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四课《放牧》教案共4课时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四课《放牧》教案共4课时

第四课放牧教学内容:1、聆听《牧民新歌》、《草原放牧》2、表演《放牛山歌》、《老水牛角弯弯》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四首作品,学生能更热爱生活,更热爱祖国。

2、听辨《牧民新歌》和《草原放牧》在速度、力度、节奏、情绪方面的变化,根据音乐特点展开联想和想象。

认识琵琶并记住琵琶音色。

3、能用柔美而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老水牛角弯弯》,并能用动作与声音结合,自豪地表达歌词内容。

4、用明亮歌声和愉快的情绪演唱《放牛山歌》,唱歌歌曲风格特点。

5、认识“1(do)、2(re)”的唱名和二分音符,能试读并唱一唱由“1、2、3、4、5”组成的旋律。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聆听《牧民新歌》。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蒙古族音乐风格。

2.通过欣赏《牧民新歌》让学生从乐曲中体会牧民在新社会的新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热情和学习民族乐器的兴趣。

教学重点:细分乐曲的段落,理顺每个段落的音乐情绪。

通过乐曲的表达,让学生初步了解蒙古族音乐的风格,感受牧民的新生活。

教学难点:强化乐曲的“快板”的节奏练习,让学生初步认知音乐的激情的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对乐曲的风格的探究,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更好了解乐曲的音乐情绪。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复习演唱,新课导入师:我们一起来演唱《噢!苏珊娜》、《草原上》【美国西部牛仔的生活和中国草原的曲调的再记忆】师:《草原上》是我国蒙古族的民歌,请同学来说说你所知道的大草原的景象。

今天,老师邀请大家与老师一起,通过视频来了解大草原播放PPT(草原的景象)背景配乐:《牧民新歌》师:现在对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我们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有同学知道,今天的画面中的音乐是音乐的名曲叫什么吗?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吗?(《牧民新歌》竹笛名曲)三、新课教学(一)简单介绍中国竹笛,欣赏全曲。

1、材质,形制,特色:笛膜。

(脆亮)2、呈示课件片头《牧民新歌》师:聆听了音乐,看看书,你们能告诉老师这首乐曲分几个乐段吗? (PPT提问)生:答略。

(PPT出示,五段,标注每段的音乐定义)(二)分段欣赏、教学A.引子:乐曲此段的速度,是悠长的慢还是奔放的快?生:答略。

师小结学生发言:引导【辽阔草原,一望无际】2,慢板:播放乐曲慢板部分。

师:乐曲此段节拍是深情的诉说,还是热情的歌唱?3. 快板:音频聆听“自豪的行板”+“快板再现的尾声“情感升华:四、拓展:1,作曲家简广易生平简介生平。

2,《牧民新歌》的荣誉:唯一一首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中国乐曲,如今收录于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的教材,它的如歌的旋律如天籁,必定经久让世人传唱。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演唱《老水牛角弯弯》教学目标:1.通过听辨、模唱等活动学会歌曲《老水牛角弯弯》,并指导学生用自然、柔美、明亮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感。

2. 引导学生围绕歌曲内容进行歌唱表演,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水牛的形象,表达对水牛的喜爱之情,渗透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教育。

3.启发学生畅谈自己的理想,了解与航天有关的知识和文化,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启发学生从小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准确的把握歌曲音准、节奏及演唱风格。

2.培养学生大胆创想、积极思考、清楚表达、团结协作的能力和行为习惯。

3.通过学唱歌曲《老水牛角弯弯》,体会并表达乡村孩子们天真、纯朴的美好愿望。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1. 师生问好。

2.播放动画《老水牛角弯弯》,学生聆听、欣赏。

二、聆听歌曲,熟悉旋律。

1. 哼唱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播放课件:“听一听”)2. 用“la”音模唱。

(播放课件:歌曲伴奏)鼓励学生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来模唱歌曲,并跟老师的手势感受旋律的高低。

三、按照节奏,读熟歌词。

1.感受2/4拍节奏,学生跟老师一起做2/4拍律动。

(播放课件:2/4拍)2.难点节奏练习。

(播放课件:“小白兔”)(1)指导学生读重点节奏;同时明确休止符的手势;(2)老师领读“小白兔”的句子;(3)请学生按节奏读出“老水牛”的句子。

3.指导学生按节奏读歌词(播放课件:完整歌词)。

(4)重点指导符点节奏。

四、演唱歌曲(教师伴奏)。

1.感受旋律线。

2.学生跟着老师的手势演唱歌曲。

3.提示学生注意两段歌曲最后一句的不同之处,进行练习。

4.指导学生演唱歌曲第二句。

5.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对学生没有唱准的音进行纠正。

6.学生与老师接唱歌曲。

7.鼓励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五、歌唱表演。

组织学生有序的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表现力,通过表演,进一步熟悉、理解歌曲。

1.学生与老师共同表演。

2.学生边唱边表演。

六、拓展:了解有关航天知识。

1.教师播放《宇宙探索》课件及背景音乐。

2.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嫦娥奔月”已经不再是神话,人类的许多梦想都已经变成了现实。

所以,同学们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要知道只有努力的学习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才是帮助你们打开理想之门的金钥匙。

”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聆听《草原放牧》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聆听《草原放牧》,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中独奏的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所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2、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草原放牧》,体验天真可爱、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3、通过聆听、体验、感受与鉴赏这首乐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联系音乐与生活,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草原英雄小姐妹的生动感人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聆听《草原放牧》,了解内蒙古民歌的特点,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中独奏的民族乐器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3、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草原放牧》,体验天真可爱、交流感受,分享表现音乐的快乐成果。

教学难点:1、理解乐曲的情绪、情感及所塑音乐形象。

2、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学会欣赏音乐,体会乐曲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两个新朋友玉荣和龙梅。

下面我们来听一段关于她们的音乐《草原放牧》。

(板书草原放牧)1、多媒体出示龙梅和玉荣的图片设问:这段音乐是那个地区的乐曲?2、讲述龙梅和玉荣的故事:师:这个故事曾被拍成电影,搬上舞台,写进小学课本,还写成琵琶协奏曲。

当时蒙古族孩子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而与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传遍了内蒙古大草原和全国各地。

这首协奏曲是以同名电影主题歌和一支内蒙古歌曲的旋律片段作为音乐素材而写成的。

全曲一共有五个部分:①草原放牧;②与暴风雪搏斗;③在寒夜中前进;④党的关怀记心间;⑤千万朵红花遍地开。

今天我们要来欣赏它的第一部分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

三、欣赏《草原放牧》1、初听,你能听出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吗?2、出示实物介绍琵琶。

3、复听乐曲,设问乐曲分为几段?。

学生作答。

(三段:引子主题一主题二)4、欣赏乐曲的开头:引子请听听引子的第一句类似号角般的声音是使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圆号)5、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一主题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去欣赏:音乐的情绪、表现的情景6、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二主题7、复听全曲:启发学生根据乐曲标题名称及琵琶弹奏的音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进一步体验两个主题所表现的鲜明对比,并用图形表示。

8、再次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将对两段音乐的感受即兴编舞表演,表现出草原小姐妹的活波可爱的形象。

三、课堂小结,下课。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歌曲《放牛山歌》;创编活动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能较完整地用地方语言演唱《放牛山歌》,表达四川牧童欢乐、愉悦劳动的心情。

2、知识与技能:1)了解山歌2)通过聆听和演唱,能够感受四川民歌浓郁的高亢、嘹亮的风格特点。

3)初步掌握八分音符的时值3、过程与方法:运用体验、探究《放牛山歌》,感受四川的山歌魅力(衬词)教学重点:用高亢、嘹亮的歌声演唱歌曲《放牛山歌》教学难点:第三乐句中“XXX”节奏型的掌握教学准备: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相互问好!二、谈话导入: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去学习四川的山歌.你们听,在那山上已经传来了四川孩子在对歌的声音了1、师唱对歌:32 1 | 2 —|12 1 |6—||弟儿罗喂弟儿罗喂哥儿罗喂哥儿罗喂2、学生分角色扮演唱在山顶你们觉得要用怎么样的声音来唱?山歌的特点就是要歌声高亢、嘹亮.你们知道什么是山歌吗?师小结:在山野间演唱的歌叫山歌。

3、生学唱32 1 | 2 —| 12 1 |6—||这句乐谱三、新歌教学你们这么棒,四川娃子要唱一首山歌送给你们叫《放牛山歌》让你们来了解一下他平时的生活,想知道他平时都干什么吗?(一)聆听1、初次聆听《放牛山歌》,师小结:放牛、唱歌、捡柴,放牛和捡柴是在玩耍还是在劳动2、再次聆听《放牛山歌》,师:他们劳动时候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你从歌曲的哪些地方感受出来的?(二)朗读歌词1、生随音乐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呆会儿请老师帮忙1)朗读哪里需要老师帮忙吗?2)纠正不认识的歌词如:(兜dōu、耙......)3) 认识八分音符X 和X哪个长哪个短?2、完整的朗读(三)学唱旋律1、逐句听琴视唱歌谱2、完整长旋律。

(四)学唱歌词1、默唱2、生轻声唱3、师生接龙唱4、完整演唱全曲。

四、小结其实在我们中国大家庭中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民歌,而且都很有特色,以后有机会老师再跟小朋友们一起来学学祖国各地的民歌!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