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检测: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检测: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 -含答案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当盛唐的繁华落下帷幕,中唐又以其匆匆的步伐走过。

曾经空前绝后的大唐王朝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候。

李白登仙而去,杜甫困顿而逝,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末世的余音里,李商隐走来了,这位晚唐的才子,旷世的情种,为大唐的黄昏添上了一道绚丽的余霞。

诗词就像一碗清酒,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历久弥香。

它浓缩了深邃的体悟,是诗人用一生的执着写就了这华美的诗章,让生命之花绽放其中。

在我眼中,李白好杜甫好,元好问好纳兰容若好,但最好的还是李商隐。

【课内挖掘】课内素材儿嫁给他。

就这样,李商隐虽有“欲回天地”的政治雄心,也有蔑视“古圣先贤”的进步思想,可惜他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当幕僚,郁郁不得志,潦倒终身,却终成晚唐诗坛一大家,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传唱的诗篇。

李商隐虽然没有像庄子所说的“游刃有余”,但面对厄运,能矢志不渝,终有所成就。

[运用角度] “不向命运低头”“志气”“壮志难酬”等。

2.自唐以来,以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的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著名的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的《马嵬》、苏轼的《荔枝叹》、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昇的《长生殿》等。

而对李、杨二人的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这些作品所表现的态度褒贬不一,李商隐别出心裁,在将《长恨歌》的故事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浓缩之后,表达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在杨贵妃的死与海外招魂的对比中,在和平时期的“鸡人报晓筹”与逃亡时期的“虎旅传宵柝”的对比中,在长生殿“七夕盟誓”与马嵬坡“六军驻马”的对比中,在四纪为君而不能保一妇人与民间夫妇尚可白头偕老的对比中,诗人批判的锋芒直指唐玄宗。

同时,诗人也感慨了人生无常、富贵难安。

这是永远困惑人类的生命主题,也是文学的永恒话题。

面对不能预测的命运,即使贵为天子,也难避免。

全诗又于有情人与无情世事的对比中,凸显了人生的无常。

[运用角度] “得与失”“看问题的角度”“人生无常”“情感与时代”等。

【课外运用】1.我暗叹你苦苦地执着于这风雨飘摇的乱世,然而啼血一叹“古来才命两相妨”,却将你的耀眼光芒和着“一把辛酸泪”共同淹没在朋党之争的喧嚣中,埋藏进风烛晚唐的冷漠里,终于竹死桐枯。

盛唐气魄不再,你吼不出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语;夹在牛李党争的细琐中,你体味不到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

当一个盛世的黄昏降临,你只能长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当一个朝代的秋天飘然而至,你在“留得枯荷听雨声”的慨叹中昏昏欲睡。

十七岁的你已少有才名时,尚可以挥洒“雏凤清于老凤声”的骄傲,然而十年一瞬,百年一念,“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是不是你对人世间终也不悔的执着与悲鸣?2.她的美艳在华夏千年史册上无人比肩,她的柔情让父子两代为之神迷,她的故事烙刻着红颜祸水的万世骂名。

中国历史的悠悠长卷,烙刻着这么一个充满色彩、同时又具有争议性的人物——杨玉环。

听到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你想到的是“四大美人”还是“安史之乱”?如果不分青红皂白,都把责任往女人头上推的话,那显然是不公平的,正如杨玉环所承受的爆发“安史之乱”最大元凶的污蔑。

这显然是儒家思想“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大肆影响而一发不可收拾造成的结果。

随着唐朝大国的烟飞云散,随着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之花的无情凋谢,杨贵妃也就落下了挥之不去的千古骂名。

一个与唐玄宗生活十几年的弱女子,对政治毫无兴趣,没有任何野心,从没弄过权术,更从未干涉过关于朝政的任何事情。

就算后来杨国忠弄权,也不能和杨贵妃扯上任何关系。

仅凭杨贵妃与唐玄宗之间的深厚爱情,就落下了狐媚圣上的罪名,最终甚至还成了爆发“安史之乱”的最大元凶,千百年来人们都在指责杨贵妃,唾弃杨贵妃。

可是,爱情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为什么最终爆发惨不忍睹的战争就是杨玉环一个人的罪过?就只让一个女子背负这样的万世骂名、千古冤屈?难道单单是因为杨贵妃是女人,还是身为一国之君就没有爱的权利?或者真的是没有触碰过政治的杨贵妃亲手毁了这一切?显然都不是吧。

那么,杨贵妃何罪之有?怎堪红颜祸水之骂名?请还她一个清白吧。

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琴弦.船舷.谄.媚垂涎.三尺B.沧.海苍.茫怆.然满目疮.痍C.宵柝.拓.展跅.弛唾.手可得D.畴.昔踌.躇胡诌.未雨绸.缪解析:C项,全都读tuò。

A项,“谄”读chǎn,其他读xián;B项,分别读cānɡ,cānɡ,chuànɡ,chuānɡ;D项,“诌”读zhōu,其他读chóu。

答案:C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B.此情可.待.成追忆可待:可以等待C.望帝春心..托杜鹃春心: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美好事物的怀念D.空闻虎旅传宵柝..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解析:B项,可待:岂待,哪能等到。

答案:B3.对下列诗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生晓梦迷蝴蝶:此句用庄子梦为蝴蝶不辨物我的典故,写琴声之如梦似幻,令人迷惘,琴声的这种境界也是作者如梦似幻的身世的象征。

B.无复鸡人报晓筹:是说唐玄宗在被迫西逃入蜀的路上,再也听不到往日宫中鸡人报晓的声音了。

C.当时七夕笑牵牛:唐玄宗和杨贵妃当年七夕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是对唐玄宗迷乱女色,荒废朝政的典型概括。

D.望帝春心托杜鹃:诗人用“望帝啼春”的典故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向往,充满欢快喜悦之情。

解析:D项,诗人笔下美丽而凄凉的杜鹃已升华为诗人悲苦的心灵,深沉的悲伤只能托之于暮春时节杜鹃的悲啼,这是何等凄凉。

答案: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马嵬(其二)》以史为鉴,借古讽今,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

B.李商隐的一生在夹缝中求生存,备受排挤,又为情所困,为情所累,留下了许多像《锦瑟》一般哀婉艳丽的诗篇。

C.智联网近日发布的调查显示,超过七成以上的用人企业不会优先录用“海归”,用人成本太高、容易跳槽是用人者拒绝“海归”的主要原因。

D.近年来,我国各地日渐增多的雾霾天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雾霾天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解析:A项成分残缺,“记取”缺少宾语,应在“战乱之苦”后添加“的历史悲剧”。

B项主语和谓语不搭配,删去第一个“的”。

C项句式杂糅,“超过”与“以上”,删去其一。

答案:D5.下面是李商隐的一首题为“银河吹笙”的小诗,颔联、颈联的后一句残缺,请根据律诗的特点,选出恰当的一项,填在横线处。

(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

月榭故香因雨发,。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A.①别树羁雌昨夜惊②风帘残烛隔霜清B.①风帘残烛隔霜清②别树羁雌昨夜惊C.①残烛风帘隔霜清②别树羁雌昨夜惊D.①昨夜别树羁雌惊②风帘残烛隔霜清解析:从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严格对仗的角度考虑,只有A项最为恰当。

答案:A6.名句默写。

(1)《锦瑟》中追忆华年往事的起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诗人全部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嵬(其二)》主要运用对比手法,其中写出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对比手法来警示后世,点明题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2)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二、迁移发散(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7~8题。

隋宮李商隐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首诗前两句写隋炀帝南游的豪兴,后两句写国民进贡财物。

B.这首诗对比鲜明,将一人与举国、宫锦与障泥和船帆对比。

全诗无一议论之语,于风华流美的叙述之中,暗寓深沉之虑,令人鉴古事而思兴亡。

C.这首诗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抓住裁剪宫锦这个细节,暗示隋炀帝南游耗费巨大,动用了全国的物力和财力。

D.尾联“障泥”,马鞯,垫在马鞍的下面,两边下垂至马蹬,用来挡泥土。

此联的意思是指隋炀帝南游的人马一半骑马,一半坐船。

E.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咏史诗。

第一、二、四句押韵,无对仗。

解析:A项,一、二句写隋炀帝不听大臣劝阻,执意南游;三、四句写隋炀帝巡游不惜民财,奢侈豪华。

D项,末句是说动用全国的人力裁剪的宫锦一半用作马鞯,一半用作船帆,讽其奢侈之极。

答案:AD8.唐代诗人李益有一首诗歌《汴河曲》: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隋宫》为咏史诗,《汴河曲》为怀古诗,借用杜诗来概括,可谓一则“举隅见烦费”,一则“引古惜兴亡”。

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隋宫》为咏史诗,《汴河曲》为怀古诗。

咏史与怀古,性质相近但有区别。

咏史多因事兴感,重在寓历史鉴戒之意;怀古则多因迹起情,重在抒写历史沧桑之慨;咏史实(史实)而怀古虚(意象)。

《隋宫》抓住“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这一典型事例,表现帝王南游的奢靡浪费,从而寓含奢淫覆国之戒;而《汴河曲》只就“汴水、隋宫、长堤、柳树”等带有沧桑感的物象虚加点染咏叹,抒发今昔盛衰之慨,吊古伤今之情。

而正如杜诗所言,一则“举隅见烦费”,一则“引古惜兴亡”。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访秋李商隐酒薄吹还醒,楼危望已穷。

江皋当落日,帆席见归风。

烟带龙潭白,霞分鸟道红。

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

注:此诗为诗人客居桂林所作。

9.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酒簿吹还醒”,是经过长久的离别,尝尽愁苦滋味以后,盘纡于胸中的感情的猛然倾泻,给人以十分强烈的感染。

B.诗歌的前两句虚实结合,蕴含着深厚的诗意;“还”“已”二字,使得诗句上下紧密联系,曲折起伏。

C.颔联用“江皋”“落日”“帆席”“归风”四种物象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落日归帆图,颈联则选取“烟”“龙潭”“霞”“鸟道”四种物象组成一幅桂州山水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