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中的微型小说阅读(上)高考的大阅读除了散文,就是微型小说。
综观高考实例,微型小说阅读在突出小说三要素的阅读与赏析这核心的同时,还注重对小说语言的理解与赏析,对小说主旨的探究与评价。
本文特就小说阅读题目的基本类型、解法略作探讨。
一、人物形象分析类人物形象塑造是小说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之处。
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也是高考考查的着力点。
具体题型多种多样,有对性格特点的概括表达,有对形象意义的深入分析,还有对人物形象在文中地位作用的分析与把握。
1.概述形象性格类。
概述形象性格,一般要求考生,用关键词语来表达,尽量不用描述性语言。
概括要抓住主要的性格侧面,根据文本具体的描述进行概括。
题干中一般具有“概括”或“概述”等字样。
【例1】(2007·湖北卷)19.简要概括本文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与文章主旨。
(4分) 【例2】(2008·宁夏卷)13.小说中的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6分) 【例3】(2009·安徽卷)12.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
(7分)解题思路:(1)概括人物的身份;(2){既括人物的性格;湖北卷第l9题的答案: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美丽、纯朴、灵性。
本文通过描绘一对青年情侣约会的情景,表现了山村青年男女纯朴的爱情之美。
宁夏卷第l3题的答案:重视友情,信守诺言;乐观开朗,心直口快;企图逃避法律。
安徽卷第l2题的答案:董师傅是一位普通木工。
他技艺精湛,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
2.分析形象意义类。
这是在“概述形象性格类”基础之上的一种题型,要求考生不仅能概括形象性格,而且能结合文本实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答案一般要求先概括,再分析。
考生容易忽视应先概括这一点。
【例l】(2008·广东卷)17.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5分) 【例2】(2009-辽宁卷)(3)从小说看,遗璞村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作简要概括分析。
(6分)解题思路:(1)概括形象性格;(2)找到最有表现力的描写文字;(3)对描写文字进行概述分析。
第17题答案:母亲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
她对父亲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亲的行动后,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出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
”对于父亲的举动,她觉得羞辱。
但对父亲,她虽不理解,在物质方面是支持的,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
可见她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
第(3)题答案:①淳朴善良,省城老贾“犯了错误”,村人还是处处照顾他;②有自豪感,但有时有些盲目,因为有一块孕璜遗璞便祖祖辈辈引以为傲,山外人不能喝当地的野茶就笑话他们胃嫩;③自主意识薄弱,常常希望老贾这样的大人物给他们救济。
3.探究形象作用类。
这是分析人物形象难度更大的一种题型,要求对人物性格和文章思路有比较深刻地把握。
这种试题涉及的形象往往不是作品的主要形象。
【例l】(2009·海宁卷)11.(3)牛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解题思路:(1)收集相关形象在文本的信息,以求对其有个完整的理解;(2)着意用与主要人物形象关联的思维方法,去思考它的作用或意义;(3)这些较为次要的形象安排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小说的主旨更加鲜明。
第11(3)题的答案:①通过怀孕的牛与孕妇形象的并置,凸显孕育新生命的幸福与喜悦;②通过牛与孕妇之间的亲昵行为,表现人与动物之间的温馨和谐;③通过牛的形象描述,反衬孕妇作为人具有的能动性和理性的追求。
二、人物描写方法鉴赏类人物描写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称谓,如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叫实写与虚写的结合;还如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还如肖像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
【例l】(2008·江苏卷)15.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6分)【例2】(2009·四川卷)16.这篇小说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文中画线部分(注:①我坐在那里呆呆地发愣。
陷入绝望之中。
②起初。
我对此颇有些伤感。
心中似有几分失落。
③我看了看自己的舌头——我尽量把舌头伸得长长的,闭上一只眼睛。
用另一只眼来检查。
)作简要分析。
(8分)【例3】(2007·湖北卷)16.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4分)解题思路:(1)确认描写类型;(2)明确描写性语言的特定背景,即什么背景下说的话,什么背景下的动作或心理等;(3)本着几种类型的描写互文见义(如:同一背景下的语言和神态,其表意的内涵应该是一致的)的原则分析描写性语言之于人物性格和小说主旨的煮义和作用.第15题答案: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
(或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
或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
或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 第l6题答案:这篇小说的细节描写使故事情节更加真实细腻,生动:竺刻画了人物性格。
其中“呆呆地发愣”写神态,“绝望”“伤感”写心理,这些描写重在刻画主人公的脆弱;“闭一只眼”“睁一只眼”“看伸长的舌头。
写行为,突出他检查自身症候的专注与仔细,由此刻画了他的敏感与多疑.湖北卷第l6题答案:选择的是一个日落黄昏、清清河畔的特定场景,突出了场景的宁静与和谐,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场景描写与人物描写融合在一起,人与景互为映衬,相得益彰。
景中融情,场景描写融入了“我”与“她”约会时的喜悦之情。
现代文阅读技巧【题型描述】高考散文阅读中的“布局谋篇题”是指行文段落类,即针对文章中句段的作用命题。
此类题型的作用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伏笔照应、铺垫悬念、承上启下等。
分析文章结构,实际是要求考生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以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语文试卷,就会发现命题者对《考试大纲》中“分析文章结构”这一考点似乎格外青睐,许多试卷都涉及到了对这一考点的考查。
【提问模式】这个类型的试题,其提问方式通常是:1.本文章开头(或结尾)写了“×××”,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或好处?2.除了以×××为思路安排结构外,本文还有另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筒要分析。
3.如果将文章最后一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4.简析(×××)谋篇布局的技巧,300字左右。
5.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请你理解文章的思路。
【实证分析】下面举例简析几种常见的考查方式,以期让同学们在解题时既能“入乎其内”,从内部对语段结构进行条分缕析,又能“出乎其外”,从而突破“分析文章结构”这个考点。
一、整体上的谋篇布局【命题热点】文章的结构布局,大体可分为纵式和横式。
比如叙事散文往往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安排“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四个环节,这便是一种纵式结构。
“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也是一种纵式结构,表现为认识的不断深化;如果某篇散文是按照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来行文,各个部分之间是并列关系,可称之为横式结构。
另外,还有以逻辑顺序来安排结构,段落之间呈现出因果、正反、主次、类比、叙议等结构关系。
【典例传真】例1.这篇文章是如何谋篇布局的?请结合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相关语段】夜晚.没有风,湖水平静得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夜空;在水天相接处.夜空和湖泊构成一个轴对称的浩瀚画面。
湖畔积聚着数不清的人。
音乐响起,仿佛是从湖水里飘旋而出,在空旷的湖面回荡。
紧随着音乐,湖天之间突然蹿出一道道光点,犹如活泼的蝌蚪,从湖水深处向深邃的夜空腾游;也像犀利的鸣镝,从空中呼啸着飞入湖底。
只不过瞬间的工夫,这些蝌蚪和鸣镝便轰然炸裂,变成一朵朵巨大的彩色花朵,它们随风飘动变幻,继续着火焰在夜空里演出的奇妙童话。
天上发生的所有一切,无一遗漏,都同时倒映在湖里……如果你的想象力不贫乏,那么,在这些千变万化的焰火里,可以联想起大地上所有的奇花异卉,可以联想起一年四季中大自然的美妙风景;当然也会联想起和焰火有关的的往事,回忆起和焰火有关的一些难忘瞬间。
天上的烟花像什么?在听到有人这样发问时,除了那些美好的回忆,我的脑海中竞出现了一些和此时气氛毫不相干的景象。
那是战争中的夜景:枪弹和炮弹在夜空中划出耀眼的弧线,随之而来的,是爆炸,是火光,是惊悸的呼喊和痛苦的呻吟。
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都有这类恐怖的记忆:飞机在天空中隆隆飞过,炸弹从天而降,如飞蝗,如黑蛾,成群成片,大地摇撼,火光四起,城市仿佛在地震中颤抖.“地震”之后,空中依然白云蓝天,但人间已是惨象遍地:火焰里血肉横飞,到处可以看到死者的鲜血和肢体,连树枝和电线上也挂着血淋淋的生命碎片……更凄惨的是失去亲人的哀痛景象:在被炸毁的火车站的站台上,一个未谙世事的孩子,坐在死去的母亲身边,惊惶无措地放声大哭;那个孩子的身边,也是烟和火……这样的恶梦,和眼下舒展在湖天之间的美妙焰火,没有任何关系二然而,我却无法驱散火光中生发的遥远苦痛的联想。
炮火与焰火,都是火药爆炸产生的光芒,两者的目的和效果却是天差地别。
炮火,是为进攻,为征服,为反抗,为破坏,为杀戮,是人间最可怕最惨烈的景象,是战争、灾难和死亡的象征;焰火,是为庆祝,为团圆,为展示和平的欢乐,为表现人间的繁华和喜悦。
同样是火花,同样是爆炸,两者所展示的,却是人类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两个极端。
在满天满湖绚烂的焰火中,我默默地为人类的和平祈祷。
但愿有这样一天,人间本来用着准备战争的火药,都被改做成了烟花,在一个全人美共庆的夜晚,让象征和平团圆的火焰之花开满地球的上空,万紫千红,此起彼伏。
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f选自赵丽宏《焰火的变奏》)【解题思路】考查文本的“谋篇布局”,一定注意它的“特色”。
这篇散文结构上最主要的特色是时间、空间的双线结构,相交织.也就是说其行文结构包括两个方面:时间上沿着从“现实”到“回忆”再到“现实”这条线索,写了两种生活状况的交织,借此表述来传递作者的情感;空间上从湖面上写起,重点写空中的焰火,两种物象互相映衬。
【参考答案】本文的谋篇布局是:从时间上说,是现在与过去的交织与碰撞;从空间上说,是夜空与湖泊两相映衬。
二、开篇结尾的谋划1.开篇的谋划【命题热点】大凡好文章都讲求开头如凤头一般精美靓丽。
因此,考查开头语段的作用题成为散文阅读的重头戏之一,这也是近几年高考命题者比较关注的一个题型。
一般来说,开头段主要起着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设置悬念、埋下伏笔的作用,具体答题时,需要从文章的内容、结构等方面作答,可根据文本内容,来拟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