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支架预压方案

支架预压方案

申江路(中环线—S2)高架专用道工程3标
支架预压




上海申伸强建设有限公司
2013年8月1日
一、工程概况
申江路(中环线—S2)高架专用道工程3标桥梁结构为6跨预应力箱梁,第十五联、第十七~第十九联、第二十联为标准段采用等高度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为单箱五室结构,结构宽24.7m,整个结构关于结构中心线对称,中箱箱室净宽3.2m,边箱室净宽2.15m,悬臂实体段宽4m。

跨中腹板厚度40cm,支点加厚至70cm。

顶板厚度25cm,悬臂端部厚20cm;跨中底板厚度22cm,支点加厚40cm。

支点处设横梁,厚度为边支点1m,中支点2m。

第十六联:SJ47墩~SJ50大跨径(40m+50m+40m)现浇箱梁采用变高度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为单箱五室结构,结构宽24.7m,中间支点处梁高3m,跨中及边墩处梁高2m,纵向梁底2~3m变化段。

整个结构关于结构中心线对称,,从左至右箱室宽度分别为2.5m、2.85m、3.2m、2.85m、2.5m,悬臂实体段宽4m。

跨中腹板厚度40cm,支点加厚至70cm。

顶板厚度25cm,悬臂端部厚20cm;跨中底板厚度22cm,支点加厚100cm。

支点处设横梁,厚度为边支点1.3m,中支点2.5m。

河浜地基处理:河浜回填采用石灰土(石灰含量为6%)分层回填,河浜回填工作由地面标实施。

河浜顶面地基整平后,上铺30cm碎石,并用压路机碾压,压实后上面浇筑20cm混凝土。

河浜边实土与回填土过渡段加设4mФ12钢筋网片,减小沉降差异。

一般路段地基处理:一般路段地基整平后用12吨压路机碾压,直至无明显轮迹,压实度达93%,上铺设10cm碎石后,浇筑20cm厚C20素砼。

支架搭设:箱梁支架采用Ф48*3.0碗扣式钢管支架,支架立杆纵向间距为:60cm,横向立杆间距腹板梁处为60cm,箱室部位及悬臂段立杆间距为90cm。

二、监测依据
(1)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7)
(2)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3)《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T194-2009)
(4)申江路(中环线—S2)高架专用道工程3标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案
(5)申江路(中环线—S2)高架专用道工程3标施工图纸
三、施工部暑
3.1预压时间安排
支架预压时间:2013年8月8日~2013年8月20日;
3.2预压方法
支架预压采用堆载钢筋和土袋组合法。

3.3支架预压位置选定
支架预压选择在SJ53墩~SJ54墩,单跨预压长度30m,支架预压范围腹板及箱室部位,预压宽度12m。

3.4物资及机械、设备准备
3.5基准点设
在预压区域两侧布设基准点,基准点布设在坚实稳定的地面上或构筑上。

基准点布设离观测点距离不大于50m,每侧不少于2个基准点。

观测前两侧基准点进行闭合差检验,闭合后的高差在测量规范要求内,并按要求进行平差。

四、预压荷载计算及单元划分
4.1预压总荷载
箱梁预压区横断面面积:S=9.4m 2
箱梁预压区钢筋砼自重:G=9.4m 2*25 KN/ m 3=235KN/m 模板自重: G=0.3 KN/ m 2
预压设计值: G=(235*30+0.3*12.9*30)*1.2=8599.3 KN
4.2预压单元划分:
预压区单元3~单元9,预压宽度12.9m ,采用12m 长钢筋筋预压,钢筋成捆直径为0.25m ,平均每捆重为2.0T 。

宽度和高度不足处用土袋补压。

(1) 底板钢筋预压区配重计算 钢筋预压区底板预压设计值:
底板H=0.485m ,预压长度30m ,预压宽度取钢筋长度12m : 钢筋砼自重取25KN/m 3 模板自重取 0.3KN/m 2
G=(30*12*0.485*25+0.3*30*12)*1.2=5367.6 KN
底板预压方式:钢筋间距按0.33m 排放,每层90捆,分三层叠放。

钢筋预压重量:G=90*3*20=5400 KN
单元1
单元2
单元3
单元4
单元5
单元6
单元7
单元8
单元9
单元10
单元11
(2)底板补压区配重计算
0.9m土袋补压设计值:
预压长度30m,预压宽0.9m
钢筋砼自重取25KN/m3
模板自重取 0.3KN/m2
G=(30*0.9*0.485*25+0.3*30*0.9)*1.2=402.6 KN
预压方式:采用0.85m高的土袋。

土袋预压重量:30*0.9*0.85*18=413.1 KN
(3)腹板上部荷载配重计算
腹板高出底板部位采用土袋预压,单个腹板的补充荷载为:
钢筋砼自重取25KN/m3
G=30*1.2*(1.14-0.485)*25*1.2=707.4 KN
预压方式:采用1.1m高的土袋预压。

单个腹板的土袋预压配重:G=30*1.2*1.1*18=712.8 KN
(4)预压总荷载值
G=5400+413.1+712.8*4=8664.3KN>预压设计值8599.3 KN,满足要求。

五、施工监测点布设
支架预压区范围(SJ53墩~SJ54墩):纵向长度30m,预压宽度12.9m,沿结构纵向每7.2m设一道观测断面,共五道观测断面,每道观测断面设4个观测点,按结构对称布置,分别布置在腹板梁部位。

预压区支架监测点共设20个观测点,观测点平面位置详见下图。

六、预压施工
1)支架预压前,先进行下部支架初验收,支架初验收合格后,开始进行支架预压;
2)预压前在地坪和查模板上分别设置观测点,预进行初始值观测,并收集好原始数据。

3)先在单元3、单元9 吊装水箱,水箱6m*2m*2m,自重为5吨,吊机分别在支架两侧进行吊装。

4)在单元4~单元8区外围安装模板,东西两侧模板紧靠水箱,南侧两端模板进行支撑加固,模板加固后在注水预压区内摊铺油布,油布为整张,不允许有搭接。

5)先在单元5、单元7用堆叠泥袋,泥袋用1m3的尼龙袋挖机装土,再用履带吊运至叠堆点。

堆叠至0.5m时,采用4台水泵分别向水箱和水池内注水,注水顺序由先两侧后中间,边注水边加载泥袋预压。

6)支架预压分3级进行,依次施加的荷载为单元内预压荷载值的60%、80%、100%。

第一次加载至设计预压荷载值的60%,将单元3、单元9水箱注水1.6m,将单元5、单元7泥袋加载至1m高,单元4、单元6、单元8加水高度为0.6H=0.82m。

第二次加载至设计预压荷载值的80%,将单元3、单元9水箱水注满,将单元5、单元7泥袋加载至1.4m高,单元4、单元6、单元8加水高度为0.8H=1.1m。

第三次加载至计算预压总荷载。

7)每级加载完成后,每隔12小时对支架沉降量进行监测;当支架测点连续2次沉降差平均值小于2mm时,方可继续加载。

8)全部荷载加载完毕后,每间隔24小时观测一次,各测点沉降量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mm ;连续三次各测点沉降量平均值累计小于5mm ,即可进行支架卸载。

9)卸载6小时后观测各测点标高,计算前后两次沉降差,即弹性变形。

10)计算支架总沉降量,即非弹性变性。

支架预压立面图
元1
元2
元3
元4
元5
元6
元7
元8
元9
元10
元11
七、安全注意事项
1、预压前必须对支架进行初预验收,主要检查立杆间距是否按计算布设,支架的底托是否有腾空,剪刀撑布设是否满足要求等,存在缺陷及时整改。

2、预压过程中吊装作业必须有专人指挥,禁止夜间吊装作业。

3、预压区临边设立安全防护栏杆,高度不小于1.2m。

4、水池模板安装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盛水的承载力。

5、加载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分级加载,加载过程中必须派专人检查支架及模板的稳定情况,如有异常必须立即停止加载,必要时还得卸载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