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教育技术标准-2004

中国教育技术标准-2004


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红色),一个正方形(黄色)。

向学生进行演示,赵爽炫图怎样证明勾股定理,同时学
生也一起动手,体会定理的由来


小组合作,拿自己提前
制作的四个三角形,摆放成赵爽炫图,并对

其进行证是明,各小组之间也可以互相帮助,完成要
求的任务。让同学把自己的拼图拿到投影下展示,

进行证明。


的 三.巩固练习 应用示例
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具体描述语句
18.1-1


知识和能力 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了解利用拼 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了解勾股定理的内容;能利用已知两边求 直角三角形另一边的长。

18.2-2
标 描 述 18.3-3
过程和方法
在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和从 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在探索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
1.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了解利用拼图验证 勾股定理的方法;了解勾股定理的内容;能利用已知两边求直角三角形另一边的长。
2.在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和从特殊到一 般的思想;在探索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探索的结 果。
3.通过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对比介绍我国古代和西方数学家关于勾股定 理的研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情感,激励学生奋发学习。
多媒体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程名称:数学 设计者:王海利 单位(学校):曲沟二中 授课班级:八六班
章节名称
18.1 勾股定理
计划学时
1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7—9 年级学段:知识与技能第二条, 数学思考第二条,解决问题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 教育技术标准:
学生教育技术标准(SETC·S)第三学段(学前 7~9 年级) A 级 本节(课)教学目标:
程 二.知识互动 探求新知
引题:勾股定理

(1)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相传在

2500 年以前,他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用地砖铺
成的地面反映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某种数量关系。

(2)同学们,请你也来观察下图中的地面,看看能
发现些什么?



教学内容和 教师的活动
媒体的 应用
4
学生的 活动
角边的平方和等
力 图片、音
于斜边的平方。
乐)
分组交流自

制的四个全
18-2 过程 课 件 2 等三角形怎 A、C、H B、F、H 培养合情推理能 4 分

和方 (文字、
法 图画) 样拼成正方
力,体会数形结

形,证明
合和从特殊到一
a2+b2=c2
般的思想

1分 激发学生热爱祖
18-3

国悠久文化的情 感,激励学生奋
流思维的过程和探索的结果。
情感态度和价 通过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对比介绍我国古代和西方数学家关于
值观
勾股定理的研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情感,激励学生奋
发学习;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体验获得结论的快乐,锻炼克
服困难的勇气,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1
1.探索勾股定理
教学重点 2.证明勾股定理


3. 自学
4. 汇报自学结果。得出三角形三边之间

的关系。SA+SB=SC


分别以 6 厘米、8 厘米为直

角边作出一个直角三角形,
并测量斜边的长度?这种关
系是否成立还成立还成立?


教师板书结论: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 为 a,b 斜边为 c,那么 a2+b2=c2
5

课件 3

介绍赵爽证法:“赵爽炫图”老师提前准备好
教师进行 逻辑判断
你能找出图 18.1-1 中正方形 A、B、C 面积之间的关 系吗?
(3)图中正方形 A、B、C 所围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 之间有什么特殊关系?
提示: SA+SB=SC; 两等腰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

边的平方

课件 2


1. 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合作计论
2. 数不出来斜边上格数的,教师适当指
1分 发学习;在探索

情 感 课件 4
勾股定理的过程

态 度 ( 文 字 观察图片,观 I
F
和 价 图片,动 看动图
中,体验获得结 论的快乐,锻炼
克服困难的勇
值观 画)
气,培养合作意

识和探索精神。
媒体 来源
自制 库存
自制 库存
库存
网上 下载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
开始
1、目前世界上许多科学家正在试图寻找其他星 球的人。为此向宇宙发出了许多信号,我国数学 家华罗庚曾建议,发射一种勾股定理的图形,如 果宇宙人是“文明人”,那么他们一定会识别这 种语言的。引出勾股定理 2、书写标题:勾股定 理
课件 1
1、学生回答:勾股定理 1、学生观看运动的勾股树,讨 论勾股树的画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难点 用拼图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1.学生分组合作讨论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拼图证明
让学生利用实物拼图,并证明勾股定理
知识点 学习 编 号 目标
媒体 媒体内容要 教学 使用
类型

作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18-1 知识 课 件 1 观察图案,分 A B、F、H 直角三角形两直 4 分
和能 (文字、 组交流
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
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
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
2
18.1 勾股定理 一、了解历史: 二、图形探究→猜想→证明
板 三、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 a、b,斜边长为 c ,那么 书 设 a2+b2=c2 计
3
教学模式:探究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SETC·S:第三学段 课程标准:7-9 年级 (二)
课 堂 教 学 过
教学过程结构:


得出结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 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同学们做练习,主要有 6 道 练习题。2、布置作业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主要学 习了哪些内容?
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体 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了解利用 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了解勾 股定理的内容;能利用已知两边求 直角三角形另一边的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