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地区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1总论1.1规划名称环渤海地区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1.2任务由来半岛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快、经济水平高、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地区。
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研究区域人口向中心城市和中心城镇聚集的态势逐渐显现,卫星城镇逐步发展,以交通干线为主线形成的城市带和产业带逐渐形成,城际间客运需求大幅增加。
虽然半岛及都市圈已经形成较为发达的公路、铁路、民航网络,但面对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大幅增加的过境客货运量、城际客货运量和区域对外中长途客货运量,既有交通方式能力已经或即将不足,必须发展新的交通系统。
城际铁路具有全天候、运能大、用地省、节约能源、安全性好、环境污染小、公交化等优点,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半岛及都市圈建设速度快、安全性好、运能大的城际铁路可以改善交通结构,发展多层次、多结构的综合运输方式,并通过大型换乘枢纽与市轨道交通很好地衔接起来,实现了立体换乘甚至是零换乘,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运输方式的选择。
建设和发展半岛城市群的城际铁路,能有效地解决区域交通运输瓶颈、提高通勤速度和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有利于完善区域综合运输网络,促进实现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规划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半岛及都市圈必须发展城际轨道交通系统,既是缓解区域主要通道运输紧状况、满足城际客运需求的需要,也是优化城际运输结构,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铁道第三勘察集团承担环渤海地区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报告编制工作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3评价围环渤海地区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涉及省14个行政区域,评价对象涉及到土地资源、旅游资源、水环境、生态环境等多方面要素,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对不同的环境要素影响的方式不尽相同,因此其影响围也相差较大。
因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围既要考虑不同的环境要素,又要考虑不同的建设方案。
2规划方案概述与协调性分析2.1规划方案概述2.1.1线路规划方案城市群以、为中心,包括、潍坊、东营、、威海、日照、、莱芜、、聊城、滨州、等14市市域,共包括两个副省级市,12个地级市,本次半岛城镇群城际铁路网规划确定以、、等城市为中心,以聊城至至、至至()、日照至至为交通主轴,辅以、、、到周围城市的城际支线为辅助的核心线路。
规划线网长度1516 km,其中半岛城市群围长度1458km,其中新建1076km。
包括近期(2015、2020年)修建的青烟威荣城际铁路、-日照快速、东—城际、—聊城城际、—滨州城际、滨州(小营)—东营城际、—、—城际、—城际、东营(大家洼)—潍坊城际、莱芜—城际,远期(2030年)修建的-滨州城际、东营(大家洼)—城际、—莱芜城际、莱芜—日照城际,远景展望的(曲阜)—枣庄城际、—、沂南—城际。
速度目标值分为250km/h、200km/h。
1、至城际铁路根据半岛至交通走廊的运输需求分析,胶济客专(四线)初期可兼做至客专和城际旅客运输。
该线与既有胶济线并行至,沿途经过、平陵城、章丘、周村、、临淄、青州、昌乐、潍坊、高密、胶州、即墨至,全长387km。
根据有关规划,规划年度建设至客运专线东至北段,速度目标值350km,线路自东客站引出,沿济青高速公路与其并行,经、潍坊、高密、即墨,至北站,全长351km。
2、至城际铁路至间现状有既有津浦线、在建的京沪高速铁路以及太青客运专线~段。
规划年度至间形成六线格局,至间城际运输功能可由拟建的太青客运专线~段承担,其线路长103 km。
3、至、莱芜城际铁路为加强与市的联系,带动泰部西营、黄前等沿线地区的旅游开发以及方便遥墙机场到泰山的客流旅游,修建自东客站至城际东线,线路长度74 km。
另外,通过建设东至莱芜城际,并建设与方向的联络线,实现至莱芜城际旅客运输,线路长度约40 km。
4、至聊城城际铁路经研究,至聊城城际铁路主要方案自经太青客专齐河站接轨,经伦镇、茌平至聊城,线路长93 km。
5、至滨州、东营城际铁路至滨州、东营城际铁路方案线路自东站起,经过遥墙机场,向东北方向沿黄岸经高青等地至滨州市南部小营,向北过黄河至滨州站,线路长129km。
另外,自小营站向东偏北方向建设滨州(小营)至东营南的城际铁路,线路长度48 km。
6、-莱芜城际铁路为加强东南部周边城市间的联系,结合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通过改造或新建博山线、建设-莱芜城际铁路,实现-莱芜-城际铁路运输的功能。
-莱芜城际铁路线路长度76 km。
7、青荣城际铁路青荣城际铁路由北站引出,沿东北方向,经流亭、即墨东、莱西、莱阳、桃树、南,再由经牟平、威海至荣城,全长299 km。
8、-日照快速铁路-日照快速由枢纽引出,沿胶州湾经红岛、黄岛、胶南、董家口至日照,全长152 km。
本项目为青(岛)连(云港)铁路的北段,兼顾货运。
9、—城际本线位省主要的黄金旅游线。
—城际起自,沿京沪高速铁路经曲阜、兖州至市,全长95 km。
10、东营(大家洼)—潍坊城际自东营向东,经大家洼、潍坊市滨海开发区至潍坊,线路全长110 km。
11、-滨州城际线路起自,沿陵县、宁津县、乐陵市、庆云县、无棣县至滨州,全长318 km。
本线向东延伸后,将与东营(大家洼)—城际一起,形成北部沿海的城际通道。
12、东营(大家洼)—城际自东营开始,向东经潍坊市北部大家洼、滨海开发区、灰埠,进入市,经龙口、蓬莱到达,线路全长305 km。
本线在东营~大家洼可与东营(大家洼)—潍坊城际共线。
13、莱芜—日照城际本线沟通了至日照的便捷联系。
规划线路走向自莱芜向东南,经过新泰、蒙阴、沂南、莒县至日照,线路长度206 km。
14、至、枣庄城际规划远景考虑到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与鲁南经济带的衔接,考虑自(曲阜)与鲁南相关地区、枣庄,沂南—分别通过城际铁路联通的条件。
(曲阜)—枣庄、城际铁路线路长度分别为94km、104 km。
沂南—城际铁路线路长度56 km。
2.1.2车站设置原则1.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相配合,尽量引入城市客流集散中心并有利于与各种交通方式接驳,利于吸引客流,便于旅客疏散和换乘。
2.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的发展趋势、城市中心的转移,尤其是城市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与城镇建设相互协调一致。
3.与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协调一致,处理好客运专线或其它线路引入枢纽与城际铁路之间的关系。
4.线位尽量利用城市已形成或规划的交通通道,避免对城市造成新的分割。
5.有客运专线通过的城市,以尽量靠近客运专线新客站为原则。
6.客运专线未设站的沿线城镇及无客运专线通过的城市,以尽量靠近既有车站为原则。
7.尽量做到与既有铁路干线互连互通。
2.1.3动车组及运营维修160km/h动车组暂推荐选用“中原之星”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
200km/h、250km/h动车组暂推荐选用CRH型“和谐号”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
既有动车运用所一处,京沪高速铁路在枢纽也设计有西动车运用所一处,根据本次规划研究的线路方案,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本次研究各线产生的动车组一、二级修检修任务由、西动车运用所承担,三级修以上的检修任务由动车段承担。
在本次规划围有、西动车运用所,、客车整备所也设有动车组存放线,可考虑充分利用。
另外至客运专线工程以及至荣成城际铁路工程中已考虑在新东站、站、威海站设动车组存车线,可以利用。
2.2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协调性分析2.2.1 规划过程分析(1)规划过程根据铁道部计划司安排,铁道第三勘察集团承担了《环渤海地区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编制工作。
本次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城市化建设的需要,以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出发点,服从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结合现有城际铁路网布局、城镇人口分布、区域经济状况、自然条件,提出功能明确、布局合理的城际铁路网络。
(2)规划过程分析本次规划过程中对规划围的14市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调研,同时就规划结构调整进行了意见征求和专家讨论,专家涉及到交通、经济、工程、环保、林业、水利等领域,就其所覆盖的地域围和专业领域而言都比较全面和具体,基本上是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前提,同时也能满足各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因此,本次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就其规划过程而言,流程合理规,容全面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2.2.2 规划布局方案分析(1)规划目标分析总体目标:形成以、、、都市区域为中心,以、聊城、潍坊、威海、东营、日照、、莱芜、滨州、等市为次中心,带动整个省经济共同发展的交通格局。
打造省会与周边主要城市半小时~1小时直达的交通圈,实现区域同城效应的目标。
上述规划目标强调了城际铁路网的便捷性、高效性、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及对外衔接的有效性,城际铁路作为半岛及都市圈综合运输网络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的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规划布局分析规划线路布局环渤海地区半岛城市群城际铁路线网规划以主轴+支线+环线为骨架布局,形成14个地市间18条城际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约1530公里。
布局结构合理性分析根据半岛城市群的空间分布特点,半岛城际铁路网规划推荐的“主轴+支线+环线”的线网构架方案,充分体现了、在半岛城市群的中心作用,与客流主流向相一致,对半岛城镇群的经济一体化将发挥重要的促进和引导作用。
规划项目实施后,在规划区域50万人以上的城市,均实现了城际铁路的连通,较好地满足半岛城镇群及都市圈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增长的需要。
布局效果展望本规划实施后,有利于促进全省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统筹解决该区域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综合性的矛盾和问题,促进城乡互动,加强环境保护,缩小区域差别,从而更好地实现全省经济协调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
建设和发展半岛城市群的城际铁路,能有效地解决区域交通运输瓶颈、提高通勤速度和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有利于完善区域综合运输网络,促进实现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规划目标。
城际铁路具备快捷、灵活编组、公交化运营等特征,能够提供快速、舒适、快捷、安全等全方位客运服务,吸引休闲旅游和探亲访友客流,提高商务办公效率,更好的满足小康社会旅客对运输质量的多层次需求。
对实现半岛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半岛城市群城市化进程、发挥沿线经济开发区的集聚效应以及对开发半岛城市群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2.3 与其他交通规划相容性分析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规划“四纵四横”等客运专线以及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城际客运系统。
建设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