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写游记

怎样写游记

怎样写游记:
重点是“抓住环境特点,体会思想感情”。

写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其一,观之有序,言之有序。

写参观游览一类的文章,必须有一定的空间顺序,而这种顺序又往往和作者观察的顺序一致起来,因此,只有观之有序,才能言之有序。

我们可以大致掌握以下常见的顺序:
<1>以游踪为序。

游览的顺序就是文章的顺序。

<2>以方位变化为序。

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左到右,由右到左;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先中间后四周,先四周后中间地观察,按照观察的顺序布局全篇文章。

<3>以景物的类别为序。

我们参观游览一个地方,在大范围内又有各种不同类别的景物。

例如:到了郊外,可以先看田野,再看山峦,最后看河流;到了荒原,可以先看天空,再看原野,最后看牛羊……
其二,抓住特点,描写具体。

参观游览一个地方,所见所闻很多,如果什么都想写,就什么也写不好。

只有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才能写得准确、生动、具体、形象。

那么,抓住景物哪些特点呢?
<1>色彩特点。

景物的颜色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颜色,即使是同一种景物,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位置,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2>形态特点。

景物的不同形状和姿态,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精神、气质。

例:白杨直立挺拔,表现出坚强不屈的精神;柳树轻柔,婀娜多姿,表现出它柔韧的性格;松树迎寒风挺立,战霜雪苍绿,表现出倔强的品格;老槐树像撑开的大绿伞,在炎热的酷夏安抚着大汗淋漓的人们,表现出它温和的天性……可见,抓住景物形态特点,既可表现形,又可体现神。

<3>动静特点。

一切景物都处于自然之中,有时处于静态,有时处于动态,有时处于静动变化之中。

因此,我们要抓住景物的动静写出景物的特点。

如“夜幕降临,静听海浪一阵阵涌来,发出“轰轰”的响声,好像在跟我打招呼”为动态,“远处的楼房五光十色,那些诱人的光照在海面上,变成了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星星,看上去像一幅迷人风景画”为静态。

并且这里的静动态做到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其三,寄情于景,主题鲜明。

景物本身无情,但是,人是有感情的。

同学们,当你怀着愉快的心情去游玩时,你会觉得天比平时蓝,花比平日红,草比平日绿。

一阵风吹过,小树在风中摇摆,你会觉得它在向你招手。

小鸟从身边飞过,你会觉得它在为你唱歌,向你问好。

然而,当你挨了批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走在回家的路上,眼前的景物就会截然不同了。

游览中,无论由情及景,还是由景触情,都离不开情感的表达。

只有把情感融注到字里行间,才会表达出鲜明的主题,也才会打动读者。

在行文中,我们只有把心捧给读者,才会吐真情,有真意。

情真文才美,只有情真,才能给读者美的享受。

狼山游记
南通有高耸入云的电视塔,有别具一格的环西********,但我最喜欢的要属狼山了。

(一)登山望江
周五,同学们一起乘车去狼山游玩。

来到狼山脚下,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叫起来:“狼山到了!”远望狼山,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在绿树的掩护下,狼山显
得格外壮丽。

沿着山脚下的石阶向上而行,一路上,古木参天,有刚劲的古松,还有高大的柏树,柏树的树皮一圈一圈的,好似老人的皮肤,柏树又高又大,宛如一条出了水的蛟龙。

太阳透过树叶的缝隙,把几缕阳光射了了下来,铺成了一条洒满碎金的小道。

因为是早上,山间还笼罩着一层薄雾,朦朦胧胧,好似一层轻纱,又像来到了人间仙境一般。

不时还传来了一阵阵娓婉的鸟叫声,还有两只兀鹫在空中盘旋,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走了一会儿,到达了山顶,山顶的广场上挤满了人,正面有一座雄伟的大殿,大殿飞檐翘壁红墙黄瓦,旁边两根粗大的柱子,柱子中间是一块大匾,匾上有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入山之门”。

广场中央是一个大香炉,香炉顶上冒着一缕青烟,好像一条美丽的纱巾在飘飞,在香炉的六个角上,都挂着一个小铃铛,轻风拂过,发出了一阵阵清脆的响声。

凭栏远眺,长江的江面上有有层朦胧的雾气,迷迷茫茫,好一个幅水天相连的胜景,还有一条条轮船在江面上航行,从山顶往下看,好似一个个黑点在蠕动,偶尔传来一阵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

长江边上是一望无垠的辽阔平原,一条条大道纵横交错,像血脉一样网布在平原上。

(二)入堂观佛
我们来到了法乳堂前,门前悬挂着写有“法乳堂”三个大字的一块匾,它还是我校故友范增大画家题写的呢!门口还有两只石狮子,石狮子双目圆瞪,身体半蹲,两只有力的爪子向前伸着,显得雄纠纠气昂昂的。

走进门,中间摆放着一位笑佛——弥勒佛,他敞开了衣服,露出了一个将军肚,乐呵呵地笑着,双眼眯成了一条缝,身子都得颤了,好像非常乐意看到我们。

旁边是四大天王,他们威武高大,身披铠甲,神态各异:有的双眉紧锁,仿佛发现了什么坏人在欺压百姓;有的和蔼可亲,面带微笑。

往前走,就看见了著名的十八高僧图,他们有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