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医师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常用诊疗操作技术1、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指征,不正确的是A.PaCO进行性升高B.PaCO升高达到80mmHg以上C.严重的低氧血症,积极氧疗后,PaO仍<40mmHgD.呼吸频率超过35次/分E.并发肺性脑病2、某男,66岁,慢性发作性咳喘30余年,近来发作愈趋频繁和严重。
本次因呼吸衰竭入院,PaCO从平常。
8kPa(60mmHg)左右升至10.6kPa(80mmHg),PaO亦趋恶化。
乃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关于通气量的掌握宜根据以下哪一条A.使PaCO降至正常水平B.使PaCO降至基础水平(8kPa)C.使PaCO低于正常,减少对呼吸中枢刺激,有利于呼吸与自主呼吸协调D.使PaCO仍高于基础水平,以免代谢性碱中毒E.使pH恢复至正常值所需通气量3、某女,25岁,因羊水栓塞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机械通气治疗,血压不稳定,尿少。
吸氧浓度(FiO)80%时PaO10.6kPa(80mmHg)。
为进一步改善肺部气体交换,拟加呼气末正压呼吸,但又担心加重循环负担、影响心输出量。
因此需要作血流动力学监测,应选择以下哪种方法最有价值A.中心静脉压测定B.核素技术C.心脏超声技术D.重复呼吸法心输出量测定E.飘浮导管(Swan-Gan导管)检测心输出量4、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时A.若病情继续恶化,应建立人工气道B.提倡面罩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联合压力支持通气(PSV)C.机械通气,要求低通气、高频率D.必要时使用镇静剂或肌肉松弛剂E.以上说法均正确5、酸碱平衡中反映通气性因素的指标是A.PaCOB.PaOC.AGD.SBE.BE6、使用鼻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常见副作用是A.气道陷闭B.鼻充血C.嗜睡D.打鼾E.心律失常7、经口气管插管的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多长时间A.72小时B.5天C.7天D.10天E.24小时8、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因呼吸微弱,应用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
3小时后PaO自40mmHg升至80mmHg,PaCO自75mHg降至25mmHg,pH7.55,BE-0.5,应考虑A.原发性呼吸性酸中毒,代偿期B.原发性代谢性碱中毒C.原发性呼吸性碱中毒合并原发性代谢性碱中毒D.原发性呼吸性碱中毒,失代偿期E.原发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原发性代谢性碱中毒9、完全机械通气支持治疗时,通气机的频率应维持在A.10/min以上B.8/min以上C.5/min以上D.20/min以上E.6/min以上10、以下哪项不是肌松剂在机械通气时的主要适应证A.气管插管B.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C.应用高水平PEEPD.重症哮喘E.使用镇静剂之前11、完全机械通气支持治疗时,通气机的潮气量应维持在A.10~12ml/kgB.15~20ml/kgC.12~15ml/kgD.20~25ml/kgE.6~8ml/kg12、完全机械通气支持治疗时,通气机的PaCO2应维持在A.8.0kPaB.<6.0kPaC.9.0kPaD.6.0kPaE.10.0kPa13、24岁男性,曾因服格鲁米特(导眠能)过量住院,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出院后,有进行性呼吸困难6周,肺功能试验异常最可能为A.最大吸气压(MIF)B.最大呼气流速(PEFR)C.吸气和呼气最大流量曲线D.动脉血氧分压E.一氧化碳弥散量14、现代机械通气技术的绝对禁忌症是A.肺实质病变B.气胸C.纵隔气肿D.心源性肺水肿E.以上均不是15、控制通气用于A.有一定自主呼吸但不能满足需要者B.COPD早期C.急性心源性肺水肿D.COPD的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E.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者16、辅助通气用于A.急性心源性肺水肿B.COPD的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C.有一定自主呼吸但不能满足需要者D.有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者E.COPD早期17、某女,44岁,因上腹疼痛,恶心、呕吐一天半就诊,诊断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急诊手术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的低氧血症,采用面罩吸氧,氧流量为8L/min,PaO48mmHg,其抢救应首先采用A.人工膜肺B.高压氧舱C.高频通气D.机械通气,应用PEEPE.机械通气,应用反比呼吸18、某男患者,33岁,因脓毒败血症并发休克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机械通气治疗,FiO60%,其PaO仍低于8kPa(60mmHg),拟加用呼气末正压(PEEP),压力选择应该A.逐步增加压力,以不超过+1.47kPa(+15cmHO)而PaO达到8kPa为宜B.逐步增加压力,以不超过+1.96kPa(+20cmHO)而PaO达到8kPa为宜C.逐步增加压力,以不超过+0.98kPa(+10cmHO)而PaO达到8kPa为宜D.使FiO降至60%以下,PaO提高至8kPa以上,压力可以不限制E.休克患者禁忌机械通气和应用PEEP19、患者因患重症肌无力需要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宜取哪种通气模式A.控制通气B.同步间歇强制通气C.双相气道正压通气D.压力支持通气E.持续正压通气20、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的是A.机械通气过度B.慢性呼吸衰竭合并休克C.大量利尿剂D.慢阻肺合并呼吸道感染E.应用强心剂21、严重呼吸衰竭者出现以下情况考虑机械通气。
哪项除外A.PaCO升高达到60mmHgB.并发肺性脑病C.呼吸性酸中毒进行性加重D.呼吸频率超过35次/分E.严重的低氧血症,氧合指数200mmHg22、经口气管插管适应症A.上呼吸道梗阻B.呼吸衰竭C.气道分泌物潴留D.实施机械通气E.以上全部23、经口气管插管相对禁忌症A.口腔颌面部外伤B.上呼吸道烧伤C.喉及气管外伤D.颈椎损伤E.以上全部24、以下哪项不是经鼻插管的适应症A.口腔内手术B.有解剖畸形或上气道有病不能直接窥喉者C.开胸手术D.术后需长时间机械通气者E.困难气管内插管25、全麻快诱导气管内插管最常用的肌松药是A.阿曲库铵B.维库溴铵C.琥珀胆碱D.泮库溴铵E.哌库溴铵26、本例患者机械呼吸通气量需要调节,主要根据以下哪一因素A.随访血气了解pH和有无复合性酸碱紊乱B.肺静动脉血分流量(Qs/Qt)C.Pa0D.患者神志状态E.肺泡一动脉氧分压差(PaO)27、为预防气压伤并发症,应特别注意呼吸机的哪一参数A.内源性呼吸末正压B.吸/呼比值C.呼吸频率D.吸气压尤其峰值压E.呼出气PCO28、为预防或避免呼吸肌相关肺炎,应特别注意A.防止呕吐物吸入B.避免使用H2受体阻滞剂,防止胃液pH升高C.预防性应用高效、广谱抗生素D.静脉应用高剂量丙种球蛋白E.把病人安置于隔离病室29、该患者肺部并发症的临床诊断首先考虑是A.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B.并发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C.循环衰竭致肺部氧交换障碍D.血源性肺脓肿E.肺梗死30、该患者是否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有以下不同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A.绝对禁忌,因会影响回心血量和心排出量,加重循环衰竭B.具有应用指征,宜在纠正休克的同时及早使用C.相对禁忌D.先纠正休克,然后再应用机械通气E.选择性应用,如出现PaCO升高时31、若该患者应用机械通气,为减少其对循环系统的不利影响,以下都是重要的除外A.补充足够血容量,必要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B.吸气压力要避免过高C.允许可以接受的低通气量D.应用强心剂如注射洋地黄类制剂E.血流动力学监测32、经过上述积极处理,患者PaCO仍未回升至安全水平,推荐的有效治疗是A.持续气道正压呼吸B.高频通气C.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D.正负压通气E.体外负压通气33、如果应用PEEP,为减少对循环系统的不利影响和其他可能并发症,以下都是重要的除外A.尽量降低PEEP压力和保证Pa0达到安全水平,FiO%可以不限B.PEEP压力一般不宜超过+1.47kPa(+15cmHO)C.保证足够有效循环血容量D.保持血压基本正常,皮肤温暖,尿量接近正常E.吸入氧气浓度(FiO)不宜超过50%34、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为止血和防止胃腔内细菌定植与繁殖,推荐的治疗措施是A.应用止血药物B.H受体阻滞剂C.胃内注入冰水D.硫糖铝E.胃内灌注缩血管药物35、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原因首先考虑为A.肺栓塞B.血源性肺脓肿C.左心功能不全D.ARDSE.合并支气管哮喘36、为排除或确诊左心衰竭,最有意义的检测为A.平均肺动脉压B.心电图C.肺动脉楔嵌压D.胸部CTE.右室舒张末期压37、如患者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决定采取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推荐方式为A.高频通气B.GPAPC.PEEPD.反比通气E.A+C38、该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时,哪些描述不正确A.如应用PEEP应从低水平开始,渐增加至合适水平,避免肺泡及小气道陷闭B.较低潮气量,限制气道峰压<40cmHOC.注意补充血容量以代偿回心血量不足D.吸氧浓度不宜超过50%E.尽量降低PEEP水平,吸氧浓度可不限制39、首选的抢救治疗手段是A.加大阿托品用量B.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准备机械通气C.应用呼吸兴奋剂D.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E.减少阿托品用量40、该患者经抢救后脱险,1个月后出现四肢麻木,末梢感觉异常,有疼痛感,这是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中间型综合征B.迟发性神经病C.中毒反跳D.阿托品中毒E.中毒性脑病41、对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措施为A.降血压,营养脑细胞B.控制心率,防治心律失常C.强心利尿,减轻心脏负荷D.控制感染,改善通气E.止咳化痰42、该患者应首选以下哪种抗生素A.头孢硫脒B.美洛西林/舒巴坦C.头孢呋辛D.环丙沙星E.头孢哌酮/舒巴坦43、经过上述治疗,患者病情仍在加重,昏迷,PaO升至60mmHg,PaCO 升至95mmHg,下一步的处理应为A.大量激素冲击B.应用呼吸兴奋剂C.应用脱水剂,减轻脑水肿D.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E.气管插管机械通气44、3小时后患者神志转清,PaCO由95mmHg降至40mmHg,需要对呼吸机哪项参数进行调整A.FiO(吸入氧浓度)B.PEEP(呼气末正压)C.VT(潮气量)及f(呼吸频率)D.PS(压力支持)E.Flow(吸气流量)及Trigger(触发敏感度)45、对患者氧疗的选择为A.面罩吸氧B.低流量持续吸氧C.间断吸入高浓度氧D.高压氧舱E.氧浓度以将PaO提高至60mmHg以上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