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导学案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导学案

鉴赏诗歌形象人物形象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2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3掌握人物形象类答题的三个步骤教学过程1 诗歌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2 形象分类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物形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事物形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3 人物形象分类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形象。

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4 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1)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2)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

(3)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

(4)注意细节描写5 提问方式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6 诗歌中常见人物形象(识记)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鉴赏诗歌形象人物形象导学案三学习目标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2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3掌握人物形象类答题的三个步骤教学过程1 分析人物形象类答题的具体步骤(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这是一个什么特点(性格特征/境遇)的人物身份(3)结合诗句分析如何得出上述结论(4)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诗人借…形象表达了…内容。

(对人物的情感以及自己的情感)2 例题展示例一: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分析: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

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标准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什么特点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形象的意义)3 高考链接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2011四川卷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陈与义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

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3分)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4学生尝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题葡萄图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

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皆佳,然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5 课后作业鉴赏诗歌形象人物形象导学案四学习目标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2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3掌握人物形象类答题的三个步骤课堂练习1 (20XX年重庆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酬孝峙①清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

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

折腰久矣谢无能。

熏风未解池亭署③,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

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释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

②罾(zēng):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

③熏风:东南风。

问题:上片刻画了诗人怎样的自我形象?2 (20XX年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邹明府游灵武⑴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释⑴明府:唐人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3 )阅读下面这首魏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咏怀(其一)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这首诗塑造了怎样一位抒情主人公形象?鉴赏诗歌形象人物形象导学案二学习目标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2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3掌握人物形象类答题的三个步骤自主梳理:(一)诗歌的形象:诗歌作品中的形象往往指诗中的_______和_______,常常蕴藉了作者的情感。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

景物:写景诗、咏物诗中的景象,即意象。

诗歌的人物形象:线索: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细节的描写侧面、环境的烘托渲染人物特点知人论世,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意义(二)人物形象常用术语:(需识记)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三)提问方式:(见复习资料)(四)答题步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堂检测1、阅读《登幽州台歌》请填空分析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①本诗通过的手法塑造了一位、的封建士大夫形象。

(步骤一)②(诗中哪个字)写出了诗人的感慨,(哪一句)写出了诗人的凄凉和忧伤。

(步骤二)③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的悲哀。

(步骤三)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课后练习阅读《江雪寻陆鸿渐不遇》(皎然),请从环境、艺术手法等角度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释: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