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力学》说课.ppt

《材料力学》说课.ppt

简述本课程所用到的知识:微积分、静力学 对概念讲深讲透、公式不厌其烦的复习; 对学生分层次培养,公式会用为基础,推导 为提高。 充分结合工作或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课堂提问,勤于表扬,增强学生信心。
三、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3、总结了材料力学的“共性”,克服学生畏难情绪:
材料力学是研究构件内力情况,通用的方法是“截面法 ”。 任何一种变形均从外力—内力—应力—应变进行分析。 应力解决的强度问题,变形是解决的刚度问题。 强度是局部问题,刚度是整体问题。 四大基本变形的强度公式都是:
三3
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三、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
学生对高等数学、理论力学课程内容有 所遗忘 多数学生对理论推导公式兴趣不大 “工程实际”是学生的兴趣来源 “学有所用”是学生的潜在愿望
三、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2、学法指导:
针对本课程的概念多、公式多、计算多的特点,结 合课程的难点,总结出相适应的指导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2、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和效果:
更新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改变填鸭 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要实现这 一目的,其核心必须重视教学设计。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目的:注重能力培 养,尤其创新能力
教 学
探索课程
设 内容,挖
计 掘知识内

启发学生创 新思维的知 识点和创新 点 ,激发 学生兴趣
前沿:有限元 分析软件
二、体系结构与主要内容
2.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重点是解决构件在不同情况下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理论与实验课程。
实验课程:
低碳钢和灰铸铁的拉伸、压缩实验(2学时) 圆轴扭转实验(2学时) 材料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的测定(2学时) 纯弯曲梁正应力测定实验(2学时)
模块一
复杂变形
模块二 强度刚度
模块三 稳定性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第三章 扭转
第四章 弯曲内力 第五章 弯曲应力
第六章 弯曲变形
第七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第八章 组合变形 第九章 能量法 第十章 超静定结构
第11章 压杆稳定
材料力学本 质目的: 解决工程校 核、保证构 件安全工作 的问题。
工程校核的科学。
后续课程:机 械设计等专业 课程。
考研专业课
直接应用于工 程领域,例如 起重机行业等
一、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理论和实践):
1
2
掌握材料力学的 基本概念及任务;
掌握分析和解决 构件强度、刚度、 稳定性等问题的分 析计算方法。
根据实际工程问 题建立力学模型的 能力; 综合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手能力; 创新能力。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印象深刻。
感谢各位专家、评委!
工作应力=内力/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多种教学手段解决教学难点问题:
采用传统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包括: 重要概念、公式讲解后,均有一道讨论题,供学生 讨论; 运用多媒体资源,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增加工程实 例,开拓学生视野; 运用动画演示,以补充板书无法表述的动态过程; 分阶段进行比较、总结,提高学生对重点、难点的 掌握。
《材料力学》——说课
机械工程学院 刘赛
2012年4月
《材料力学》——说课
一、 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二、 体系结构与主要内容 三、 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四、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3
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1、课程定位: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理论力学
材料力学是机械工程及 自动化本科专业的专业 基础必修课,一门解决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一、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3、课程指导思想:
坚持理论教学,并注重实验教学。注重能
力培养,并及时将学科的最新发展及教改 教研的新成果引入到教学中去。
4、所用教材:
《材料力学》韩秀清、王纪海主编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二3
体系结构与主要内容
二、体系结构与主要内容
1.体系结构:
基本变形 强度刚度
结合相关工程实例
启发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3、教学设计实例与效果
以材料力学的基本变形为例。为了引导学生善 于思考,课堂设计以一支粉笔的破坏为例,向学生 进行提问:你如何对粉笔进行破坏?学生的答案多 种多样。最后引出四大变形:拉伸(压缩)、剪切 、扭转、弯曲(模块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