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与谈判技巧培训教材
言辞要道义充足,合情合理。其次是对不同 对象,选择不同的说话态度与方法
“六因”与“两不”;
一是“因其疑以变之”,顺着他的疑虑来消除它; 二是“因其见而然之”,顺着他所了解的来证实它; 三是“因其说以要之”,顺着他的说法来取得他的信
任; 四是“因其势以成之”,顺着他的想法提出实施意见
五是“因其恶以权之”,根据他所厌恶的为他谋划对 付方法;
三是推己及人。“故知之如己,自知而后知人也。” 人们在思维方式上有相通之处,所以可以知己知彼, 推己及人。
智慧谋略主体的素质及修养
养德:善于接纳他人的建议 “德之术曰:‘勿坚而拒之。’许之,则
防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可极; 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位术正静,其莫 之极欤,有主德。”人君崇听纳谏之术, 在于恢宏博纳。山不让尘,故能成其高; 海不辞流,故能成其深;圣人不拒众,故 能成其大。
假如有些人受到感动,仍不见其有什么变化, 他又提出:“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其人 勿与语,而更问所亲,知其所安。夫情变于内 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 此所谓测深揣情。”《揣篇第七》
因为人的情感都是“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即 使在受感动时对外人不轻易流露内在的真情, 那么也会在自己的身边人面前有所流露,访问 他的身边人也可以揣度对方的内心世界。
可怕的纵横家
子贡与多极化的世界 格局。
《史记·仲尼弟子列 传·子贡传》赞曰: 子贡一出,存鲁,乱 齐,破吴,强晋而霸 越。子贡一使,使势 相破,十年之中,五 国各有变。
战国三苏
苏秦佩六国相印大行 合纵术;
苏代、苏历继承了苏 秦的事业。
苏秦的事迹
师从鬼谷;下山后找工作碰壁,后重新自 学揣摩术充电——锥刺股;
赞时,会获得极大的信任;
“拍马屁”的高级方法。 获得好感与信任的技巧:“好警察与坏警察”
创造关联:获得好感的另一个技巧
天气预报员的悲惨命运; 倒霉的信使; 疯狂的球迷; 请客与求人; 难兄难弟; 爱国主义。
第三,随机应变。
因化说事,通达计谋。《抵巇第四》 故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
揣情术
“飞箝术”与“长短术”; 对方甚喜甚惧时,乃交谈之最佳时期; 顺其言,钓其语,对症下药; 观往知来、观古知今、观彼知己、观己知
人; 正话反听,以反求正 。
摩合术
顺着对方的欲望去触摩试探 ; 必须符合双方的利益 ; “六因”与“两不”; 谋之于阴,成之于阳,归之于君; 借助言辞的力量 。应对之辞要锋利、简明。
第三,“抵之理”虽通俗易懂,但并不是 人们就能深刻地认识它,更谈不上运用它 了。防微杜渐很难做到。
《老子·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 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
《韩非子·喻老第二十一》:“有形之类, 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故 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 作于细。是以欲制物者于其细也,故曰: ‘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千丈之 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之慎火 也其隙。是以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
《鬼谷子》中的智慧与谋略
总论
《鬼谷子》可分为三大部分: 其一,《捭阖第一》是总论,集中概述了谋略思维的
根据、原则和方式,并以这三个方面统摄了从《反应 第二》至《谋篇第十》,是这部书的核心部分。 其二,讲述为君之道,这虽然也是谋略的一个组成部 分,但谈论的思维主体很明确,是君王,与上述的思 想内涵截然分明。它主要包括《决篇第十一》、《符 言第十二》及下卷《持枢》。 其三,《本经阴符七篇》不是讲述思维的内容,而是 讲思维主体如何提高自身在人际交往中的魅力,扩大 吸引人际能量的办法。 从上述三部分内容来分析,第一、第三部分,既是其 谋略思想的重心部分,也是此书的特色所在。
换位思维的三种具体方式
第一,因人设辞。 夫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
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智者达 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不诚,可示以道 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故愚者易蔽也, 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 之。《谋篇第十》
第二,投其所好。
对待不同类的人,如何投其所好? 心意之虑怀,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
这段话讲了三层意思:
第一,口与心的关系。即言语与思 想。
第二,而“捭阖”的关键,就是控制 言语的出入。
第三,捭阖即是阴阳,“阴阳其和, 终始其义”。
智慧谋略的原则———周密之贵
首先,事物都有一个从小到大,从微到显 的发展变化过程。
其次,凡细微的裂缝,都可以用堵塞的方 法解决。这便是抵巇术。
多对多
谈判的总体战略技巧
攻; 守; 退; 避。
谈判的五大环节
叙; 看; 听; 问; 答。
谈判“叙”的技巧
商务谈判中 的“叙” 是指:基于已方的立场、 观点、方案等,通过陈述来表达对各种问题 的具体看法,或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阐述, 以便让对方有所了解。 “叙”是一种不受对 方所提问题的方向、范围制约,带有主动性 的阐述,是传递信息、沟通情感的方法之一。 因此,谈判者能否正确、有效地运用叙述的 功能,把握叙述的要领,会直接影响谈判的 效果。
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 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 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 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谋 篇第十》
把握对方的心理是制胜关键
揣情原则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
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 也,不能隐其情。情欲必失其变。” 这里的“欲”是指人的欲望、爱好;恶指恐惧、害 怕。 一般人往往是在最兴奋或最恐惧的时候,心理防御 懈怠,最容易流露内心的真情。在这个时候拜访他 们,观察他们,可以了解人内心的真情。
《鬼谷子》全书的整体结构
《鬼谷子》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17篇。 其中上卷四篇,为“捭阖”、“反应”、“内
揵”、“抵巇”;
中卷十篇,为“飞箝”、“忤合”、“揣篇”、 “摩篇”、“权篇”、“谋篇”、“决篇”、 “符言”、“转丸”、“胠乱”,后两篇今已亡 佚;
下卷三篇,为“本经阴符七术”、“持枢”、 “中经”,此三篇内容已杂有佛、道思想,由言 谈之术转向内在修炼,与前两卷难相连贯,文笔、 语气也判似二人,故极可能是后人增益。
六是“因其患以斥之”,根据他的担忧为他设法排除。 这即是“六因”。
“两不”是“无以人之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 所不知而教之于人。人有所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 恶也,避而讳之”。
《鬼谷子》智慧在谈判中的运用
谈判策略制定的技巧
谈判对象四要素: 地位; 经验; 态度; 性格 。 谈判的内容:性质与内容; 谈判的阶段:开局、中局、终局; 谈判的组织方式 :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
鬼谷子与谈判技巧
鬼谷仙踪——鬼谷子的《鬼谷子》
神秘的鬼谷子
鬼谷子何许人也? 是纵横家、军事家、 谋略家,抑或是神 道、命相、巫卜等 玄异家数?还是兼 而备之的卓然大家? 历来众说纷纭、莫 衷一是。
鬼谷名号的由来
鬼谷出身说 鬼谷隐居说 江湖送号说 自己自号说
鬼谷子的身世之谜
出身与家庭环境; 学术经历; 从政历程; 隐退原因; 名师高徒:陈轸、苏秦、张仪、孙膑、庞涓。
《周易·系辞》:“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 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 亲下;则各从其类也。”又说:“马鸣而 马应之,牛鸣而牛应之。非知也,其势然 也。”
普通人做广告与逆反心理
如何让人对你产生好感?
富有吸引力的外表; 相似性:观点、个性、背景、习惯、审美等; 多称赞他人,尤其是人们渴望拥有的优点被称
智慧谋略的根据——道
“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 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覆、 反忤,必由此矣。”
“捭阖”是如何体现道的?“口者,心之 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 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捭 阖,制之以出入。捭之者,开也,言也, 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 其和,终始其义。” 《捭阖·第一》
游说周显王未果,游说秦惠王亦未果,游 说赵相奉阳君亦未果;
游说燕文侯发迹,次周游六国推销合纵术, 佩戴六国相印。
离燕阴事齐,被刺杀后,自己捉拿凶手。
苏秦与张仪:把持世界政治局势的同学
张仪的事迹
师从鬼谷,下山后被诬陷逃亡; 求见苏秦企图晋身,苏秦智激张仪; 张仪与陈轸共相秦; 张仪三戏楚怀王; 张仪相魏
养德三方面
盛神第一:从心、肝、肺、肾、脾到神、魂、 精、魄、志。
养志第二:法灵龟。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 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 志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
实意第三:法蛇。实意者,气之虑也。所谓充 实思想,就是说要使自己心平气顺,思虑周到。
才气
“将欲用之天下,必度权量能,见天时盛衰, 制地形之广狭,阻险之难易,人民货财之 多少,诸侯之交孰亲孰疏、孰爱孰憎。”这 段话要求对治国、天文、地理、外交都要 懂得,才能做到语势夺人,切中要害,压 倒对方。
纵横家的鼻祖
纵横家出现于战国至秦汉之际,多为策辩之士, 可称为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家和 政策推销学派。战国时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 主的一派,是诸子百家之一,创始人鬼谷子, 杰出代表人物有:苏秦,张仪,苏代,苏历, 陈轸,公孙衍等《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 之一。《韩非子》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 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宦官与圣意
反复原则
《反应·第二》:“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反以知古,复 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己。”
一是以静制动。“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 其言,听其辞。”“欲闻其声反默。”“己欲平静, 以听其辞,察其事。”
二是以反导正。“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 出。”“本。 其施外,兆萌牙孽之谋,皆由抵巇。 抵隙,为道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