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1、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於至麤至浅之思,其不殆哉!(3分)2、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4分)3、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聼涂説,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5分)4、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後,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10分)5、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於爱命,人畜一也。
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於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
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12分)6、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
(9分)7、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3分)扁鹊传1、少时为人舍长。
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
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
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
(7分)2、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
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闲。
”居二日半,简子寤。
(9分)3、先生之方能若是,则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5分)4、闻病之阳,论得其阴, 闻病之阴,论得其阳。
病应见於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
(8分)5、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 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
(8分)6、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於前也。
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长终而不得反。
(8分)7、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8分)华佗传1、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5分)2、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7分)3、即如佗言,立吐虵一枚,县车边,欲造佗。
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
”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此虵辈约以十数。
(12分)4、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後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
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10分)5、於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
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6分)6、卿今强健,我欲死,何忍无急去药,以待不祥先持贷我,我差,为卿从华佗更索。
(7分)7、普依准佗治,多所全济。
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
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14分)丹溪翁传1、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於时,犹仕也。
(4分)2、乃悉焚弃向所习举子业,一於医致力焉。
(2分)3、时方盛行陈师文、裴宗元所定大观二百九十七方,翁穷昼夜是习。
(2分)4、旣而悟曰:“操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
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
”(8分)5、罗遇翁亦甚懽,即授以刘、张、李诸书,为之敷扬三家之旨,而一断於经,且曰:“尽去而旧学,非是也。
”(7分)6、於是诸医之笑且排者,始皆心服口誉。
(2分)7、一时学者咸声随影附,翁教之亹亹忘疲。
(2分)8、苟见枝叶之辞,去本而末是务,辄怒溢颜面,若将浼焉。
(4分)9、至於一语一默,一出一处,凡有关於伦理者,尤谆谆训诲,使人奋迅感慨激厉之不暇。
(5分)10、若翁者,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又可以医师少之哉(3分)伤寒论序1、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9分)2、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11分)3、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
省病问疾,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
(9分)4、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髣髴;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管窥而已。
(5分)赠贾思诚序1、余虽不敏,公不以为无似,俾摄录事判官。
判官职在抚治一城生聚,凡其扞御绥辑之策,不惮昼夜而勤行之,以酬公知遇之万一。
(7分)2、迨其苏也,双目运眩,耳中作秋蝉鸣,神思恍惚,若孑孑然离群而独立,若御惊飙而游行太空,若乘不系之舟以簸荡於三峡四溟之间,殊不能自禁。
(8分)3、既脉曰:“内摇其真,外劳其形,以亏其阴,以耗其生,宜收视返听於太虚之庭,不可专藉药而已之也。
”因属其高第弟子贾君思诚留以护治之。
(8分)4、我瞻四方,何林林乎!州邑之间,其有贤牧宰能施刀圭之剂以振起之者乎设有是,余虽不敏,犹能研墨濡毫大书而不一书。
(7分)《素问注》序1、夫释缚脱艰,全真道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也。
(6分)2、虽复年移代革,而授学犹存。
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故第七一卷,师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尔。
(8分)3、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
(4分)4、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
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
(6分)5、稽其言有征,验之事不忒。
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4分)6、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华叶递荣,声实相副。
盖教之着矣,亦天之假也。
(6分)7、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幸遇真经,式为龟镜。
而世本纰缪,篇目重叠,前後不伦,文义悬隔,施行不易,披会亦难。
岁月既淹,袭以成弊。
(12分)8、且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
因精勤博访,而并有其人。
历十二年,方臻理要,询谋得失,深遂夙心。
(10分)9、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咸分。
君臣无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
(8分)10、错简碎文,前後重叠者,详其指趣,削其繁杂,以存其要。
(5分)温病条辨序1、而世之俗医遇温热之病,无不首先发表,杂以消导,继则峻投攻下,或妄用温补,轻者以重,重者以死。
(7分)2、好学之士,咸知向方;而贪常习故之流,犹且各是师说,恶闻至论;其粗工则又略知疏节,未达精旨,施之於用,罕得十全。
(9分)3、吾友鞠通吴子,怀救世之心,秉超悟之哲,嗜学不厌,研理务精,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氏。
(7分)4、知我罪我,一任当世,岂不善乎吴子以为然,遂相与评骘而授之梓。
(5分)《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1、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
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5分)2、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5分)3、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
(6分)4、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以物相使。
拙者失理,以愈为剧,以生为死。
(6分)5、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9分)6、传曰:“先王之作乐,所以节百事也。
”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
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陨性命。
(7分)7、孔子曰:“索隐行怪,後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
”4分)8、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
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
(7分)皇甫谧传1、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9分)2、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7分)3、沈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着述爲务,自号玄晏先生。
(4分)4、柳爲布衣时过吾,吾送迎不出门,食不过盐菜,贫者不以酒肉爲礼。
今作郡而送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梁柳,岂中古人之道是非吾心所安也。
(8分)5、臣以尩弊,迷於道趣,因疾抽簪,散髪林阜,人网不闲,鸟兽爲羣。
(6分)6、陛下披榛采兰,并收蒿艾。
是以臯陶振褐,不仁者远。
(4分)7、臣闻上有明圣之主,下有输实之臣;上有在宽之政,下有委情之人。
(4分)8、唯陛下留神垂恕,更旌瓌俊,索隐于傅岩,收钓於渭滨,无令泥滓久浊清流。
(5分)《类经》序1. 而又有目医爲小道,并是书且弁髦置之者,是岂巨慧明眼人欤(3分)2. 繇此言之,儒其可不尽心是书乎奈何今之业医者,亦置《灵》《素》於罔闻,昧性命之玄要,盛盛虚虚,而遗人夭殃,致邪失正,而绝人长命。
(9分)3. 务俾後学了然,见便得趣,由堂入室,具悉本源,斯不致误己误人,咸臻至善。
(6分)4. 自是而条理分,网目举,晦者明,隐者见,巨细通融,歧贰毕彻,一展卷而重门洞开,秋毫在目。
(8分)5. 因敢忘陋效矉,勉图蚊负,固非敢弄斧班门,然不屑沿街持钵。
(4分)6. 第以人心积习既久,讹以传讹,即决长波犹虞难涤,使辨之不力,将终无救正日矣。
此余之所以载思而不敢避也。
(6分)7. 虽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断流之水,可以鉴形;即壁影萤光,能资志士;竹头木屑,曾利兵家。
(9分)8. 後世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岂非幸中又幸而相成之德,谓孰非後进之吾师云。
(4分)《外台秘要》序1. 洎周之王,亦有塚卿,格於医道,掌其政令,聚毒药以供其事焉,岁终稽考而制其食,十全为上,失四下之。
(8分)2. 我国家率由兹典,动取厥中,置医学,颁良方,亦所以极元气之和也。
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於此乎(7分)3. 然而载祀绵远,简编亏替,所详者虽广,所略者或深。
讨简则功倍力烦,取舍则论甘忌苦。
永言笔削,未暇屍之。
(8分)4. 以婚姻之故,贬守房陵,量移大宁郡,提携江上,冒犯蒸暑,自南徂北,既僻且陋,染瘴婴痾,十有六七。
死生契阔,不可问天,赖有经方,仅得存者。
(13分)5.各擅风流,递相矛盾。
或篇目重杂,或商较繁芜。
今并味精英,钤其要妙,俾夜作昼,经之营之。
(8分)6. 客有见余此方曰:“嘻,博哉!学乃至於此邪!”余答之曰:“吾所好者,寿也,岂进於学哉!至於遁天倍情,悬解先觉,吾常闻之矣。
投药治疾,庶几有瘳乎!”(12分)7. 夫为人臣,为人子,自家刑国,由近兼远,何谈之容易哉则圣人不合启金滕,贤者曷为条玉版斯言之玷,窃为吾子羞之。
(9分)与薛寿鱼书1.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孙必欲推而纳之於必朽之处,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
(3分)2.圣学莫如仁,先生能以术仁其民,使无夭札,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
(4分)3.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而以人所共疑者传先人,得毋以“艺成而下”之说为斤斤乎(3分)4. 虑此外必有异案良方,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辑而传焉,当高出语录陈言万万。
(5分)病家两要说1、是以错节盘根,必求利器,《阳春》、《白雪》,和者为谁(4分)2、使其言而是,则智者所见畧同,精切者已算无遗策,固无待其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