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衡器检定作业指导书

衡器检定作业指导书

数字指示秤检定作业指导书一、目的为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以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影响检测质量的各种因素,确保检测质量,为客户提供可靠数据,出具符合国家标准、准确无误的证书,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中准确度等级和普通准确度级的数字指示秤(以下简称秤)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数字指示秤主要有电子案秤、电子台秤、电子吊秤和固定式电子秤四种类型。

三、责任3.1、正确使用计量标准并负责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3.2、执行计量技术法规,进行计量检定工作。

3.3、保证计量检定的原始数据和有关技术资料的完整、真实。

四、引用文件4.1、JJG539—2016《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JJF1181—2007《衡器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五、检定条件5.1、环境条件检定应在环境温度稳定的条件下进行,一般为-10ºC~40ºC,温度变化一般不超过5℃/h。

5.2、供电电源按照制造厂商技术说明书中规定的供电方式接通被测秤的电源。

六、检定项目与方法6.1、外观检查计量法制标志和计量器具标识应标注在秤的明显易见位置,并应表示在永久固定于秤体的铭牌上,或在秤自身不可拆卸的部分上。

标志和标识必须清晰可辨、牢固可靠。

由不同制造商生产的称重指示器和称重传感器组成的秤,则每个独立单元应有各自的说明性标识。

6.1.1、计量法制标志内容:a)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标志和编号;b)检定合格标志(适用于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6.1.2、计量器具标识内容:a) 制造厂名称;b) 秤的名称、规格(型号)、出厂编号;c) 准确度等级标志;d) 最大秤量,可表示为Max,多分度秤可表示为Max i:.../.../...;e) 最小秤量,可表示为Min;f) 检定分度值,可表示为e,多分度秤可表示为e i:.../.../...,实际分度值,可表示为d;g) 检定分度数,可表示为n;h) 工作温度范围;i) 限制使用场合的特殊说明:若n>3000时,应注明“不允许室外使用”;j)封签是否完好,铅封的直径应不小于5mm,并且有相关标识。

6.2、检定前的准备a)开机预热,预热时间等于或大于制造厂商规定的预热时间,一般不超过30 min;b)带水平调整装置的秤,应将秤调整到水平位置;c)对于可旋转的秤,测试前应将秤调整到处于自由悬挂状态;d)预加载一次到接近最大秤量或确定的安全最大载荷,卸除全部载荷;6.3、每项检定结束后,在进行下一项检定前,应有必要的恢复时间。

6.4、零点跟踪装置检定期间,可以关闭零点跟踪装置;或者在开始检定前加放一定量(如10e)的载荷使秤超出零点跟踪工作范围。

6.5、称量6.5.1、从零点起逐步施加检定载荷至最大秤量(Max),并以同样方法逆顺序将检定载荷逐步卸至零点。

在检定过程中应注意,在加、卸砝码时,载荷应逐渐地递增或逐渐地递减。

6.5.2、称量检定应至少选择5个不同的秤量点。

所选定的秤量点中,应包括以下秤量点:a)最小秤量;b)50%最大秤量;c)最大秤量d)最大允许误差改变的载荷值,即:中准确度级500e、2000e;普通准确度级50e、200e。

6.5.3、数据处理:按照公式E=I-m(式中E—示值误差,I—示值,m—实验载荷值)计算示值误差,其市值误差应符合表一的要求。

用检定分度值e表示的载荷m0≤e≤500 0≤e≤50用约50%最大秤量的载荷进行一组测试,在承载器上进行3次称量,读数在两次称量之间秤加载后和卸载后示值达到静态稳定时进行。

6.7、偏载6.7.1、在承载器的支承点数N>4的秤上,对每个支撑点施加的载荷应相当于最大秤量的1/(N-1),将载荷依次施加在每一个支撑点的上方,面积应在承载器1/N的表面区域内。

如果两个支撑点靠得太近,按上述方法施加测试载荷困难,可将两倍载荷施加到两个支承点连线两侧的两倍区域内;6.7.2、在承载器的支承点数N≤4的秤上,施加的载荷相当于最大秤量的1/3,将载荷依次施加在面积约等于承载器1/4的区域内。

七、检定结果的处理经检定合格的数字指示秤,发给检定证书或合格证;经检定不合格的数字指示秤,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

八、检定周期根据量具的使用频率和技术指标确定一般不超过1年。

模拟指示秤检定作业指导书一、目的为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以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影响检测质量的各种因素,确保检测质量,为客户提供可靠数据,出具符合国家标准、准确无误的证书,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中准确度等级和普通准确度级的模拟指示秤(以下简称秤)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模拟指示秤包括各种模拟指示的度盘秤,如弹簧度盘秤、度盘式地中衡以及悬挂式度盘秤等。

不适用于医院和家庭用的人体秤。

三、责任3.1、正确使用计量标准并负责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3.2、执行计量技术法规,进行计量检定工作。

3.3、保证计量检定的原始数据和有关技术资料的完整、真实。

四、引用文件4.1、JJG13—2016《模拟指示秤检定规程》JJF1181—2007《衡器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五、检定条件5.1、环境条件常温。

六、检定项目与方法6.1、外观检查检定前应对秤进行下列目测检查。

6.1.1、法制计量管理标志:检查制造许可证的标志和编号。

6.1.2、计量特征(强制必备标志):a) 制造厂的名称和商标;b) 准确度等级:中准确度级符号为;普通准确度级符号为;c) 最大秤量,可表示为Max;d) 最小秤量,可表示为Min;e) 检定分度值,可表示为e;f) 制造许可证标志和编号。

6.2、检定前的准备a)秤应在平台上进行检定;b)悬挂式秤应在固定位置上进行检定;c)检定前,秤应预加一次砝码到最大秤量;d)将指针调至零点位置,分别将不小于20%最大秤量砝码施加到承载器上3次,每次卸载后,指针应回到零点位置,若不回零,应重新调零。

6.3、称量6.3.1、从零点起,按由小到大的顺序逐渐加砝码至最大秤量,用相同的方法逐渐卸砝码至零点。

检定应至少选定以下秤量点:零点、最小秤量Min、25%Max、50%Max、75%Max、最大秤量Max。

检定必须包括最大允许误差改变的秤量,如:中准确度级:500e,2000e;普通准确度级:50e,200e。

若该秤量已包括在选定的秤量中,不在重复检定。

6.3.2、数据处理:按照公式E=I-m(式中E—示值误差,I—示值,m—实验载荷值)计算示值误差,其市值误差应符合表一的要求。

用检定分度值e表示的载荷m0≤e≤500 0≤e≤506.7.1、用接近最大秤量的载荷在承载器上进行3次称量,每次秤量前应将模拟指示秤示值调至零点位置。

6.7.2、数据处理::按照公式示值误差,其市值误差6.8、偏载(适用时)6.8.1、在承载器的支承点数N>4的秤上,对每个支撑点施加的载荷应相当于最大秤量的1/(N-1),将载荷依次施加在每一个支撑点的上方,面积应在承载器1/N的表面区域内。

如果两个支撑点靠得太近,按上述方法施加测试载荷困难,可将两倍载荷施加到两个支承点连线两侧的两倍区域内;6.8.2、在承载器的支承点数N≤4的秤上,施加的载荷相当于最大秤量的1/3,将载荷依次施加在面积约等于承载器1/4的区域内。

七、检定结果的处理经检定合格的模拟指示秤,发给检定证书或合格证;经检定不合格的模拟指示秤,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

八、检定周期根据量具的使用频率和技术指标确定一般不超过1年。

非自行指示秤检定作业指导书一、目的为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以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影响检测质量的各种因素,确保检测质量,为客户提供可靠数据,出具符合国家标准、准确无误的证书,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中准确度等级和普通准确度级的非自行指示秤(以下简称秤)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三、责任3.1、正确使用计量标准并负责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3.2、执行计量技术法规,进行计量检定工作。

3.3、保证计量检定的原始数据和有关技术资料的完整、真实。

四、引用文件4.1、JJG14—2016《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JJF1181—2007《衡器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五、检定条件5.1、环境条件常温。

空气湿度六、检定项目与方法6.1、外观检查检定前应对秤进行下列目测检查。

6.1.1、法制计量标志内容:a) 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标志和编号;b) 检定合格标志。

6.1.2、计量器具标识内容:a) 制造厂的名称;b) 秤的名称、规格(型号)、编号;c) 准确度等级标志;d) 最大秤量,可表示为Max;e) 最小秤量,可表示为Min;f) 检定分度值,可表示为e;g) 具有增砣的秤的臂比。

6.2、计量性能检定6.2.1、检定前的准备a) 预加载荷一次到接近最大秤量;b) 易倾斜的秤,应将秤调整到水平位置,并加以锁定;c) 移动式的秤,应在平板或平台上进行检定;d) 四轮移动的秤,检定前先将秤推移一定的距离,然后安放在平板或平台上,使四轮全部着实,承载器、连接件应正常接触。

6.2.2、每项检定前,应有必要的恢复时间。

6.2.3、零点。

将游砣置于标尺零点刻线的位置,用平衡螺母调整计量杠杆至平衡状态。

6.3、称量6.3.1、用平衡螺母调整零点处于平衡状态;6.3.2、将检定用砝码按秤量由零点逐步加至最大秤量,并用同样方法将检定用砝码逐步卸至零点。

6.3.3、称量检定应至少选择5个不同的秤量点。

必须包括以下秤量点:零点、最小秤量Min、最大秤量Max、最大允许误差改变的秤量,即:中准确度级:500e、2000e;普通准确度级:50e、200e;具有增砣的秤标尺的最大量值;具有副标尺的秤的主、副标尺的最大量值;具有副标尺的秤进行首次检定时,应对每个“槽口”分度进行检定。

6.3.4、在称量检定过程中不得重调零点。

6.3.5、数据处理:按照公式E=I-m(式中E—示值误差,I—取得平衡状态的示值,m—检定砝码)计算示值误差。

6.3.6、对具有增砣的秤,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检定,计算示值误差;对每一秤量点,在承载器上施加相应的检定砝码,观察计量杠杆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如不平衡,在承载器或增砣盘上施加附加砝码至计量杠杆平衡。

按照公式E = △m1 / k —△m2 (式中E—示值误差,k—臂比,△m1—在增砣盘上施加的附加砝码,△m2—在承载器上施加的附加砝码)计算示值误差。

6.4、重复性6.4.1、用接近(0.8~1)倍最大秤量的载荷在承载器上进行3次称量,各次称量之间的零点有偏差时,应重新调整零点。

6.4.2、数据处理:按照公式E=I-m计算每次称量的示值误差,按照公式R=E max-E min(式中R—重复性,E max—三次称量示值误差的最大值,E min—三次称量示值误差的最小值)计算重复性,6.5、偏载6.5.1、检定时施加的砝码应按以下要求:a)除下述特殊规定外,在每一支撑点上施加的砝码约等于最大秤量的1/3;b)对于承载器能够承受较小偏载量的秤,各支撑点上施加的砝码约等于最大秤量的1/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