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调查分析与改善
《事故调查、分析与改善》
2018/06/08
徐宏亮
目录
CONTENTS 1 2 3 4
事故调查
原因分析
整改措施 跟踪验证
一、事故调查_目的
及时、准确查明事故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
落实和整改防范措施 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明确责任使责任人受到追究
一、事故调查_最终目的
一、事故调查_注意事项
对该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再教育,防止再次发生违规作业情况;
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通报批评,防止其他员工发生类似行为。
三、整改措施_前言
3、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
(1)让位于生产; 将一些“业务重、工作忙、其他部门不配合、无法执行”等托辞合理化,觉得科学的分析 方法和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耗费精力,不愿做得更细化; (2)“现场纠正”代替“纠正与预防措施”★★★★★ 仅限于表面现象的整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去分析深层次的原因或则说担心牵连过广, 简单敷衍了事; (3)措施与原因错位 ①有原因,没措施;②有措施,找不到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③最厉害的就是什么问题 都没有,什么都省了; (4)结构不全 枪手太多,责任部门不配合,就越俎代庖一下,但又不是当事部门,措施细化不了,含糊 不清,所以也就缺胳膊少腿了。
员工是否有产品防潮的经验/专业技能或 意识? 若无风机等,不涉及
②
(操作人员的观念、意识、技能水平、身体 状况、个人情绪等等;)
(各种机械、操作台架、车辆等设备的运行 状况、维护保养情况等等;)
机器
提供我们发现问题的角度、判断这些角度是否存在问题、找到切入点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技术规 范、工艺流程等等;)
二、5WHY分析法(五问法)
5WHY简介:
通过不断提问为什么前一个
事件会发生,直到回答“没有好 的理由”或直到一个新的故障模 式被发现时才停止提问。
(类似于成语:“打破沙锅问到底”,锲而不舍、不断探索、追本溯源)
二、5WHY分析法(案例练习) 员工未佩戴安全帽
员工缺少安全意识 Why?
未落实岗前三级安全教育
夏天安全帽过于闷热 Why? 安全帽选型有问题 Why?
采购不专业/缺少安全建议
员工违反作业规程 Why? 现场缺少安全警示 Why?
……
主管未落实岗前检查 Why? 主管缺乏责任心
Why?
培训SOP不健全
Why?
缺乏安全KPI考核
Why?
……
Why?
……
二、5M1E+5WHY(概念总结)
广 度
5WH Y
5WH Y
广 度
方法
使用带病作业 车辆,违反规 程
满足生产 主管强令作业
5M1E
人
意识:未与 叉车保持足 够距离
安全培训未落 实(岗位风险)
机器
倒车蜂蜜器 损坏 日常维护保 养不利 对维保单位 制约力不够 供应商合同 条款不明确
材料
不涉及 (防砸鞋OK)
测量
已发现设备故 障,未作处理
环境
不涉及
why?(1) why?(2) why? (…) why? (……)
(工具、材料(成分/物理或化学性质)、器具、 安全帽、防护手套等辅助生产用具或安全 工器具;)
材料
5M1E(六要素法)作用:类似于Check List 箱内的产品本身是否有问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从而导致
是否产品包装本身存在缺陷? 外箱霉变?例如内部液体渗漏? 是否有违规作业现象? 酒后作业?无证上岗等?
方法
是否违反仓库存储原则? 未按规定落实应急措施?
(法定的测量设备状况,以及监视、测量或 检查时采取的方法、结果是否标准;)
测量
叉车是否定期年检? 破损的判断标准是否正确? 是否有现场巡查?
行驶地面是否平整? 仓库照明是否满足?或受到惊吓等?
仓库温湿度是否定期测量?
(温度、湿度、噪音、振动、照明、现场污 染、工作氛围等等;)
环境
屋顶/墙面是否破损渗水?
环境
温度、湿度、噪音、振动、 照明、现场污染、工作氛 围等等;
(Environment) (Man)
材料
人
(Material)
操作人员的观念、意识、 技能水平、身体状况、 个人情绪等等;
测量
法定的检测设备状况,以及 监视、测量或检查时采取的 方法、结果是否标准; (Measurement)
方法
(Method)
设备管理员 缺乏责任心 缺乏考核机 制
培训的落实 未有效跟踪
why? (n-1)
深 度
why? (n)
目录
CONTENTS 1 2 3 4
事故调查
原因分析
整改措施 跟踪验证
三、整改措施_前言
魏文王与扁鹊
老大:发作之前 老二:初起之时 扁鹊:严重之时
三、整改措施_前言
1、整改措施包括哪几类?
整改措施=现场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2、三者的差异?
5M1E
人
机器
材料
方法
测量
环境
why?(1) why?(2) why? (…)
why? (……)
why? (n-1)
深 度
最终目的? 找到根本原因!!
why? (n)
5M1E(六要素法):更有利于问题因素“多少”的鉴别 5WHY (五 问 法 ) :更有利于问题原因“深度”的定位
二、5M1E+5WHY(案例练习) 仓管员被倒车中的叉车压伤脚趾
◆ 现场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而采取的措施;(解决表象)
◆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符合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防止发生)
案例
现场纠正 纠正措施 预防措施
高位货架下,员工没有佩戴安全帽
要求员工立刻离开作业区域,并且佩戴好安全帽继续作业;
时间
地点
还原 真相
经过
No.1 监控视频、法定报告 No.2 当事人全部认可的事故还原
人物
损害
No.3 现场照片、非利益当事人叙述
No.4 单方面叙述或假设模拟还原
目录
CONTENTS 1 2 3 4
事故调查
原因分析
整改措施 跟踪验证
二、原因分析
为什么要做原因分析?
准确的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 作规程、技术规范、工艺 流程等等;
二、5M1E分析法(案例练习)
案例 .
人
要素
一箱奶粉在库内 叉车搬运过程中破损
叉车工操作技术是否过关? 是否缺少安全意识? 员工身体是否异常?例如中暑等? 叉车运行是否正常? 维护保养是否到位? 带病作业?
①
一箱奶粉在库位上 发现有外箱受潮霉变情况
如何做?如何做到位?
“5M1E”+“5WHY”
(“六要素法”+“五问法”)
二、5M1E分析法(人、机、料、法、环、测,六要素法)
工具、材料(成分/物理或化 学性质)、器具、安全帽、 防护手套等辅助生产用具或 安全工器具;
各种机械、操作台架、车辆 等设备的运行状况、维护保 养情况等等;
机器
(Mach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