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治标之策,到2020 年,要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就需要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各级政府已将产业扶贫置于脱贫攻坚的重要地位。

但是,产业扶贫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贫困农户自身发展潜力不足。

现有的贫困人口形成贫困的原因,或是因为家庭劳动力不足,或是因病返贫,老年人和重病户比较多,因年龄大、身体状况差等原因无法发展产业,另外,部分贫困户思想观念陈旧,创业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较低,不学习新技能,只注重眼前利益。

因此,单靠注入资金,导入项目,让贫困户单打独斗发展产业,存在很大困难。

二、产业扶贫项目低端化、同质化问题突出。

一些地方扶贫产业前期调研工作不充分,没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的多数是短平快项目,缺少龙头企业、品牌引领,附加值不高,形不成规模,打不开市场,尤其是在项目选择上盲目跟风,完全没有考虑当地的市场情况和做好风险评判和预测,一旦市场不景气,贫困户增收的愿望就化为泡影。

三、产业覆盖不够,带动辐射能力不足。

目前部分产业扶贫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有的产业扶贫项目与真正的贫困户关系不大,产业扶贫难以覆盖贫困人口。

比如: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但办乡村旅游既需资金又要场地,贫困农户根
本无法做到,最后成了扶富不扶贫;有的地方支持龙头企业,希望借助企业带动贫困户致富,但很多贫困户缺乏劳动力和资金,难以满足企业要求,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不紧密、不规范,无法真正带动贫困户增收。

为此建议:
一、加大对贫困群众的素质教育和扶贫培训力度。

扶贫干部要针对贫困农民家庭的不同情况,经常走村入户,帮助分析贫困的原因,探求脱贫的方法。

通过交心谈心的方式,引导贫困户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帮助贫困人口树立脱贫的信心,逐步培养贫困人口的学习精神和合作精神,不断增强他们的致富能力。

通过对贫困人口的教育培训,提高人口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升就业能力,努力实现由单纯“输血”向帮助“造血”的转变。

二、做好产业总体规划,努力让产业更特色化、优质化、精细化。

认真搞好产业与市场论证,选择好最适宜在当地发展的产业,保障产业符合本地资源禀赋、市场需求,能可持续发展。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营销模式,开辟细分市场,延长产业链条,打造知名品牌。

鼓励盘活农村耕地、林木等集体经济资源资产,推动资源资产化、股份化、产业化,培育壮大集体经济。

对扶贫项目和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加强指导,切实提升产业发展对脱贫的带动作用,保障贫困户权益。

三、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强化示范引导。

优先支持覆盖面广、产业链比较完整、风险相对较小的扶贫产业。

对有产业发展愿望和产业发展能力的扶贫对象,帮助其直接参与特色产业开发,由企业或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产业发展协议,通过直补、以奖代补、贴息等方式进行直接帮扶。

鼓励扶贫对象根据自身实际,以劳务抵扣或者山林、农地等生产资料作价等形式入股合作社,按股份分享产业发展收益,由此扩大产业扶贫覆盖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