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综合检测试题1.在正常情况下,哪项不属于内环境()A、胰岛素B、血浆蛋白C、抗体D、淀粉酶2.下图表示正常人肝组织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液体成分。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肝细胞中含有胰岛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B.液体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C.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中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D.图中①②④构成了人体肝细胞的内环境3.下图表示A、B两个特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①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②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③若A和B中玉米的数量相同,A能养活10000人,则B至少能养活500人④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则A中的人比B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低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4.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与激素的作用无关的是()①果树整枝修剪②无籽西瓜的培育③无籽番茄的培育④带芽的枝条扦插易生根⑤阉割猪以利育肥⑥移栽植物常去掉部分叶片A.②⑥B.①④C.③⑤D.⑥5.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 ”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C. 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6.右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刺激a处, b处将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发生兴奋或抑制D.刺激a处,b、c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7.右图表示一种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若在图中箭头处施一强刺激,则图中a、b、c、d、e能检测到兴奋的有几处A.2处 B.3处 C.4处 D.5处8.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存在问题的是A.人体新陈代谢中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B.肝脏细胞和肾脏细胞都生活在组织液中C.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在组织液和淋巴中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在组织液和消化液中9.右图表示一反射弧,若在S点处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有 ( )A.感受器产生感觉B.兴奋只向效应器方向传导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D.刺激强度越大,效应器发生反应越快10.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④人类施加的有机肥被植物体直接吸收利用,可以达到增产的目的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1.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瓶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共含有三个营养级。
若每个营养级每日每小时的耗氧量如图中曲线所示,则曲线a、b、c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是()A.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B.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C.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D.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12.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
现于箭头P处施加一强刺激,假定经过一定时间T测得图中各点的动作电位,其时间可能值记作Ta、Tb、Tc、Td、Te(对应各点);又测得a、b、c、d、e各点距刺激点神经纤维长分别为Sa、Sb、Sc、Sd、Se。
若兴奋在不同神经元上传导的速率相同,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Sc·Tb=Sb·Tc B.(Se-Sd)·(Ta-Tb)=(Sa-Sb)·(Te -Td)C.Sb·Td=Sd·Tb D.(Se-Sd)·(Td-Tc)=(Sd-Sc)·(Te -Td)13.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合成、分泌的微量有机物B.植物的向光性可以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伸长,所以在茎尖、根尖含量较多14.下列措施在生产上不可行的是()A、无籽西瓜的培育第二年必须以四倍体西瓜做母本,二倍体西瓜做父本,否则达不到无子的目的B、在豌豆生产过程中,可人工去雄,然后涂抹上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得到无籽果实C、在大田栽培中,适量的多施有机肥可增加大田CO2浓度D、在水稻农田中,放养青蛙可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15.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将刚萌发的该植物种子先在下表5种物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浸泡24小时,然后种植。
比较最初的雌花与雄花平均数,求出性别比(见下表)。
处理雄花雌花比值(雄花∶雌花)水(对照)赤霉素(100毫克/升)CP(100毫克/升)乙烯利(1000毫克/升)整形素(10毫克/升)分析上表数据,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激素打破了内源激素比例的平衡,从而影响雌雄花的性别分化B.该实验浓度下的乙烯利对丝瓜性别分化影响不大,对其他植物也是如此C.花器官的性别分化是各种激素和内外环境因子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D.该实验浓度下的赤霉素、CP有利雌花的形成,整形素有利雄花的形成16.下列坐标曲线图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学过程,在对各曲线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甲图可能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CO2供应量之间的关系B.乙图可能表示某动物耗氧量与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C.若丙图表示某杂草的生长与不同浓度生长素作用的关系,则利用图中的C点对应的生长素可除去农田中的该杂草D.丁图中出现C点的主要原因是酶在高温下失活17.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18.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图1)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19.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7kJ·m-2)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能与表中数据相符合的是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0.生长素浓度对植物器官的影响有相同效果的一组是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D、根的向地性和带芽扦插生根21.向日葵和番茄都能生产果实和种子,向日葵的果实是平时我们吃的“瓜子”。
在上述两植物开花期间,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影响了植物的传粉,管理人员及时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下列对采取这一措施产生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产量未受影响B、番茄形成无籽果实产量未受影响;向日葵形成无籽果实产量下降C、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产量下降D、番茄形成有籽果实,产量上升;向日葵不能形成无籽果实22.右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d处波动主要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B.“竭泽而渔”会使鱼虾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D.防治害虫在b阶段开始,所取得效果最好。
23.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C液减少B.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C.人发生过敏反应,1结构的通透性会升高D.A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通过3层膜结构24.如图表示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葡萄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饭后四小时,图中的激素①分泌增加,该激素是由图中的α细胞分泌的B.结扎胰导管后导致腺泡组织变性,结扎动物会产生糖尿病症状C.激素①和激素②都作用于肝脏,其作用区别在于激素②促进糖元合成,激素①促进糖元分解或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D.激素①的分泌也可以作用于胰岛细胞引起激素②的分泌25.下列有关激素调节及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油菜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喷洒生长素类似物可避免减产B.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度降到5度时,耗氧量增加,尿量减少,抗利尿激素增加,体内活性酶增加C.切除动物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D.激素间的拮抗作用不利于维持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26.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
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27.下图示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一种大面积、敞开式污水处理池塘(即氧化塘)。
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氧化塘实现净化污水原理是主要利用细菌和藻类寄生关系来分解有机污染物B.图中A、B分别表示的物质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矿质等C.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其中它们的异化作用类型的变化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D.由图示看,氧化塘净化污水途径有物理沉降和生物分解降低28.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细菌,必须有抗体参与 B 细胞和 T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细胞免疫有缺陷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抗体29.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参与,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B.骨髓造血干细胞可分化成B细胞,不能分化成T细胞C.一种抗原往往具有多个抗原决定簇,一个效应B细胞可以产生多种相应的抗体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⑤反应,因为③过程可迅速完成30.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或细胞间某些信息传递过程的模式图。
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当e被切断时,刺激a,机体仍然能够产生感觉B.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会发生于细胞核中C.如果该图表示激素调节过程,则a为下丘脑、b为脑垂体、c为胰岛A细胞D.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则a为B细胞、b为效应B细胞、c 为靶细胞31.右图中甲表示人体不同体液间的物质交换,乙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体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c增加引起水肿B.乙图中的c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甲图中d处的CO2浓度最高D.乙图中b所处营养级贮存的能量最少32.图8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过程③表示将抗原传递给④B.细胞②、④、⑦能够直接识别抗原C.有相对发达的高尔基体是细胞⑦的特征之一D.⑦能分泌抗体,而④不能分泌抗体33.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34.下图是调查小组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5年种群呈J型增长~30年之间种群增长率为零C.到20年时种群的数量最多~20年间种群数量不断减少35、现有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五种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