最后均治愈出院。
论IL-1β、TNF-α变化规律与温病卫分、气分、营分证的治疗关系发表日期:2008年6月6日编辑:fuli 有303位读者读过此文湖南中医药大学经典著作教研室(410007) 肖碧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老干科(510602) 李芳平湖南中医药大学经康复医学教研室(410007) 曾序求摘要目的:观察卫分证与气分证、营分证白细胞介素-1(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变化规律,为卫气营血中医治疗提供客观的实验依据。
方法:将104例患者按不同病种分为急性白血病、非急性白血病2类。
根据中医辨证急性白血病分为卫分证组(白卫组)10例,气分证组(白气组)12例,营分证组(白营组)20例。
非急性白血病分为卫分证组(非白卫组)20例,气分证组(非白气组)24例,营分证组(非白营组)18例。
另选择体检健康者15例为健康对照组。
主要观察不同病种及不同阶段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患者IL-1β、TNF-α水平的变化。
结果:急性白血病各组中IL-1β、TNF-α的表达在卫分证就开始升高,到营分证时达到极点,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非急性白血病各组中IL-1β、TNF-α的表达在卫分证时也开始上升,到营分证时也达到高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急性白血病各组与非急性白血病各组比较:IL-1β、TNF-α表达水平在两组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时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IL-1β、TNF-α均是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反映病情轻重、邪气盛衰、判断预后的指标,因此,可通过IL-1β、TNF-α量的变化作为辨证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中医治疗的实验依据。
关键词卫气营血辨证中医治疗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卫气营血辨证是温病辩证论治的纲领,一直有效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感染性疾病几百年。
在卫气营血辨证中,“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病情由卫到气传营,是病邪由浅入深,病情由轻转重,病性由实转虚,病理由器官功能性障碍到实质性损伤的过程。
近年来,在中西结合实践中,随着对细胞因子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内源性炎症介质在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同时认为炎性介质的释放是呈连锁反应进行的,反应过程通常分几个阶段进行,与中医认为温病按其发展可分卫分、气分、营分、血分4个阶段有不谋而合之处。
那么,病情由卫到气传营与内源性炎性介质的关系又如何?为了能够充分说明温病的本质,在各个阶段能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则有利于截断和防止病变的近一步发展,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发生。
本文意在通过对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卫分证、气分证与营分证证量比较,来探讨卫气营血辩证与细胞因子的关系及动态变化规律,为卫气营血各个阶段的中医治疗提供客观的实验依据。
本实验选择急性白血病作为对照组,是为了说明排除不同病种对IL-1、TNF-α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标准西医疾病诊断标准:急性白血病、非传染性疾病参照《现代临床医学诊断标准丛书·内科疾病诊断标准》[2];传染性疾病参照《实用内科学》[3]。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4]及《温病学》[5]。
凡符合急性白血病、流行性感冒、肺炎、脓胸、急性胰腺炎、腹膜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泌尿系感染西医诊断及辨证属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者为纳入标准。
凡不符合以上西医诊断或中医辨证不属卫分证或气分证或营分证者,年龄小于15或大于60岁者。
辨证属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者合并有慢性心、脑、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严重器质性病变者。
1.2 一般资料观察病理共104例,来源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按不同病种分急性白血病、非急性白血病2类。
根据中医辩证急性白血病分为卫分证组(白卫组)10例,气分证组(白气组)12例,营分证组(白营组)20例。
非急性白血病分为卫分证组(非白卫组)20例,气分证组(非白气组)24例,营分证组(非白营组)18例。
另选择体检健康者15例为健康对照组。
各组间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3 观察方法所有对象在入院24内或就诊当时抽取静脉血2ml,3000rpm 离心10min后取上清,-70℃冰箱冻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集中成批检测。
检测步骤、方法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IL-1β、TNF-α试剂盒由广东省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批号为20030215。
MK3型酶标仪(芬兰LABSYSTEMS集团),GL-20A型离心机(湖南离心机厂),ELT-13V-85V34超低温冰箱(美国HARIS公司)。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
计量资料多组比较如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q 检验;如不符合,用H检验。
两组资料比较,如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如不符合,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
2 结果各组IL-1β、TNF-α表达水平比较见表1。
急性白血病、非急性白血病各组中IL-1、TNF-α的表达均在在卫分证时就开始上升,到营分证时达到极点。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急性白血病各组与非急性白血病各组比较,IL-1β、TNF-α表达水平在两组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表1 各组IL-1β、TNF-α表达水平比较(X—±s)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1;与白卫组比较,※P<0.01;与白气组比较,#P<0.01;与非白卫组比较,◆P<0.01;与非白气组比较,◇P<0.01;与非白气组比较,★P<0.01;与非白营组比较,△P<0.01;与非白营组比较,■P<0.01。
3 讨论 IL-1β属内分泌细胞因子(CK),在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为炎症反应启动物质,启动IL-6等CK的合成分泌,扩大CK的级联反应。
TNF-α是前炎症CK及早期CK,也可启动其它因子(IL-1β、IL-6等)的合成和分泌,造成细胞的损伤。
所以IL-1β、TNF-α可共同发挥炎性的网络化作用。
本研究观察到在卫分证时,不论病种IL-1β、TNF-α开始升高,气分证时急剧升高,而到营分证时达到极限。
说明温病在卫分证时,是感染的初期阶段,炎性细胞因子的网络刚开始启动,还处于细胞因子激活的触发应答阶段,或部分进入启动兴奋阶段,抗炎因子还没调动起来[6],但还没造成细胞因子生成机制的紊乱,感染得诱发的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较轻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