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天气雷达集训考试题答案一、 填空题(共30题,每空0.5分,总分40分)1、新一代天气雷达主要由 雷达数据采集系统 RDA 、 雷达产品生成系统RPG 、 主用户终端子系统PUP 三部分组成。
2、多普勒天气雷达测量的三种基数据是基本反射率因子 、平均径向速度、谱宽 。
3、大气中折射的种类有 标准大气折射 、超折射 、 负折射 、 无折射 、 临界折射 。
4、雷达探测到的任意目标的空间位置可根据 仰角、方位角、斜距三个基本要素求得。
5、多普勒雷达除了具有探测云和降水的 位置 和 强度 的功能以外,它以 多普勒效应 为基础,根据返回信号的 频率 漂移,还可以获得目标物相对于雷达运动的径向速度 。
6、达气象方程为=t p ∑单位体积i r h PtG σπθϕλ2222)2(ln 1024,其中G 表示天线增益 ,h 表示脉冲长度 ,σ表示粒子的后向散射截面 。
7、反射率因子定义为单位体积中所有粒子直径的6次方之和。
它的大小反映了气象目标内部降水粒子的 尺度 和 数密度 ,常用来表示气象目标的强度。
8、触发对流的抬升条件大多由中尺度系统提供,如锋面、干线、对流风暴的外流边界(阵风锋)、海(陆)风锋、重力波等,9、雷达波束在降水中传播时能量的衰减是由降水粒子对雷达电磁波的散射 和 吸收 造成的。
10、当发生距离折叠时,雷达所显示的回波位置的 方位(或位置) 是正确的,但 距离 是错误的。
11、在雷达径向速度图上,暖平流时零值等风速线呈S 型,冷平流时呈 反S 型。
12、新一代雷达速度埸中,辐合或 辐散 在径向风场图像中表现为一个最大和最小的径向速度对,两个极值中心连线和雷达射线 一致 。
13、多普勒天气雷达与常规天气雷达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可以测量目标物沿雷达径向的速度 当目标物位于最大不模糊距离以外时,雷达错误地把它当作同一方向的最大不模糊距离以内的某个位置,称之为 距离折叠 。
3714、当45~55dBZ 的回波强度达到 -20 度层的高度时,最有可能产生冰雹。
15、降水回波的反射率因子一般在 15dBZ 以上。
层状云降水回波的强度很少超过35dBZ 。
大片的层状云或层状云、积状云混合降水大都会出现明显的零度层亮带。
16、雷暴单体的生命史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塔状积云阶段、成熟阶段和消亡阶段。
17、在雷达硬件定标正确的情况下,影响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质量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地物杂波、距离折叠和速度模糊。
4718、对流风暴分为四类,分别为普通单体风暴、多单体风暴、线风暴(飑线)、超级单体风暴。
19、用来衡量热力不稳定大小的最佳参量是对流有效位能CAPE 5220、超级单体风暴云中垂直气流基本分为两部分。
前部为斜升气流,后部为下沉气流。
21、超级单体风暴速度矢端图通常在低层具有强的风切变和明显的曲率或顺时针弯曲,这有利于加强风暴的旋转潜势。
22、超级单体风暴与其它强风暴的本质区别在于超级单体风暴与一个持久深厚的中气旋联系。
该涡旋需满足一定的切变、垂直伸展和持续性判据。
为了更好地识别中气旋,最好使用相对风暴速度图而不是基本速度图。
23、S波段雷达出现三体散射将明确表明风暴中存在大冰雹。
24、弓形回波是产生灾害性大风的充分条件,最强的风发生在弓形回波的顶部。
6025、中气旋是与对流风暴的上升气流和后侧的下沉气流紧密结合的小尺度涡旋,尺度通常小于 10km ,垂直伸展超过风暴垂直尺度的1/3 。
26、由对流造成的灾害性天气指的是下沉气流造成的地面阵风速度超过18m/s,包括任何形式的龙卷,直径大于 2 厘米的冰雹以及暴洪。
27、脉冲风暴是发展迅速的强风暴,产生于弱垂直风切变环境中,同时环境具有较厚的低层湿层和高度的垂直不稳定性。
其特点是初始回波出现在高度较高,通常在6~9公里之间,最大反射率因子超过 50 dBZ ,有时会出现风暴顶辐散。
其可能产生的强烈天气包括下击暴流、冰雹和弱龙卷。
28、超级单体风暴分为经典超级单体风暴、弱降水超级单体风暴、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
29、对流风暴中强烈的上升气流是产生大冰雹直径在2cm以上的必要条件。
判断大冰雹最有效的办法是检查较高的反射率因子45或50dBZ能否扩展到 0℃,特别是-20℃等温线高度以上。
30、超级单体龙卷的预警主要建立在探测到较强中气旋的基础上。
根据龙卷造成的灾害严重程度,划分为 F0-F5 。
二、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总分20分)1、在PPI上,典型的超级单体几乎都有(B)。
A 、强对流回波B 、钩状回波C 、指状回波D 、“V ”形缺口2、龙卷涡旋特征(TVS )的切变指标是在距离雷达60公里以内,相邻方位角之间的速度差 ( B );在距雷达60公里至100公里之间,相邻方位角之间的速度差( )A 、|V 入流|+|V 出流|≥35; |V 入流|+|V 出流|≥45B 、|V 入流|+|V 出流|≥45;|V 入流|+|V 出流|≥35C 、|V 入流|+|V 出流|≥40;|V 入流|+|V 出流|≥35D 、|V 入流|+|V 出流|≥35;|V 入流|+|V 出流|≥403、下列特征中哪个不是强冰雹的雷达回波特征?( B )A .50dBZ 回波扩展到-20℃等温线以上高度B .低层辐散C .风暴顶强烈辐散D .弱回波区和有界弱回波4、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的应用主要在于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特别是与冰雹和( C )相伴随的灾害性天气,定量估测大范围降水,风场信息,改善高分辨率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初始场。
A 、暴雨B 、飑线C 、风害D 、暴洪5、雷达方位角扫描范围是( A )A 、0~360°B 、-2~360°C 、-2~60°D 、360~0°6、雷达仰角扫描范围是( C )A 、0~360°B 、-2~360°C 、-2~60°以上D 、360~0°7、雷达回波强度是( D )A 、-10dBz ~-70dBzB 、0dBz ~+70dBzC 、10dBz ~+70dBzD 、-10dBz ~+70dBz8、强度不变的同一积雨云从雷达站的315°方向200km 处向东南方向移动,在雷达上看起来积雨云回波的强度越来越强,这是因为( D )。
A 、积雨云高度越来越高B 、积雨云尺度越来越大C 、大气的衰减越来越小D 、距离衰减越来越小9、雷达定量测量降水的误差主要是因为( C )。
A 、雷达难于精确测量参数B 、计算方法精度低C 、Z-I 关系不稳定D 、单部雷达探测范围有限10、在PPI 上,典型的超级单体几乎都有( B )。
A 、强对流回波B 、钩状回波C 、指状回波D 、“V ”形缺口11、强台风雷达回波模式中,下列总是存在的回波带是( A )。
A、螺旋雨带B、完整的台风眼C、台前飑线D、中尺度对流系统12、某雷达探测最大不模糊速度为37m/s,设某点速度值出现了一次模糊,其值为+15m/s,请计算该点真实速度值(即退模糊后的值)为( B )A、52m/sB、-59m/sC、22(m/s)D、-22(m/s)13、更容易发现较弱的气象目标的天气雷达波段是( B )A、10公分B、5公分C、3公分14、新一代雷达可用于定量估测大范围降水,用雷达回波估测的降水值与实际降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C)。
A、雷达观测时间;B、雷达站的地理位置;C、雷达本身的精度、雷达探测高度和地面降水的差异。
15、通常,冰雹云的雷达回波比一般积雨云强,是由于冰雹云比积雨云的(A)。
A 、云中粒子的尺度大 B、对流强C、水平尺度大D、垂直尺度高16、雷达探测脉冲在大气中传播,遇到降水粒子产生雷达回波,这种现象是(D )。
A、粒子对电磁波的反射B、粒子对电磁波的折射C、粒子对电磁波的散射 D 粒子对电磁波的后向散射17、下面关于积云对流的叙述中,选出错误的说法( B)A、有风的垂直切变时,积云对流不易发展,但当积云发展到某种程度时,有风的垂直切变反而对流维持。
B、有组织的积雨云中,在对流层中风流入的一侧产生新的对流单体。
C、单一的积雨云中,大致沿着对流层中层风的方向移动。
D、在发展的积雨云中存在着强的下沉气流,其原因为下降的云滴托拽空气下沉和雨滴的蒸发使空气冷却。
E 强下沉气流撞出地面后扩展开来,造成地面阵风锋。
18、下列特征中哪个不是雷暴大风的雷达回波特征(D)。
A、反射率因子核心不断下降B、中层径向辐合MARCC、低层强烈辐散D、低层强烈辐合19、下列因子中哪个不是有利于强冰雹产生的环境因素( B)。
A、CAPE值较大B、对流层中低层环境温度直减率较大C、0℃层高度不太高D、环境垂直风切变较大20、下列反射率因子特征中哪个不是强上升气流的指示(C )。
A、低层强反射率因子梯度B、中低层弱回波区C、反射率因子超过40dBZD、中高层回波悬垂三、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多选、错选、漏选不得分,总分,20分)1、雷达波束与实际风向的夹角越大,则径向速度(B);实际风速越小,则径向速度(B)。
A、越大B、越小2、、S波段天气雷达接收机最小可探测灵敏度短脉冲≤(B),长脉冲≤(D)A、-103dBmB、-107dBmC、-117dBmD、-113dBm3、影响雷达探测的因素主要有(ABCDEF)A、电磁波的衰减B、大气折射C、地球曲率D、波束宽度E、地物回波F、虚假回波4、多普勒雷达的局限性(ABD)使其探测能力下降或受限。
A、波束中心的高度随距离增加B、波束中心的宽度随距离增加C、距离折叠D、静锥区存在5、下列各项中可做为判断强降雹潜势的指标有( A B C D )A、回波强度最大值B、有界弱回波区BWER大小C、弱回波区WER大小D、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的大值区6、雷暴云中的下沉气流主要是由(ADE)共同作用的结果。
A、在中层云外围绕流的干冷气流被卷入后,在云体前部逐渐下沉B、在中层云外围绕流的干冷气流被卷入后,在云体后部逐渐下沉C、在中层从云前部直接进入云中的干冷空气,降水物通过这种干冷气时强烈蒸发冷却,因而形成很冷的下沉气流D、在中层从云后部直接进入云中的干冷空气,降水物通过这种干冷气时强烈蒸发冷却,因而形成很冷的下沉气流E、降水物的拖曳作用7、天气雷达可以通过(A BCD)估计和识别在暴洪预报中发挥作用。
A、雨强估计B、低空急流识别C、降水持续时间的估计D、次流域面积上累积降水的估计8、基本径向速度有许多直接的应用,包括( A B C D)。
A、决定径向速度的量值B、大气结构C、风暴结构D、高空风分析图E、降水量9、下列因素中哪些有利于雷暴的产生或增强( A CD)。
A、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B、较大的对流抑制C、垂直风切变较大D、存在边界层辐合线E、低层水汽很少10、在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预警中,从下列导出产品中选出最有用的 4 个产品( D E F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