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课程教案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课程教案

第一单元备课一、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体以及分析、概括其形状特征,初步接触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棱柱和球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

2、在展开与折叠的活动中认识棱柱展开图的特征,初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通过对正方体展开图的讨论,进行图形的分析与推理活动。

3、从具体认识截面的形状到想象通过切与截所可能产生的形状。

在面与体的转换中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4、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将观察与研究的对象转到平面上——通过想象与表达、推理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也为学习投影与视图打基础。

5、梳理有关基本多边形的概念,了解其组成与分解。

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二、单元知识结构【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棱柱的展开与折叠】【截一个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一个几何体】↓↓↓【点、线、面等简单的平面图形】↑【丰富的现实背景】三、单元教学重点(1)认识常见的柱体,锥体,球体。

(2)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从运动观点看: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了解直棱柱,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

(4)学会将立体图形用三视图描画出来,能根据三视图来判断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

(5)学习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如空间想象力,动手制作能力。

(6)体会几何体在切截过程中的变化。

(如正方体,圆柱的截面)(7)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

能由几何体的三种视图,推断组成几何体的形状。

(如: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中小正方块的个数)(8)多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

四、单元教学难点1、几何体的分类2、展开与折叠中相对与相邻的面3、画截一个几何体截面的形状图4、已知三个方面的形状图,判断小正方体的块数。

五、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学生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天真活泼,对新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强,表现欲强,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于是课程还应根据学生和中小学教材衔接的特点来设计。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知识与技能:经历从现实世界中的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的,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认识棱柱、棱锥、正方体、长方体与球等立体图形。

掌握棱柱、棱锥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由实物形状想象几何体,由几何图形想象实物形状,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

六、课时划分§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课时§2 展开与折叠2课时§3 截一个几何体1课时§4 从不同方向看2课时§5 回顾与思考1课时单元测试2课时的需要!2、本章学什么?三、导入新课(一)、前置学习展示交流5-10分钟:(对学群学)交流预习作业中的问题,小组展示,师生共同总结1、常见的几何体2、几何体的分类3、柱体的特征是指----------,举例说明4、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棱柱与圆柱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二)学生提出的问题:分层训练(20分钟)(一)双基过关(同步训练)(二)能力提升1、推理猜测题:三棱锥有_______条棱,四棱锥有_____条棱,十棱锥有______条棱;______棱锥有30条棱;_______棱柱有60条棱.2、完成课本p4随堂练习,并探索规律,补充欧拉定理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所学,建构知识: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哪几类题型?四、达标反馈(10-15分钟)必做题:1.在乒乓球、橄榄球、足球、羽毛球、冰球中,是球体的有;2.将下列几何体分类,柱体有:,锥体有(填序号);课时数 2第一课时环节二次备课教学随记前置学习(课前独学20分或30分钟)一、温故知新:正方体有几条棱、几个面组成?二、预习课本P9---P10,完成下列问题1.将一个正方体纸盒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说说你剪了几条棱,把你得到的平面图形画出来.并把展开的纸盒拿来。

2、正方体的展开图分类(141;231;222;33型)3,下图中的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一个正方体?4、如图3.3-1在正方体的展开图上编号,请写出相对面(相对面没有公共棱)的号码:1对应();2对应();3对应(三、跟踪练习:1.在下列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都是相同的正方形),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A 5教学过程(A)(B)(C)(D)2.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每个面上都标上了字母,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①如果A在上面,那么哪一面会在下面?②如果F在上面,从右边看是E,那么哪一面会在底部?③如果从左边看是D,B在底部,那么哪一面会在上面?导入新课一、前置学习展示交流5-10分钟:(对学群学)(一)交流预习作业中的问题,小组展示,师生共同总结1、正方体展开图的所有类型2、找展开图的对面3、学生提出的问题,注意事项:(师生总结,学生整理)(二)、分层训练(20分钟)(一)双基过关(二)能力提升如图3.3-2,某同学在制作正方体模型的时候,在方格纸上画出几个小正方形(图上阴影部分),但是一不小心,少画了一个,请你给他补上一个,可以组合成正方体,你有几种画法,在图上用阴影注明.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所学,建构知识: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哪几类题型? 四、达标反馈(10-15分钟)必做题:1.如图所示,将图沿线折起来,得到一个正方体,那么“3”的对面是_______。

2.如图中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有( )个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选做题:如上图3.3-4是由六个正方形组成,将它们折叠可以组成一个正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编数码为1、2、3、4、5、6。

有3个面上的数字漏写了,如果每一对面上的数的和都是7,求k 的值.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教学过程包括预习内容与指导、展示交流、点拨升华、达标反馈等内容412 65312 5436(课前独学20分或30分钟)1、如下图,哪个是正方体的展开图()2.一个同学画出了正方体的展开图的一个部分,还缺一个正方形,请在图中添上这个正方形.二、预习课本P11---P13,完成下列问题1.将一个长方体纸盒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把你得到的平面图形画出来.2.如图,哪个图形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先想一想,再折一折.三、跟踪练习:1.侧面展开图是扇形的是()A.圆柱B.棱柱C.圆锥D.棱锥2.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__________,圆锥的侧面展开图__________.3.能展开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可能是______一、前置学习展示交流5-10分钟:(对学群学)教学过程选做题:如图3.3-6,下面三个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按相同规律涂有红、黄、蓝、白、黑、绿六种颜色,那么涂黄色、白色、红色的对面分别是()A.蓝、绿、黑B.绿、蓝、黑C.绿、黑、蓝D.蓝、黑、绿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教学过程包括预习内容与指导、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等内容。

板书设计反思与重建前置学习(课前独学20分或30分钟)1.用橡皮泥做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去截正方体,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2.按如图的切截方法,让学生猜想:棱柱体、圆柱体、圆锥体的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呢?3.正方体的截面还可能是三角形或梯形吗?如果可能,应该怎样截?试一试.(三)、前置练习:1.将一个正方体截去一个角,则其面数()A.增加B.不变C.减少D.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可能2.用一个平面去截①圆锥;②圆柱;③球;④五棱柱,能得到截面是C.圆锥的截面一定是三角形;D.球体的截面一定是圆5.如图所示,用四个不同的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请根据截面的形状填空:(1)(2)(3)(4)(1)截面是;(2)截面是;(3)截面是;(4)截面是.选做题:用一个平面去截几何体,若截面是三角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________.说明:教学过程包括预习内容与指导、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等内容。

板书设计形确定搭出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如果想象能力偏差的,动手摆摆。

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从不同方向看实物的方法,画出三视图。

2.画出三视图,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教学方法及教具经过课前调查了解,发现学生掌握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较扎实,对这部分知识学习热情高涨,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让学生自己动手搭一搭、摆一摆,再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与独立探究相结合。

教师点拨总结。

课时数 1第一课时环节教学内容二次备课教学随记前置学习(一)温故知新复习:1、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看就看出不同的平面图形,比如:从正面看圆柱体是()图形;从上面看是()图形2、从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都是相等的正方形,该物体是();从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都是相等的圆,该物体是();从正面看、左面看都是相等的长方形,俯视图是圆,则该物体是()看课本图1-17下列图片是哪个摄影师傅拍摄的?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预习课本p17—p19,完成下列题目:1.用橡皮泥或萝卜制作一个棱长为5cm的正方体.2.下图是由五块积木搭成,这几块积木都是相同的正方体,请画出这个图形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1、如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木块所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请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2、在桌上摆有一些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木块,主视图、左视图如图,要摆出这样的图形至少需要多少块正方体木块,至多需要多少块正方体木块。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所学,建构知识: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哪几类题型?四、达标反馈(10-15分钟)1.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请根据三视图说出物体的名称。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2.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画出该物体的立体图形。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3.如图,把14个棱长为1cm的正方体木块,在地面上堆成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然后向露出的表面部分喷漆,若1cm2需用漆2g,那么共需用漆_____________g。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教学过程包括预习内容与指导、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等内容。

板书设计反思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