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告招贴设计理念

广告招贴设计理念

广告设计理念
设计缘由:
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生活、工作、娱乐、学习等都离不开手机。

如今的手机不仅仅是被用来打电话、发信息。

生活上,手机可以代替钟表的功能,早晨按时叫人们起床,还可以作为计算器计算日常生活中的小账目;工作上,手机可以充当记事本,记录已做的和未做的事儿,从而提醒自己;手机还是个智多星,当你遇到什么难题时上网百度一下,便轻松解决,遇到不认识的单词,输入进手机,很快便能查出,学习也变得简单多了。

现如今手机更多地是被运用于娱乐如:听歌、玩游戏、读小说、拍照、上网等等。

随着人们需求的增加,手机的功能也在不断的增多,市场上各种品牌、各种款式、功能的手机层出不穷,伴随着多功能手机在市场上的推广,多功能已无法满足人们的追求,因此智能手机应运而生,成为成熟市场的新生产物以及市场利润增长点,对智能手机后市的观好以及较大的市场利润空间使得诸多手机厂商在此领域展开角逐,而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智能手机在市场上的繁荣。

功能更加强大,设计更为人性化的智能手机,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据MarketsandMarkets发布的最新市场研究报告预计,全球手机市场规模将在2015年增至3414亿美元。

预计2015年智能手机销售收入将达到2589亿美元,占整个手机市场总收入的76%。

总的来说,2010年手机总销量为2.78亿部,销售收入为1722亿美元。

据报告称,推动全球手机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消费者对高端智能手机的兴趣激增、智能手机价格下滑、网络覆盖面积扩大、包括3G和4G在内的关键技术在新兴市场得到进一步推广以及关键供应商的积极扩展计划等。

手机的消费者多是年轻人,其总量大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40,年轻人喜欢追逐潮流,更换手机的频率较快多半为一年一部手机,因此谁能把握年轻人的市场谁就能主宰手机市场。

基于以上条件,本人设计如图所示。

设计理念:
此系列为触屏手机,本人着重采用了直接展示法、突出特征法、合理夸张法、联想法等设计手法。

接下来将从感觉、心理两方面阐述本设计。

感觉:在人类的视觉对象中,色彩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色彩在某种意义
上更加具有吸引力。

一切视觉对象的存在都是有其行的色彩与光亮来决定的。

而对于形的轮廓而言,是眼睛在对色域和光区的不同表现的区分而得来的。

曾经有人说,人类能识别8万多种颜色,但由于人的差异而产生的视觉感受不同,对色彩的理解也就不同,就如同让我们去识别百事可乐的红色和蓝色一样,它们在多个人的眼中都不会完全相同,更无法确切的将所表达的含义描述出来。

但人们都能记住百事可乐商标是由红和蓝构成的这一色彩关系。

色彩是最容易被视觉认知的自然现象。

在现代商品广告设计中,如果说广告设计中图形、文字、商标等设计元素的选用是理性的,那么色彩则应是感性的,色彩起着十分重要的视觉刺激作用。

本设计整体画面使用缤纷的颜色给人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夺人眼球。

手机的纯白机身与周围色彩斑斓的画面效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将标志文字和整个画面相结合,来表现出整体的广告画面效果。

左下角的的大型黑色字体“4G”,突出本款手机的宜传重点。

周围的小型字体简介概括性的阐述了本款手机的其他功能,主次分明,强调重点。

创意是广告的灵魂,广告创意是对广告作家能力的挑战,创意夸张,绝妙的广告能吸引人们的注意,给人们深刻的印象,引起人们对某种品牌产品的关注,增加产品的价值,把企业的好产品变成消费者喜欢的好产品。

一个好的平面广告设计必须具有鲜明和突出的广告主题,能反应广告的信息内涵。

在创意上要有创造性,不落俗套,健康向上。

文字内容要求简练,精确,通俗易懂,在图形上要做到百变,夸张,对消费者能产生吸引力。

为了创造鲜明,醒目,注目程度高的广告效果,其形象塑造必须要生动,准确,并可以进行大量的夸张,以提高图形的趣味性,并从整体出发,大刀阔斧地舍弃琐碎的细节,强化形象的主要特点。

只有如此才能创造出形象鲜明的广告,抓住过往行人,使人们在一定距离之外就能注意到广告内容。

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夸张是创作的基本原则。

”通过这种手法能更鲜明地强调或揭示事物的实质,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本设计的画面人物表情夸张,手势鲜潮能扣住本款手机的主题,更为本设计注入了浓郁的感情色彩,使产品的特征鲜明、突出、动人。

整个广告招贴的画面效果给人感觉新潮,相比其他手机广告招贴的类型给人以新颖的感觉,招贴的色彩运用大胆,更能突出新时代的主
题,给人以走在时代前端的感觉。

心理:广告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促销商品,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遵循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规律,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做到令人喜闻乐见、易于接受,从而收到较好的广告效果。

一个成功的广告设计,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达到其促销的目的,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甚至能在一段时间倡导某种生活方式,给消费者带来多层次、多侧面的影响。

可以说,任何优秀的广告设计都是建立在成功把握消费者心理的基础之上的。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浪潮中,广告成为企业开拓市场,赢得公众的第一法宝。

广告界有一句名言说的好:“科学的广告是遵循心理学法则的”。

招贴调动夸张、幽默、特写的表现手段来揭示主题,现代的人普遍追求前卫、新潮、尖锐配置的要求与效果,画面人物的夸张表情与前卫的手势,画面的色彩效果以及广告词都能满足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李冰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