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青路(元江路~北松公路)道路新建工程苏家港桥桥台、盖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定: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青路(元江路~北松公路)道路新建工程项目经理部2017年7月1日中青路(元江路~北松公路)道路新建工程苏家港桥桥台、盖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中青路(北松公路-元江路)道路新建工程等级为城市支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24m,工程范围南起北松公路(K0+001.068),北至元江路(K1+314.295),道路长度1313.227m。
工程范围内中青路需跨越原水箱涵、马桥中心河、苏家港,需新建桥梁三座。
其中苏家港桥西侧路面以下有电缆排管及非开挖管线,灌注桩无法就近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桥台及盖梁西侧悬挑出桩位3.65m,因此西侧半幅桥梁采用预应力张拉,以加强桥梁的受拉及承压强度。
二、预应力施工方法2.1材料加工根据预应力构件设计图纸的长度,确定预应力钢绞线断料长度(必须保证张拉端施工工作长度)。
2.2预应力安装2.2.1孔道定位确定孔道高度,电焊支架钢筋:施工时,首先可以在绑扎完成的箍筋上(垫块完成后),确定孔道跨中高度、张拉端高度和反弯点高度。
必须注意,设计图中的预应力钢筋曲线是以孔道中心为标注。
因此在确定支架钢筋的高度时应以预应力筋底部外径为基线,在按照曲线布置高度时,必须考虑减去塑料波纹管的半径,支架钢筋宜采用12~14mm钢筋,预应力束直线段水平间距一般不大于1000mm、曲线段一般为500 mm为宜(或按照设计要求);支架钢筋制作完成后,现场质量员应及时进行复核及工序验收。
2.2.2 预应力筋穿束穿筋平台可以利用普通脚手架进行。
穿筋采用单根穿束法。
穿束前先将钢绞线端部用黑胶布包紧(或使用导向套),然后从一端缓缓穿至另一端,锚垫板和螺旋筋在穿束前可以先固定。
在穿束完成后应及时对孔道进行绑扎、固定,现场质量员应对塑料纹管进行外观检查,若发现破损和孔洞等现象应及时进行修补或采用水密性胶布包扎。
预应力筋工作长度不得小于700mm(一般宜控制在800 mm左右)。
2.2.3 张拉端部锚垫板的安装安装锚垫板及螺旋筋;端部模板必须与端部锚垫板对拉螺栓固定。
同时应采用普通钢筋加以固定,以防止在浇捣砼时,发生偏位等现象。
端部锚垫板、螺旋筋由于处于支座钢筋较密处,安装比较困难,应保证其位置的准确。
同时还必须保证锚垫板与孔道切线相垂直。
因有些构件穿束在浇捣砼前进行,故在锚垫板安装完成后,宜对垫板外工作长度内的外露钢绞线进行保护,防止其它物质对其损害。
在上述工作全部完成后,现场质量员应对孔道钢绞线的穿筋数量、矢高进行核对,并进行预应力分项工程班组质量自检,并请有关质检部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2.2.4 混凝土浇捣:浇捣混凝土时应绝对避免振动棒强力撞击塑料波纹管,以防止振动棒将预应力筋偏位和损坏波纹管。
由于张拉端钢筋比较集中,混凝土浇捣时必须注意振捣密实,防止发生空洞等现象。
2.3 预应力张拉2.3.1 张拉前准备工作2.3.1.1设备标定张拉设备采用ZB4/630油泵和YCW-250T千斤顶。
在预应力筋张拉前首先在进场前应进行设备标定。
千斤顶、油泵配套设备标定采用误差<1%的液压式压力试验机进行标定。
发生下列情况时应重新标定:♦ 油压表不♦ 归零或损坏、失灵(油压表采用1.5级,♦ 防震♦ 型) ♦ 严重断、滑丝♦ 伸长量不合要求而对张拉力有怀疑时♦ 千斤顶严重漏油或修理后♦ 超过有效使用期限(千斤顶张拉设备♦ 由经有关权威部门认可的建筑工程检测单位负责进行标定,使用期限为6个月。
)2.3.1.2 材料复检张拉前,应复检钢绞线、锚具并全部合格后,方能进行施工。
2.3.1.3 张拉端端部清理和锚具安装锚具安放前应清理锚垫板上的灰浆和其它异物,把锚环对准孔道中心套入预应力筋束,锚环各孔中预应力筋应平行不得交叉,塞放夹片时,夹片间隙及留出长度应均匀,并用钢管及小锤轻轻敲紧,不致脱落。
夹片装好后如不立即张拉,应将外露钢铰线扎结在一起。
2.3.1.4 搭设专用张拉操作活动平台操作平台主要作用为悬挂张拉千斤顶之用。
材料可以利用钢管脚手架搭设1.5米宽的工作平台,预应力筋后端利用二公分竹交板维护2.4张拉工艺:2.4.1 张拉条件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以上(本工程为100%),且龄期超过设计控制龄期(15天)后,方可进行张拉。
张拉工艺及要求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有关条文和所采用的锚固体系张拉操作要点进行。
2.4.2张拉程序O→初应力10%σcon →20%σcon →1.0σcon 持荷2分钟(锚固)2.4.3 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张拉控制应力σcon = O.75*1860 = 1395 (Mpa)。
2.4.4 张拉伸长值控制张拉采用的以张拉力为主,伸长值校验的方法。
初应力时量取千斤顶活塞的伸长量L0,张拉达1.0σcon时再量取千斤顶活塞的伸长量L1,二者之差为钢束的现场实际伸长量。
现场实际伸长量与实际推算值伸长量之和,与理论伸长相比较误差不超过6%,否则应停机检查原因,予以调整后方可张拉,必要时进行处理。
预应力张拉的理论伸长量计算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进行,采用平均张拉应力法。
具体公式如下:△L=EpL/ApEs Fp一平均张拉力本项目设计已经在图纸上提供张拉理论伸长值。
2.5锚具保护预应力筋在张拉后即可切割工作长度内多余钢绞线,切割采用手提式切割机进行(如采用降温等适当措施,亦可采用热气割方法),露出锚具外的钢绞线长度不小于30mm。
最后用与桥台和盖梁同级别的混凝土进行封锚,从而达到全封闭的目的。
(封锚混凝土强度等级C35)三. 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3.1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质量、技术保证体系之一):3.1.1 预应力钢绞线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有质量保证书(复试报告单)。
3.1.2 钢绞线经现场检查不得有裂纹、严重锈蚀、机械伤痕,几何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
3.1.3 预应力工作锚具、波纹管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有出厂质量保证书。
3.1.4 按照设计要求对工作夹片进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同时对工作锚具夹片应按照规定抽样5%对其进行硬度检测,若发现有不合格产品,则应逐片检测,以清除全部不合格的锚具夹片(夹片硬度为HRA79~84、锚板硬度为HRC22~35)。
3.1.5 断料时,应考虑张拉端的预应力筋工作长度80~100cm左右。
3.1.6 预应力筋在断料时应根据尺寸,应采用砂轮机切割钢绞线,尽量避免用氧-炔热气割、严格禁止用电弧焊切割,以免使预应力筋因过电而导致松弛。
3.1.7 切割场地应干净而无泥浆和油污,每一束预应力筋在下料完毕后应编号、挂牌、绑扎整齐,堆放时应底下架空、面上用油布覆盖。
3.1.8 张拉前,必须在有关部门认可的检测单位进行千斤顶与压力表的配套校验,在合理偏差的范围内,取三次平均值作为依据;每校验一次张拉设备,在正常情况下可使用半年,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中止张拉施工,重新校验张拉设备:①千斤顶发生故障(如较严重漏油等)或压力表指针不回零,经维修后重新使用的。
②张拉过程中预应力连续发生断丝或多束张拉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偏差严重的。
③连续正常使用超过六个月。
3.1.9 工作锚板安装时,应先清除锚垫扳表面的水泥浆等杂物,工作锚板应与锚垫扳对中垂直,并且嵌入锚垫扳的限位槽内。
3.1.10 钢绞线束如系两端张拉,则必须同时、同步、均匀、缓慢进行加荷。
3.1.11 若预应力筋张拉时的伸长值超过千斤顶的行程时,可采取多次反复张拉的方法来加以解决。
3.1.12若预应力筋两端同步张拉至控制应力时,应一端千斤顶先行卸荷锚固,另一端千斤顶补足控制应力后再行端荷锚固,以减少应力损失。
3.1.13 预应力筋孔道呈水平状布置,在一般情况下应先张拉中间的预应力束,而后再张拉两边的预应力束;对整个桥面结构,应从两边同步张拉,直至最后张拉中间的一根预应力梁,做到结构对称均衡受力。
3.1.14 张拉程序0→初应力(10%σcon测伸长值)→分级同步进行张拉→1.0σcon(测伸长值)→锚固(张拉结束)3.1.15 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应该达到100%(龄期不少于28天)。
3.1.16预应力筋孔道灌浆a. 灌浆前,先用水泥沙浆封闭锚头端部缝隙,以防压浆时因水泥浆外溢而损失浆压力。
b. 灌浆用水泥采用经过检测合格的P.O.42.5普硅水泥,净浆强度不低于40MPa(R28),水灰比0.40~0.45(或按照设计的净浆强度及水灰比要求)。
c. 预应力筋在完成张拉后,应该在48小时以内完成孔道灌浆;水泥净浆自调制至全部灌入孔道的持续时间应视当时的气温而定,一般不宜超过30分钟,水泥净浆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搅动,以免发生沉淀;如系散装水泥用前宜过筛,以防因水泥结块而使粗粒赌塞压浆枪口。
d. 整个压浆过程应缓慢、连续、均匀进行,每个孔道灌浆应一次完成;如中途因特殊原因(如:机械故障、停电等)而中断灌浆,则必须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先前灌入的水泥浆。
e. 压浆泵采用活塞式,灌浆压力一般为0.5~0.8Mpa,如需增加水泥净浆的流动度,可在经过有关方面的同意后,适当掺加一些对有粘结预应力筋无腐蚀影响的减水剂;灌浆结束,宜稳压;从出浆口冒出的水泥净浆的浓度应与灌入时的稠度相同。
3.2后道工序对前道工序的要求(质量、技术保证体系之二):3.2.1塑料波纹管进入现场必须提供出厂合格证明,安装及就位后可根据现场条件分别进行盛水试验(如发现有连续滴漏,则必须及时加以包扎修补,以免浇筑混凝土时因漏浆而导致孔道阻塞,从而影响张拉和孔道灌浆,造成质量事故(如有可靠依据保证波纹管质量,可免做现场试验)。
3.2.2 波纹管之间的连接,每头旋进同质套管(分别比原管直径放大5mm)不得小于10cm,并用水性胶带布反复包裹结缝处。
3.2.3 波纹管连接安装就位以后,严禁接近电弧焊,以免被电火花击破而引起漏浆。
3.2.4 在波纹管按照设计路径安装、固定、就位以后,再进行预应力筋的穿束工作;穿束时,先将钢绞线束端部用胶带布反复包扎或采用引导套管,以防其硬口对波纹管造成损坏。
3.2.5 锚垫板(含螺旋筋)在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安装时,可先用电焊机点焊固定在构造钢筋上或用螺栓固定在侧模上,然后再穿预应力筋。
3.2.6 敷设的各种管线或横向钢筋等不得将预应力筋的垂直位置抬高或者压低。
3.2.7锚垫板后的螺旋筋承担着预应力筋张拉后承压应力的传递和扩散的作用,因此螺旋筋安装位置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所以必须认真对待而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3.2.8塑料波纹管用钢筋支架及铁丝绑扎固定就位时,不应扎得过紧,以防其变形或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