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兔导学案

兔导学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对兔的观察,阐明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2.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1.通过对兔的观察与思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动物栖息地的保护”的学习,提倡学生向身边的人群宣传“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观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动物栖息地保护”的学习,培养学生“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1.观察兔的形态结构,总结兔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2.总结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明确保护动物栖息环境的重要性,使学生具有“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教学难点1.观察兔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2.观察兔的形态结构并总结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的组织教学。

3.能使学生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方法谈话式、分组实验式、演示式、启发式、归纳总结式●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1)家兔的解剖浸制标本或家兔内部构造的教学软件。

(2)多种哺乳动物生活习性等的教学软件或录像剪辑。

(3)动物栖息环境、哺乳动物自然保护区的教学软件或影像资料。

2.学生准备:(1)家兔(每组1只),亦可用宠物猫、狗代替,但要注意安全。

(2)体温表1只。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分组观察,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如下:首先要求学生给自己小组的小动物量体温,测量体温时间约需15分钟,并提醒学生要注意在观察小型哺乳动物要小心,别被动物咬伤、抓伤。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简单复习上节课内容,进而设问导入新课。

如教师可做如下设问:兔有哪些特点与它的生活环境相适应呢?哺乳动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重点内容。

通过观察与分析,得出兔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是我们这节课的难点。

[分组讨论、汇报交流,得出结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本组所备小型哺乳动物并汇报本组观察及讨论的情况,教师及时给予激励评价,并及时纠正学生汇报时的不妥之处和不妥说法,培养学生应该用科学的语言,准确的观点来阐明兔与其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使学生养成对待每一个知识点的科学态度。

教师:现在,首先请大家把体温表取出,看一下你们组的动物的体温,然后把体温表放好,各小组要将本组的小动物看护好或放入笼中。

咱们哪个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观察结论呢?好,第5组先说。

第5组:我们看到兔子的体表被满了毛;耳朵长、尾巴短;后腿长、前腿短;身体一直是温乎乎的感觉。

教师:噢!你们看到耳朵长、尾巴短,那倒真应了一句歇后语,大家说这是——?全体学生:兔子的尾巴——长不了!教师:对了,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那么,咱们再来问一下第5组,说说你们组观察到的现象和兔子的哪些行为特征或生理特征有关呢?第5组:我们发现兔子在注意听的时候就会马上把长耳朵直竖起来,听觉很灵敏,我们还发现兔子总是蹦着走的,后腿又长又大,后腿上肌肉也很发达。

教师:你们组发现了它的两个很重要的特征。

第一点: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就是听觉,听觉包括在感觉里,好,我们这样总结这一点:第一:感觉器官发达,对外刺激反映灵敏(板书);第二:兔子的后腿长、前腿短,前、后腿合起来,我们把它叫四肢;受到惊吓会跑得很快。

那我又要问了:兔子要是不跑,它的四肢又有什么作用呢?第5组:还有支撑身体的作用。

教师:很好!第二点就是:有发达的四肢和肌肉。

前肢短小,后肢强大,能支撑身体,适于跳跃运动。

(板书)下面我们请第6组同学谈谈他们组的观察情况。

第6组:我们觉得它的体毛有保温作用;再有就是它的口里有牙齿,蚯蚓的口里没有牙齿。

教师:很好,你们也找到了兔的特征。

那么,兔适于其陆生环境的第三条特点就是: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第四条是口内有牙齿(板书),能用口摄取食物。

哪个组还有别的结论呢?第2组来说说看。

第2组:我们组的×××说他还见过母兔能下仔,母兔还能给小兔仔喂奶呢!教师:很好,这一点很重要。

好多的哺乳动物比如:猫、牛、羊等是不是都能给它们的小仔喂奶呢?学生中间可能还会出现许多种说法与观点,教师应充分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但又要掌握好教学时间进行合适的组织教学。

同时,还应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知识营养,形成“实践出真知”的价值观。

[观察比较、讨论分析、概述重点]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观察并比较,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师可以如下组织学生观察。

教师:大家看第2组、第8组、第11组,他们这几个准备的还有小狗、猫等,大家可以把兔和猫、狗进行一下比较,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呢?经过学生的比较观察,学生可以比较轻松地运用所学知识,概括总结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生在交流总结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全面兼顾,因材施教,及时评价与鼓励,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参与意识。

学生交流总结完毕,教师出示家兔的解剖浸制标本或家兔内部构造的教学软件,用以巩固和拓展相关知识,给学生一个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可结合七年级所学人体解剖的知识提醒学生复习回忆旧课知识,以培养学生养成“温故知新”的学习习惯。

[观看录像,巩固复习,结束新课]教师播放关于动物栖息环境、哺乳动物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影像资料,以起到巩固本节课知识点的作用。

同时,用动物栖息环境的破坏与保护的影像内容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加上环境多种哺乳动物的活动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野生动物关爱的情感态度。

播放完毕,巩固练习并布置作业,结束本课的全部教学内容。

[巩固练习]一、看谁选得对1.哺乳动物门齿的功能是A.撕裂B.咀嚼C.切断D.磨碎答案:C2.兔、牛、羊是食草动物,请选择与它们食草习性相适应的特点①门齿像凿子②犬齿锐利③臼齿宽阔④消化道长⑤消化道短⑥盲肠发达A.①②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⑥D.②③⑤⑥答案:C3.鲸是哺乳动物的最重要特征是A.用肺呼吸B.心脏四腔C.体温恒定D.胎生哺乳答案:D4.哺乳动物体表一般具有发达的皮毛,其主要作用是A.保护B.伪装C.防御D.保温答案:D5.食肉动物牙齿的特征是A.门齿发达B.犬齿发达C.臼齿发达D.犬齿退化答案:B6.兔、牛、羊等食草动物消化管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A.消化管较短B.盲肠发达C.消化腺发达D.小肠较短答案:B二、观察与思考1.鲸的外形很像鱼,并且生活在水中。

你知道有哪些特征能说明它是哺乳动物呢?答案:鲸的外形像鱼是因为鲸在水中生活适应了水生环境的缘故。

但它的心脏分为四腔;用肺呼吸;体腔内有膈;胎生;哺乳,所有这些特征都说明鲸是哺乳动物。

2.人说蝙蝠是“瞎子”,它常在傍晚和夜间活动。

而且它的视力确实很弱,那它怎样感觉外界环境和捕食猎物呢?答案:蝙蝠的视力很弱,但它对外界刺激还是能做出极其灵敏的反应。

蝙蝠在飞行时,靠喉部发出超声波后。

超声波碰到周围的物体发生反射,被蝙蝠用双耳接收。

再经过脑的分析,便能分辨出反射超声波的物体的方位、大小,是食物还是障碍物,这种方式叫回声定位。

●板书设计陆地生活的动物——兔一、兔适于陆地生活的特征1.感觉器官发达,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

2.四肢和肌肉发达,能快速运动和支撑体重。

3.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

4.口内有齿,齿有分化、适于摄食。

5.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

6.胎生哺乳。

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体表被毛2.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3.有发达的四肢和肌肉4.用口捕食,口内有齿,齿有分化5.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发达三、动物栖息地的保护——爱护哺乳动物及其栖息地●活动与探究活动题目:参观动物园(或参观畜牧场)活动内容:1.参观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

2.选择参观时间:最好选在动物的开饭时间。

活动结果:写出参加报告。

●备课资料1.哺乳动物的皮肤及衍生物哺乳动物的皮肤,具有调节体温(通过汗腺、毛等)、排泄(通过汗腺)、分泌(通过皮脂腺、乳腺)、贮藏养料(通过皮下脂肪)以及保护身体避免损伤和失水、感受刺激等功能。

人类从哺乳动物的身体上所获得的经济产品,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皮肤及其衍生物,如毛皮、皮下脂肪、乳、香腺、角、碲等。

哺乳动物的皮肤较厚,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所构所。

真皮非常发达,坚韧且有弹性,日常所用的牛、猪等皮革即由真皮鞣制而成。

皮肤的衍生物主要包括由表皮产生的角质结构(如毛、爪、蹄、洞角等)和皮肤腺(如汗腺、皮脂腺、乳腺、香腺等)。

毛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可分为粗毛、绒毛和触毛三种类型。

粗毛长而稀少,有毛向,耐摩擦,起着保护作用。

绒毛细短而密,覆盖于皮肤上,造成一层不流动的空气层,起保暖作用。

触毛长而硬,在嘴边,有触觉作用。

哺乳动物一般每年换毛两次:春季换毛和秋季换毛。

换毛是哺乳动物对季节变化的一种适应。

哺乳动物的皮肤腺种类较多,功能各异。

皮脂腺开口于毛囊基部,分泌的油脂能够保持被毛和皮肤的柔润,防止干燥和浸湿。

汗腺是盘旋的管状腺,位于真皮内,有长管开口于皮肤表面。

家兔的汗腺很不发达,而在蹄类(如马)和灵长类的汗腺发达,能排出大量的汗,乳腺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乳头的数目因种类而异,雌兔的乳头一般为3~6对。

最低等的哺乳类(如鸭嘴兽)不具乳头。

2.家兔等植物动物的盲肠为什么特别发达?家兔是草食性动物,植物粗纤维在肠胃中很难消化。

家兔盲肠粗大,其内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植物粗纤维在盲肠内微生物的作用下,能分解成易于吸收的营养物质。

所以,家兔的盲肠特别发达。

同时,这也是食草哺乳动物适于草食性的其同特征之一。

3.胎生哺乳为什么使哺乳动物的成活率大大提高?胎生和哺乳要使哺乳动物的后代得到充足的营养,并且得到母体的保护,免遭其他动物的伤害。

因此,胎生和哺乳可使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大大提高,增强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性。

4.哺乳动物为什么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动物?哺乳动物具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等特征,所以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动物。

5.帮助牛消化纤维的遗传工程细菌是怎么回事?研究表明,牛不能充分利用饲料诸如青草、干草和青贮中的营养物质,因为牛的消化系统不能完全裂解饲料中的纤维,例如饲料纤维的主要成分木聚糖只有一半可被牛瘤胃中的天然细菌种群所裂解。

有鉴于此,美国农业部的科学家把牛瘤胃中的细菌的基因转移到人结肠中的细菌,然后把这种遗传工程细菌引入牛的瘤胃。

试验表明,这种遗传工程细菌不仅可在牛瘤胃中存活,而且可帮助天然存在于牛瘤胃中的细菌把纤维裂解成为比较容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6.哺乳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为什么特别灵敏?(以家兔为例)家兔能对复杂的外界条件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是因为它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

脑和脊髓构成中枢神经系统,起“总指挥部”的作用。

脑分为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延髓五部分。

家兔的大脑很发达,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

大脑外层呈灰白色,为大脑皮层,表面有较少的沟回(脑表面凹下的裂称沟,沟间凸起部分称回),在大脑皮层内集中了达百亿之多的神经元胞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