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和格式。
2、加深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的理解。
3、培养自己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前一章的学习,我们又知道构成物质的粒子数与物质的质量之间可用物质
的量做桥梁联系起来。
既然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之间符合一定的关系,那么,化学反应中构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物质的量之间是否也遵循一定的关系呢?能不能把物质的量也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一、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来填写][投影]
[板书]二、依据
[讲解]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粒子组成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也是
这些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
化学方程式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化学反应中这些粒子数
之间的数目关系。
这些粒子之间的数目关系,又叫做化学计量数υ的关系。
点燃
[板书]例如: 2Na+ 2H2O====== 2NaO H + H2↑
化学计量数υ之比: 2 ∶1∶ 2 ∶ 1
扩大N A 倍:
2N A ∶ N A ∶ 2N A 物质的量之比:2mol ∶ 1mol ∶ 2mol
[小结]由以上分析可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因而也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讲述]有了上述结论,我们即可根据化学方程式对有关物质的量进行定量计算。
[投影例题] 1. 3.1g Na 2O 恰好与50mL H 2SO
4溶液完全反应,计算:(1)溶液中H 2SO 4的物质的量浓度;
(2)反应后生成
Na 2SO
4的物质的量和质量。
[板书]三、步骤
1.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2.找出相关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3.对应计量数,找出相关
物质的物质的量。
4.根据的原理进行计算
[教师]下面我们就按上述步骤来计算上题。
[课件播放]n (Na 2O)=212()
3.10.05()
62m g Na O N mol M a O g mol Na 2O + H 2SO 4 ====== Na 2SO 4 + H 2O
2mol 1mol 1mol
0.05mol n (H 2SO 4)n (Na 2SO
4)222424()
()1()
()1v Na O n Na O v H SO n H SO 2410.05()
0.051mol n H SO mol 240.05()0.05/0.05mol
c H SO mol L
L [提醒学生注意解题格式]
[过渡]实际上,我们在运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决问题,
除了涉及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外,还经常涉及到物质的质量、浓度、体积等物理量。
这就需要进行必要的换算。
而换算的核心就是——物质的量。
请大家回忆前面学过的知识,填出下列各物理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过度]下面,我们就来系统全面地学习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板书]四、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投影]例2:把6.5gZn 放入足量的盐酸中,
Zn 完全反应。
计算:
1、 6.5gZn 的物质的量;
2、参加反应的HCl 的物质的量;
3、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
[学生板演]
[课件播放]
解:(1)Zn 的摩尔质量是65g/mol
n(Zn) 1()
6.50.1()65m Zn g mol
M Zn g mol (2)
Zn + 2HCl = ZnCl
2 + H 2↑1 2
0.1mol n(HCl)
n(HCl)=
0.120.21mol mol (3)
Zn + 2HCl = ZnCl 2 + H 2↑
1mol 1mol(22.4L)
0.1mol V(H
2) V(H 2)0.122.4 2.241mol
L L
[投影]例3:用一定量的Fe 与足量的1mol/L 的H 2SO
4溶液反应来制取H 2。
若要制得 2.24L H 2(标况),试计算:
(1)参加反应的
H 2SO 4溶液中H 2SO 4的物质的量(2)参加反应的Fe 的质量。
[讲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同种物质的单位要上下一致,其他有关物质的单
位必须保持左右对应。
如上述求
Cl 2体积的后一种方法中,MnO 2的单位均用mol ,Cl 2的单位都用L 。
[归纳]综合计算(物质的量、质量、体积等用于方程式计算)
一般先把系数转化为物质的量,再把物质的量转化为相应的质量、体积进行计算。
上下单位要一致。
[小结]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1、熟练掌握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转化网络
2、掌握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本题型
3、掌握计算的基本步骤和规范书写格式。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布置作业]
高效能学习的八大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