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色彩增添英语教学活力一、引子一直以来,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英语的交流作用是我们英语教师的孜孜追求。
新课堂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它应当能够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面对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与环境,若我们教师能以此为契机,及时捕捉和善于利用,那么,伴随着我们的将是别一样的精彩瞬间。
二、主题杜威强调,学习者要有一种“经验的真实情境”,而且在这种情境里面,要有促使学生去思考的“真实问题”。
“教学应从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出发,使学生在游戏和工作中,采用与儿童和青年在校外从事活动类似的活动形式。
”因此,学生学习的知识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新课标》也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只有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最易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随着英语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不断推进,如何创造英语课堂中的“生活”,让课堂绽放活力,是新课程的崭新理念,具有现实意义。
然而由于学生生活经验不同,产生的感受不同,这往往令教师手足无措,处理不当,会给课堂教学留下很多的遗憾。
三、主题内涵阐述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只注重对“填鸭式”的灌输,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到一味追求课堂趣味性,导致了学生学不能致用。
语言源于生活,学习语言是为了在生活中更好地与人沟通和交流。
只有努力创设生动与真实的语言环境,才能让学生形成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
若教师能在《新课标》指引下,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英语教学的对象是人,人的生活经验是复杂多样的。
随着英语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不断推进,如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让课堂绽放活力,是新课程向教师们提出的又一个崭新的课题。
王升先生说得好:“不管目的指向什么,我们不得不承认,对学生来说,教学就是一种实在的生活方式。
我们必须从学生现实生活的角度去设计现时的教学,这样教学就会充满生活的情趣和生命的活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从学生的心理和需求考虑,如果能利用好学生生活经验,将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
四、案例及分析案例这是一节主题为“房间摆设”的英语课,目的在于是让学生掌握四会单词:window, door, bed, desk, chair并运用到语言实际交际中。
教师怀着一种激动而又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了教室。
激动是因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教师自己精心构建、整合的,忐忑则是因为担心教学目标无法顺利达成。
在师生问好之后,电脑上响起了大家熟悉的歌In my bedroom,在欢快的歌声中开始这堂读写课,歌曲中出现了“room”,“bed”等词,可为window, door, bed, desk, chair 等四会单词的引入做好铺垫。
学生已有的知识被激活了,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
教师趁热打铁,指着教室里的物品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几个学生示范后,紧接着呈现了一个房间,让学生用 I can see…说出自己所看到的。
学生被生动的图片所吸引,发言非常踊跃。
“what can you see now?”当屏幕上不再出现更多的物品,教师缓慢地提出了这个问题。
学生虽然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但还是开始更仔细地观察屏幕。
等了一会儿,教师给予了一个提示:“Can you see some English letters? Look,b —e—d bed.”这一下,学生恍然大悟,马上意识到原来这些物品下面还有英语名称的。
大家惊讶地笑了起来,然后一起大声拼读了这些单词:“b-e-d bed. w-i-n-d-o-w window…”在师生开心地拼读单词后,教师又通过板书和图片自然地引出了今天这节课要读写的单词:window, door, bed, desk, chair。
在描述了一个房间的时间后,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漂亮的公主房,学生立即发出了“哇哦”的一声感叹。
教师问道:“What can you see in my room?”“I can see...”学生非常踊跃地回答着。
于是屏幕上又出现了各种不同风格的房间,这下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地被吸引了过来。
“What can you see in room1?”教师问道。
“I can see a small desk.”“I can see a computer.”“I can see a pink bed.”“I can see …”受图片的启发,学生的话匣子被打开了,回答五花八门,除了本堂课要求掌握的四会词,学生还说了一些其他房间摆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接着,教师一边在黑板上画,一边引导学生并操练了四会单词“window, door, bed, desk, chair”。
然后,教师又通过滚雪球游戏,如S1:“I can see a window.” S2: “I cam see a window and a door.”学生同时也自然地学会了如何介绍多样物品。
然后接下来要学生看图把对话补充完整,将听说自然提升到读写。
屏幕上出现了班上一个学生现实生活中房间的照片,教师点击了屏幕上的录音,于是学生听到了这样的一段:Welcome to my home! Look! This is my room. It’s nice. You can see a computer on the desk, a big nice snoopy on the small bed in it. There is a picture on the wall. You can see my mother in the picture. She is beautiful!同学们跃跃欲试地举起了手,介绍自己的房间就这样自然地展开了。
同学们呈现了各自房间的照片,教室里一下子沸腾了,大家都争着满足同学们对自己房间的好奇心。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巩固了单词,复习了句子。
当学生进行描述到适当的时候,屏幕上出现了Mike自己画的理想中房间,教师又不失时机地把学生带入想象的空间:给自己设计一个理想的房间。
学生此时激动的心情又被点燃了,纷纷举起了手。
于是教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铅画纸,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图画完成短文:Hi,boys and girls! This ismy. You can see a…Do you like my room? 学生认真地画了起来。
这时候学生一个个都成了画画高手。
屏幕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房间摆设供学生参考。
画好之后,该是学生按短文描述自己房间的时候了。
“Do you like your room? Do you want to sing a song?”教师笑着问学生。
这时候音乐已经响起,教师和学生一边开心地唱着歌,一边互相交换着看同学的设计图。
分析一: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这节课中,学生通过房间单词回顾、在游戏中描述指定房间图片、介绍自己的房间、设计自己理想中的房间和唱In my bedroom歌曲这些模拟真实情境的活动,深深感受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这样在不知不觉间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帮助学生构建更有实际运用意义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更重要的是,还能在生活化的情境下将所学语言知识学以致用。
这节课中设计自己理想中的房间并向同伴介绍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爱好不同,设计出来的图样不同,但都是学生们心中一个美好的追求。
因此,英语学习成为了一种快乐的体验。
分析二:渲染课堂交际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对案例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学生对这节课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活动都能够有效地参与,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学内容真正地贴近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window, desk, door, chair, bed and sentences: What can you see in my room? I can see…。
都是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每天都要接触的物品。
于是,在描述房间的过程中,教师呈现了许多生活中常见房间摆设的图片,引导学生开展叙述,使学生在贴近实际生活的情境中真正地理解了语言。
通过自己设计房间,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被极大地激发了出来,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把目标语言内化为了自己的语言并自然而然地开始尝试运用。
只有课堂教学如此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了良好的交际氛围,学生才会在英语课中表现出如此浓厚的学习兴趣。
分析三:回归生活,提高了课堂实效性虽然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学生不仅学会了拼读许多单词,而且己学的其他关于房间摆设的词汇都得到了复习,同时在情境中复习巩固了I can see…这个句型的表达,又拓展到You can see…这个句型。
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教学效果,关键还是在于这节课的课程目标的定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
通过单元整体掌握,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让学生能够听、说、认读、书写单词:window, door, bed, desk, chair.2、能够运用句型:What can you see in my room? I can see…,并能在相应情境中熟练运用。
3、通过介绍、设计自己的房间,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房间,热爱自己的家。
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整理房间的能力。
以上的教学目标都是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语言基础设定的,因此在这节课中都能得以顺利达成。
如滚雪球这一环节,课前,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了很到位的分析:教师在课件中呈现的房间摆设(如:computer,TV,phone,…)基本上都是学生会说的,而且“I can see…”这一句型也是学生已经学过的。
所以学生在介绍房间摆设时,能够流畅自如地发挥,充分地把已学的知识运用了起来。
教师在这个环节后让学生进行看图将对话补充完整。
虽然这些单词要进行书写,但是仔细地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这些词比较容易根据发音进行拼写的,如“bed”。
其次,多媒体的辅助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本节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对话内容,将其进行动态演示。
美丽的画面给了学生美的享受,也激发了学生说英语的欲望,加深了学生对对话的理解,突破了一些难于理解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