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路与模拟电子学课后习题详解
电路与模拟电子学课后习题详解
ib2
图 7.13(1)
RC
uod 2
uod uod
RC 2
ui
ui
5V
时, ib1
2 1 10.8k
0.212μA
uRC1 uRC2 ib1RC1 0.424V
uC1 UC1Q uRC1 6.576V
uC2 UC2Q uRC2 7.424V (3) b3 接 c1 (4)由差动电路的对称性知,
问其反馈系数 F 应取多大?如果由于制造误差,其开环增益 A 减小为103 ,
则此时的闭环增益 Af
变为多少?相应的闭环增益的相对变化量 Af Af
是多
少?
解 由 | Af | | A | 100 ,得 1 | A || F |
| F | 0.00999
| A | 减小为103 ,则
| Af | | A | 90.99 1 | A || F |
Auf
(1
R7 )(1 R1
R5 )( R9 ) R6 R8 R9
7.9 分析题图 7.9 所示的电路。
(1) 估 算 静 态 (ui 0 )时 的 T2 管 电 流 IC2 , 设 UB E 1 U B E 2 0 . 6 V, 电 阻 RB1 和
RB2 (1k) 上得压降可忽略;
(2)设 RC2 10k ,UBE3 0.68V , 3 100 ,求 IC3 ;
RF
R1
R1 ui
ui
R2
A
uo
R2
A
uo
RF 2
(a)
(b)
+VCC
+VCC
RF
RC
RC
ui
R2 R1
A
uo
R2 ui
T
R1
A
uo T
RF
(c)
(d)
RE
2 / 13
华中农业大学 计算机系
编辑:徐进
2012.02
+VCC
RF
R2
RC uo
R1
A
ui
ui
(e) 题图 7.4
A
RF (f )
2012.02
C ui
RD
RE VCC
T2 T1 R1
RG
R2
uo
题图 7.7
解
题图属于电压串联负反馈。 Fu
1 R1RE R2 (RD RE )
7.8 设题图 7.8 所示的运放是理想的,试问电路中存在何种极性和组态的级间
反馈?推导出 Auf uo /ui 的表达式。
ui R1
R4
uo2 R2
ui1 u u uo1 , uo2 u u ui2
RB
RF
RF
RB
u u 0 uo uo1 uo2 , ui ui1 ui2
所以,
Aud
RF RB
7.7 判断题图 7.7 所示电路的反馈类型,并写出反馈系数与反馈网络元件的关
系式。
4 / 13
华中农业大学 计算机系
编辑:徐进
RL Uo
RC1
RB2 RC2 RB3
+VCC
RB11 C1
C1
T1 RF
T2
T3
RS
Ui
RB12
RE1
RE2
RE3
RL Uo US
RG
(c) 题图 7.1
RD C2
RB
+VCC RC
T1 RF CF
T2 C4
RS
C3
RE
RL Uo
(d)
解 根据题图容易判断:(a)电流并联负反馈;(b)电流串联负反馈;(c)电压串联 负反馈;(d)电压并联负反馈。 7.2 电路如题图 7.2 所示。
馈。写出图(a)电路在深度反馈条件下得差模电压放大倍数的近似表达式。
+VCC
RF
RC
RC RF
RB
uo
RB
ui
+VCC
RC
RC RF
RF
uo
RB
RB
ui
REE VEE
(a)
题图 7.6
REE VEE
(b)
解 图(a)中有通过 RF 构成的电压并联负反馈;图(b)中有通过 RF 构成的正反馈。 根据电压并联负反馈有,
0.5mA 2
0.25mA
所以,UC1Q VCC IC1QRC1 7V
9 / 13
华中农业大学 计算机系
编辑:徐进
2012.02
UE1Q UE2Q UBEQ 0.7V (2)微变等效电路如图 7.13(1)所示。
RB ib1
ib1
uid 2
rbe
uid
uid
2
rbe
RB
ib2
相应的闭环增益的相对变化量 | Af | 90.99 100 9.01%
| Af |
100
7.12 放大电路如题图 7.12 所示。
+VCC
RE1
RC2
RC3
T1
T3
T2
RS
RE3
RL
uo
uS
RB11
RB2 RE2
RB12
VCC
题图 7.12
8 / 13
华中农业大学 计算机系
编辑:徐进
2012.02
(2) 根据电压串联负反馈的特点知, c1接反相端, c2 接同相端。
(3)根据差动电路的对称性,知 ub2 ui
1|,试计算 RF 应是多少才能使引入负反馈
RC1 20k
RC2
1k
uC1 uC2 20k
c1 c2
b3
ui
100 T1 T2
b2
uE
1k
RF
0.5mA
解 (1)由题意,计算静态工作点。 根据差动电路的对称性,有
题图 7.13
+VCC 12V RE3
T3
c3
uo
RC3
VEE 12V
1
IC1Q
IC2Q
(2)计算当时 ui 5mV , uC1 、 uC2 各是多少?给定 rbe 10.8k 。 (3)如接入 T3 并通过 c3 经 RF 反馈到 b2 ,试说明 b3 应与 c1 还是 c2 相连才能实现负 反馈。
(4)在第(3)小题的情况下,若 | A F 后的电压放大倍数 Auf 10 。
RE3 3k
+15V
RB1
c1 IC2 c2
T3
ui
1k
RF 10k
T1
e
T2
b2 RB2
RE
1k
7.2k
c3 IC3
RC3 5k
T4 e4
RE4
uo
10k
15V
题图 7.9
解 (1)差动电路静态工作时, VE1Q VE2Q UBEQ 0.6V
I EE
VEQ
(15) RE
2mA
由差动放大电路的对称性知,
A1
R3
A2
uo
R5
uo'
R7
R6
R9
A3
uo3
R8
解 题图属于电压串联负反馈。 由题图,可得
uo3 u3 R8
u3 R9
, u3
uo'
uo3 u1 R7
u1 R1
, u1
ui
题图 7.8
5 / 13
华中农业大学 计算机系
编辑:徐进
2012.02
uo uo' uo'
R5
R6
解得,
所以,
Au
R3 R1
(b) A2 等组成放大电路, A1等组成反馈通路,为正反馈。
3 / 13
华中农业大学 计算机系
编辑:徐进
2012.02
根据虚短和虚断,由图可得
u u ui
u u' R3
u' uo R2
, u'
u'
0
所以,
Au
R2 R3
7.6 说明题图 7.6 所示的两个电路中有哪些反馈支路,它们属于什么类型的反
级反馈)?各具什么作用?
RC1
C1
T1
Ui RE1
RF2 RC2
+VCC C2
T2 RF1
RE2
RL Uo C3
题图 7.3
解 RF1 上得电流并联负反馈, RF2 上的电压串联负反馈等。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 性,减小输出曲线的非线性失真等。 7.4 试判断题图 7.4 各电路中反馈的极性和组态。
RF1
解 (1) ui 0 时,分析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U R2
R2 R1 R2
(VCC
VEE ) 6V
I EE
UR2 0.7 RE3
1mA
根据差动放大电路的对称性,有
1 IC1Q IC2Q 2 IEE 0.5mA 所以,
11 / 13
华中农业大学 计算机系
编辑:徐进
2012.02
UC1Q UC2Q VCC IEE RC1 5V
(1)为稳定电路的输出电压 uo ,应怎样引级间反馈?标明反馈路径,并写出深度 负反馈条件下闭环增益 Auf 的表达式。 (2)为稳定电路的输出电流,应怎样引级间反馈?标明反馈路径,并写出深度负 反馈条件下闭环增益 Auf 的表达式。 解 (1)引入电压负反馈, Rf 接在 T3 射极和 T1 射极之间。 (2)引入电流负反馈, Rf 接在 T3 集电极和 T1 基极之间。 7.13 在题图 7.13 所示电路中: (1)计算在未接入 T3 且 ui 0 时, T1 管的UC1Q 和UE1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