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一轮复习专题声现象一、单选题1.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A.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B.古代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C.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2. (2019山东德州)如图所示,二胡是弓弦类最具中国民乐气质的乐器。
下列关二胡说法正确的是()A.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B.拉二胡时,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C.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二胡发出优美的声音一定是乐音3.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A.震耳欲聋B.闪烁其辞C.掩耳盗铃D.耳熟能详4.关于超声波与次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的能量一定大于次声波的能量B.利用超声波可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C.次声波的频率很低,故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D.次声波的频率很低,会对人体造成危害5.如图所示,小明按a、b姿势站立时,请同伴用铅笔分别以同样大小的力敲击衣架听声音.小明设计这个实验是主要是用来探究()A.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B.声音的响度与力的关系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6.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A.(1)(2)B.(2)(4)C.(1)(3)D.(3)(4)7.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常对人类和建筑物造成巨大危害,这种波的特点是()A.频率低,人耳听不到B.频率低,人耳能听到C.频率高,人耳听不到D.频率高,人耳能听到二、填空题8.下列属于超声波应用的是(填序号)A.监测核爆炸B.利用声呐探测海洋的深度C.利用B超观察母体内的胎儿D.测定运动中乒乓球的速度E.预报地震、台风F.利用声波进行塑料焊接9.科学家根据星球光谱的红移现象推断出宇宙正在膨胀,星球正远离我们而去.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声音也有类似的现象,在火车从我们身边疾驶而过的瞬间,尽管火车发出的汽笛声频率是不变的,但我们听起来声音的音调却是______(选填“由高变低”或“由低变高”).10.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有三处堪称奇观的声学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如图所示,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_________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11.古时候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尽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12.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眼镜,这说明超声波具有_________.超声波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请你列举两个超声波应用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_____.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的传播快慢与 ______ 和 ______ 有关.耳膜破裂的人 ______ (可能、不能)听到声音.三、实验题15.为了探究乐音的特征,小东做了以下实验.(1)小东将钢尺的某处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钢尺被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根据这一实验证据,他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①小红认为实验证据中存在错误,请你说明理由.②结合如图所示小东的操作,请你指出他操作中的错误.(2)改正实验后,他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_____.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16.在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明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音叉如图所示:①当小明用小锤敲击音叉发声的同时必须注意观察__________;②当小明加大敲击的力度时,他听到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③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④乒乓球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 .17.物理小组的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探究放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钟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______,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位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______.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3)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______(写出一条即可).(4)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______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四、计算题18.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用超声波测位仪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海底返回的声波,求该处海深是多少?19.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8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30m/s,求汽车行驶的速度.五、阅读理解题20.阅读下面的短文.潜艇的“耳目”——声呐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30 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好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正远离声呐.请回答以下问题:(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从________kHz到________kHz.(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声波信号,在10s后接收到经潜艇B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则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___________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 1500 m/s)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____________.(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21.气温影响空气密度,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则声速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产生的声音不一定沿直线传播.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弯到温度低,密度大的上方.根据以上信息回答:(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爱走温度________、密度________的路径;(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的途径向________拐弯而传到几里外的枫桥边.(3)赤日炎炎,在沙漠或戈壁滩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听清楚对方的大声叫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声音在传播时向________拐弯了.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睡在地上的士兵,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是通过大地(固体)传播声音的;潜水员在水里能听到岸上的人说话,是靠水(液体)传播声音的.2.【答案】A3.【答案】A【解析】A,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很大,指响度大,符合题意.B,闪烁其词是声音时断时续,振动发声,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符合题意;C,掩耳盗铃是从人耳处减弱声音的传播,不符合题意;D,耳熟能详是指从音色的角度区分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的不同,不符合题意.4.【答案】D【解析】A,通常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340m/s.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也与温度有关,与声音的特性无关.次声波、可听声、超声波都是声音,故传播速度一样快;B,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声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所以超声波声呐不能用于太空测距;C、D,某些频率的次声波由于和人体器官的振动频率相近,容易和人体器官产生共振,对人体有很强的伤害性,危险时可致人死亡.次声波会干扰人的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危害人体健康.一定强度的次声波,能使人头晕、恶心、呕吐、丧失平衡感甚至精神沮丧.所以C错误,D正确5.【答案】C【解析】小明以a姿势拿着衣架,敲击衣架后能够听到声音,此时声音是从空气传入人耳的,说明气体可以传播声音;b姿势把绳子缠绕在手指上,然后用手指堵住耳朵,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衣架,仍然可以听到声音,说明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所以,该实验主要是用来探究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B选项,由于敲打的力一样,响度相同,所以不能够判断响度与力的关系.6.【答案】C【解析】(1)音调高是指声带振动的快,声音的频率高,导致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2)高歌是指声音的振幅大,响度大;(3)女声的声带振动快,音调高,女高音就是这个原理;(4)说话声音的振幅大,声音响度就大.7.【答案】A【解析】在地震、海啸等大型的自然灾害中都伴有次声波,这种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以外,人耳是听不到的.8.【答案】BCDF【解析】B、C、D、F选项都是超声波的应用,A、E是利用了次声波.9.【答案】由高变低【解析】在火车从我们身边疾驶而过的瞬间,尽管火车发出的汽笛声频率是不变的,但在传播时,由于火车离我们越来越远,声波的波长会类似于电磁波变长、频率降低,频率越低音调则越低.故我们听起来声音的音调会由高变低.10.【答案】回声【解析】声音的反射,使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11.【答案】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快【解析】因为声音在固体里面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士兵枕着牛皮枕头睡觉,可以尽早的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12.【答案】能量;B超、声呐、超声波碎石机等【解析】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集中的声能等特点,因此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