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产业扶贫项目营运绩效,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产业扶贫是支撑持续、稳固脱贫的重要途径。

事实证明通过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贫困户的收入显著增加,村级集体经济也得到发展壮大。

以笔者所在的区为例,对贫困户,扶持小型生态特色种养殖项目,经济收入立竿见影;对村集体,依托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效果明显;对农业企业,依托其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

近2年来,通过183个产业扶贫项目8583万元的财政补助资金投入,巩固脱贫成果已经初见成效。

一、产业扶贫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审计情况看,产业扶贫项目推进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

但同时也存在项目规划不科学、申报不规范、实施进度慢等问题。

(一)规划不科学。

有的产业扶贫申报项目为“村湾出行道路”,与扶贫关联不大;很多申报项目都是生猪、鸡鸭养殖,明显属于落后的养殖行业,其中有的申报规模还比较大,后续污染缺乏相关处置措施,与当前正在实施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形成冲突。

(二)申报不规范。

有的项目申报的虽然是产业扶贫项目,但建设内容把车间、机械等都列入扶持范围,明显超出财政资金支持范畴;有的申报程序不规范,没有经过村民代表评议等环节,项目申报书上村民代表、村委会、扶贫工作队、街道各个环节签字、审核等要素不全。

(三)扶贫效果不明显。

有的项目效益没有受益到贫困户,有的项目申请投资近200万元,带动贫困户却没几个;有的项目如仔莲种植是一次性项目,不能持续实现收益;有的投资200万的项目,集体年收入却不到5万元,投资与收益明显不匹配。

(四)技术含量不高。

在项目策划上囿于地域、资源、技术、资金、政策等限制,项目策划普遍以技术含量低、效益相对较小的种养殖类为主,占全部申报项目的75%,档次不高、规模不大。

(五)建设推进不力。

从脱贫贫困村看,有个别项目没有如期完工;有的项目已经完工,但未及时投产;有的项目没有如期动工。

此外,对扶贫政策执行的“高压线”过于敏感,怕麻烦,怕做错事,导致产业扶贫项目的申报积极性不高,致使产业项目资金结存、结余,扶贫资金不能及时发挥使用效益,影响脱贫目标如期实现。

二、对产业扶贫的几点建议科学谋划好产业扶贫项目,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条件,是做好产业扶贫工作的前提。

产业扶贫要达到有效性、持续性的目标,就必须做到项目精准、效益长远。

特建议:(一)项目建设要有科学性。

所选定的扶贫项目要经过充分的技术论证、市场调研、环境评价以及效益分析,还要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相衔接,避免仓促上马,盲目投资。

(二)项目投产要有效益性。

既要算当年账,也要算长远账,当年账是要与贫困村脱贫出列挂钩,当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要达到10万元,长远账是要考虑项目收益的可持续性,要有长期稳定的收益,保证财政资金发挥效应,长短结合,统筹考虑。

(三)产业项目要有普惠性。

不管是委托业主经营,租赁经营,合作经营还是入股经营等,都要与当地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的切身利益联接起来,让广大农民参与进来,让贫困户共享发展成果,使贫困村与贫困户同步脱贫。

(四)产业项目要有规模性。

当前产业扶贫项目过于分散的现象比较突出,相同的产业、相近的产业、关联性的产业分属各村。

可以研究把几个村的扶贫资金、连续几年投入的资金进行整合打包,做成一个相对大一点的项目,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放大规模收益,再按村、按扶贫资金比例进行分成,追求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

各类公文写作技巧五篇篇一【摘要】公文标题写作不仅要注重严肃端庄规范,也讲究美学视觉韵味。

本文选取独特的视角,从结构的严谨美、语言的简约美、表述的精准美、外观的规范美等方面试做抛砖引玉,与广大同仁共同探究公文工作者美学素养提升之道。

【关键词】公文标题美学视角结构语言表述外观标题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则公文的“眼睛”,也是一个单位的窗口。

公文标题写作是项严肃、庄重的工作,同样也是件需要运用美学原理的技术活。

受特定行文目的和规定程式等因素的影响,公文标题与一般文章的标题不同,它要求主旨鲜明、重点突出、文字简洁、格式规范。

一则好的公文标题往往蕴含着可贵的美学因子,包括标题结构的严谨之美、语言的简约之美、表述的精准之美、外观的规范之美。

这就要求公文撰制者、审核者加强美学修养,自觉从美学视角来审视和指导公文撰拟实践,不断提升公文整体质量、擦亮单位窗口形象。

依笔者的浅见,公文标题之美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标题结构的严谨之美一则公文标题,如同一个人一般,同样要结构完整、功能齐全、符合语法规范,既不能“缺胳膊少腿”,也不能“随机组装”、变换位置,一是一、二是二,没有可商量的余地和任意变通的空间。

关于公文标题的结构,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出了明确规定: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要求三要素必须兼具,不得随意省略成分,以标明由谁发文、为什么发文和用什么文种发文。

严格来讲,除了这三个实词性元素,还包括两个虚词性元素,即发文机关名称和事由之间的连接介词“关于”、事由和文种之间的结构助词“的”。

一般而言,这五个元素的顺序不能调换,要严格按照“发文机关名称+关于+事由+的+文种”的总体结构和规范格式进行排布。

例如,《××集团有限公司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请示》,不能缺省介词“关于”,应改为《××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请示》;又如,《关于××集团有限公司推行全员健身活动的通知》,其中发文机关是“××集团有限公司”,不能挪位至介词“关于”之后,应改为《××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推行全员健身活动的通知》;再如,《××集团有限公司表彰决定》尽管标题三要素兼有,但要素之间缺少连接词,且事由未作具体说明,不能笼统用“表彰”二字概括,应改为《××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表彰××××的决定》。

二、标题语言的简约之美公文标题的简约之美主要反映在标题语言的简明扼要、精约简省。

一方面,要尽量使用简单好记、通俗易懂的词语,方便阅读者记忆或转述,切忌冗长拖沓、晦涩难懂。

一般来讲,公文标题以不超过三行为宜,如果字数确实过多,可以根据文件的主要内容、关键性词语等作合理简化。

例如,《××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印发××同志在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及关于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关于加强司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这则标题包括三个被印发文件的标题,看起来相当繁冗、复杂,对此可采取概述法,将印发文件名称概括统称为“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三个文件”,瘦身成“《××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印发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三个文件的通知》”,如此则容易记住、便于传达,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另一方面,应力求语义简洁明确,言简意赅,力避重复累赘,让阅文者和受文单位“开门见山”、一目了然,一看便知公文主旨和行文目的,起到准确、有效地指导公务的作用。

叙述事由时要用精炼浓缩的文字高度概括出正文的主题,避免事由中的动词同文种在字面和词义上的重叠,同时应注意词语的搭配得当,避免出现歧义和语病。

如《××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请求××省财政厅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危房改造的请示》,事由显得比较啰嗦,其一,“××省财政厅”系文件主送机关,可不必在标题中赘述;其二,“关于请求……的请示”系语义重复,属于“过度客气”;其三,类似“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危房改造”这样的兼语短语可改用动宾词组形式表述成“拨付危房改造专项经费”更为简练。

综合来看,这则标题若改为《××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拨付危房改造专项经费的请示》,则既礼貌得体又干净利落,彰显简约之美。

此外,对于有多层转发、批转关系的情况,公文标题的事由概述更应简明扼要。

如某集团公司转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已经转发的《关于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其标题如下:《××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转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转发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

可见,一个标题中出现多个介词“关于”、多个助词“的”和多个文种名称“通知”,显得十分臃肿,读起来别扭,理解起来也困难,使阅文者不知所云。

对这类公文标题的处理,可以省去中间的所有转发环节,直接由发文单位转发,并可省略两个“关于”和“通知”,因此这则标题可改为:《××集团有限公司转发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从转变文风、作风的角度而论,笔者认为,应当彻底扫除长期以来层层转发文件的积习,让一级转发一级、照搬照抄照转的做法退出历史舞台,为确保政令畅通、决策执行、精神落实赢得时间和空间。

具体到涉及需要转发上级文件的情况,可以采用工作要点提取法,将上级文件中明确要求本单位贯彻执行和组织开展的工作,提取成本单位发文的事由,必要时可在事由前强调“贯彻/落实XX单位指示/要求”。

据此,上例可做如下修改:《××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坚决落实国家住建部和××省住建厅要求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或《××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作为事由的核心元素,明确此次部署的安全生产工作与以往的不同或侧重,具体以上级文件中所作的专项要求为依据)。

三、标题表述的精准之美这里的“精准之美”,其一是事由表述的精准性。

公文标题中的“事由”应与内容高度相符、契合,要通过准确提炼,全面、清楚地反映出公文的主旨,避免出现事由概括不准、表意不清而引起歧义、费解甚至误解等问题。

要使阅文者通过标题即可了解发文机关的行文目的,以及公文的基本精神和中心内容,从而提高公文阅读和流转的效率。

例如,《××大学关于土地问题的请示》这则标题便让人无法从字面上获取关键信息,是单位想申请划拨用地还是转让现有土地,是解决校舍用地面积不足问题还是协调土地权属纠纷问题?属于典型的表意含糊,阅文者只能通读文件后才能得知发文机关请示的真正意图。

特别是若出现同一单位需要在同一问题上多次发文的情况,不论是对发文单位还是收文单位,都会造成公文收发办理、档案查找借阅等多个环节的不便或麻烦。

公司标题事由表述精准、到位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