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1二次根式(第1课时)教学设计

7.1二次根式(第1课时)教学设计

7.二次根式(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二次根式和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 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3.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重点:认识二次根式和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教学难点: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过程 :
一:明晰概念
问题1 :5,11,2.7,
12149,))((b c b c -+(其中b=24,c=25),上述式子有什么共同特征?
答:都含有开方运算,并且被开方数都是非负数。

介绍二次根式的概念。

一般地,式子
)0(≥a a 叫做二次根式。

a 叫做被开方数.强调条件:0≥a .
二:探究性质
(一)内容:通过探究得出b a b a ∙=⋅,
b
a b a =. 具体过程如下:
(1)94⨯= ,94⨯= ;
2516⨯= ,2516⨯= ; 94
= ,94= ; 2516= ,25
16= .
(2)用计算器计算:
76⨯= ,76⨯= ;76
= ,7
6= . 问题1:观察上面的结果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问题2:从你上面得出的结论,发现了什么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吗?
问题3:其中的字母a ,b 有限制条件吗?
三:知识巩固
例1 化简(1)6481⨯;(2)625⨯;(3)9
5。

观察:化简以后的结果中的被开方数又有什么特征?
例2.化简:(1)45;(2)27;(3)
31;(4)98;(5)16
125. 问题:
(1)你怎么发现45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的?你怎么判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
(2)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时,你有哪些经验与体会,与同伴交流。

四:知识拓展
随堂练习
五:课堂小结
(1)掌握并会运用公式:b a b a ⋅=⋅ b a b a
=
(2)理解本节课中用过的数学方法:类比,找规律,归纳总结.六、布置作业
习题2.9
七: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