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工艺美术史——三章夏商西周ppt
中国工艺美术史——三章夏商西周ppt
第三章 夏商西周
(夏: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 (商: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神统) (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君统、分封、等级、 嫡长子继承制、宗法礼教制度)
第一节 绪言
一、时代与工艺美术
华夏土地上的诸多文化圈落发展到了夏商周时期开始凝聚、 重组,其直接的产物就是国家。
青铜食器
线描图2:
问题: 请分别告知 右侧几件青 铜食器的名 称
甗(yan) 鬲(li)
(三)水器及其他
与酒器、食器相比,水器的种类和数量都要少,但其中 也不乏精美之作。
五、装饰及其含义
(一)设计与构图
夏商西周青铜器的装饰走过了一个由简陋入繁缛华美,而
后再趋向单纯的历程。
夏商多为单独适合纹样,形制以对称居多;入西周后,装
为酒器、食器、水器及其他。
(一)酒器
在夏商,青铜酒器甚多,种类最繁,而入周以后,酒器地位
下降,种类和数量日趋减少。
青铜酒器线描图1:
青铜酒器线描图2:
问题: 请分别告知 右侧几件青 铜酒器的名 称
觚(gu)
卣(you)
尊
觥(gong)
(二)食器
西周时期,食器的地位上升,取代了商代酒器的地位而 成为礼器的中心。按照功能,食器可细分为鼎、鬲、甗等烹 煮器,簋、簠、盨、豆等盛食器。 青铜食器线描图1:
垂鳞、环带等纹样又重新进入装饰的主流。(p48、
p72)
窃曲纹、云雷纹是商周期间较有代表性的几何纹样。
商周青铜器窃曲纹
云雷纹
第三节 玉器与其他工艺
一、玉石器
(一)夏商
夏商时代的玉器工艺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商代晚期, 琢玉工艺有了巨大发展。首先是表现在那一时期出土的玉器 数量众多。 玉器的大发展还表现在材料的扩展上。例如和田玉数量的 增多。
西周食 器青铜 簋
(三)西周中晚期
从穆王(公元前976至前922年)开始西周进入中期, 青铜器的新风貌也越发成熟。 以食器为中心的礼器组合开始完备,而许多酒器器形相继消
失。中期以后,青铜器中成组成套的器物增多。这与西周人薄
鬼神而重礼仪的观念有关。
青铜“伯 多父”盨
(b)
►四、器型及其功能
商周的青铜器种类繁多,它们可以分成:礼器、乐器、工具、 兵器、车马器、杂器。其中礼器最为重要,按用途礼器又可分
在国的基础上,阶级出现了,奴隶制度形成了,王朝建立 了。
在工艺美术层面,到了夏商周时期,石制工具逐渐淡出历 史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其被更为先进的青铜器所替代。从夏王朝一直到东 周的春秋时期,这将近16个世纪的时间被后人称为“青铜时 代”。
二、工艺美术生产
除去简陋的制品自造自用以外,商与西周的工商业基本
由官府全权控制。直到春秋战国之际的“礼乐崩坏”,这 种严格的控制制度才得以改观,出现了大量的民间工艺作
染织工艺,均有了专门分工。
十二章纹(p78) 《书经· 益稷篇》称:“予欲观古人之象, 日、月、星辰、 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chi)绣以五彩, 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这些纹样多 用作古代帝王服饰,被认为是最尊贵的纹样。
十二章纹示意图:
十二章纹文字释解:
第四节 结语
一、风貌与其演进
由以青铜器为代表的夏商西周的工艺美术风貌与其演进,可
得出以下四点:1、工艺美术品是为人生产的(心理和生理两
方面)。2、时代工艺美术的主流是官府制作。3、王朝的更迭 并不能使得工艺美术风格迅速改变。(如由商入周)
二、影响
夏商西周工艺美术对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技术、造型、装 饰的承袭和礼乐制品的仿效方面。(如十二章纹的承袭)
坊。
王朝都城不仅是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包
括工艺美术在内的手工业最发达的地区。那里的制作通常
代表了时代的最高水平。
第二节 青铜器
一、引言
考古学家指出,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还应存在一 个铜石并用的时期。
夏商西周,青铜器不仅代表了最尖端的生产技术,是最重
要的人造物品,青铜礼乐器还凝聚了社会的思想观念,展现 着人们的精神信仰。 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 成公十三年》), 而当时的“祀”与“戎”都与青铜器不可分离。
在商晚期的玉器中,艺术造诣最高的是饰件与陈设品。
玉鹦鹉 玉凤
玉人
(二)西周
西周的玉器,由于与伦理道德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得到
社会的特别重视。玉器在西周主要作为礼器使用,体现周代
的等级名分制度。
作为礼器使用的玉器有:圭、璋、璧、琮、璇玑、玦和璜
等。(p80-p82)
二、染织工艺
西周的染织工艺: 西周时期的养蚕、缫丝、织帛、种麻、采葛、织绸和染色等
一对铜球范
三、艺术的演进
(一)夏和商代早中期
夏(主要是二里头文化遗址)的青铜器制作还较为粗糙,但 如鼎和一些礼器及器物上的装饰纹样均被后来的商所继承。
商(早期文化遗址是二里岗)的青铜器制作已然形成系统,
酒器、烹饪和水器都有相当数量的发现。而且这些器皿的使用 已经同社会等级挂钩。
鼎在这一时期,不再只是一种实用品,也成为权力的象征。 相传夏禹铸九鼎以像九州,后来成为传国的重器。在商代, 用鼎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p41)
饰则开始向二方连续演化。(p48/p72)
(二)动物纹
一直到西周早期,中国青铜器最重要的装饰题材都是兽面
纹。它通常作为主题纹样,出现在作品最醒目的位置。
商周青铜器兽面纹(饕餮)
商周青铜器凤鸟纹
青铜器夔(kui)龙纹
(三)几何形纹样
夏商西周青铜器上的几何纹随处可见,在夏和商的早期,
乳钉、网格、联珠等几何纹施用最多。至商中期到西周早期, 它们基本以辅助纹样的形式出现。到西周后期,瓦纹、重环、
兽面纹 青铜方 鼎
乳钉纹 青铜爵
(二)商晚期和西周早期
从盘庚迁殷肇始的商晚期,商代的青铜器逐渐臻于极盛,中
国的青铜艺术则进入了第一个高峰。
著名的是后母 戊大方鼎
1939年 安阳武官村出 土,是为祭奠 商王之母戊所 铸。
商晚期的青铜器中大型青铜器颇多,上面的后母戊鼎便是 其中的代表。此外酒器在当时也是异常发达,这与商代的嗜 酒之风不无关系。 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建立了周。在西周早期的近百年中, 青铜器依然如商一般威严神秘,其造型和装饰很难同晚期商 代风格相区异。
论述:
1、西周食器缘何逐渐取代酒器,成为西周时期的重要礼器?(54)
2、夏商西周青铜器如何分类?艺术的演进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3、西周作为礼器的玉器有哪些?造型如何?(63) 4、十二章纹的象征含义(60)?
二、材料和制作
所谓青铜是红铜与锡的合金,但也常含有少量的铅。在红
铜中添加适量的锡可以降低熔点,并提高其硬度。而在其中
添加适量的铅,会使其硬度降低,但能使得青铜获得优良的 韧性。 古代铸造青铜器至少要经过炼矿、制范和熔铸等几个过程。 《荀子· 疆国篇》有“型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的 记载,正是说明了青铜器制造的几个条件。(p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