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美两国政治制度简略比较 2000字左右

中美两国政治制度简略比较 2000字左右

中美两国政治制度简略比较
9月22日,习近平正式开始访美,中美关系的发展又引起一轮国内外媒体的热议。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经济体,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政治影响力。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政治的长期稳定,在国际舞台上的威信与号召力也与日剧增。

而两国政治制度的存在的巨大差异则是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两国的政治差异可从多个方面来予以分析。

中国是单一制国家,美国是联邦制国家。

单一制与联邦制都是一种国家的结构形式,而且是当代国家结构中的主要形式。

单一制国家是指由若干不享有独立主权的一般行政区域单位组成的统一主权国家,联邦是指由两个以上共和国或邦、州联合组成的统一国家。

在先后顺序上,单一制国家划分为各个地方行政区划,联邦制国家则由各个联邦成员组成。

地方行政区划是国家根据需要,按一定原则进行区域划分的结果,国家主权先于各个行政区划存在,而联邦成员国则是各成员单位先于联邦国家存在。

单一制国家的地方行政区不是一个政治实体,不具有任何主权特征。

但联邦成员国则不同,在联邦国家成立之前,联邦成员是单独的享有主权的政治实体;在加入联邦之后,虽然不再有完全独立的主权,但在联邦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联邦成员的主权仍受到法律的保护。

单一制和联邦制国家各有其权力来源。

联邦成员国在组成联邦制国家时,是各自把权力交与联邦政府,同时又保留了一部分管理该成员国内部事务的权力。

联邦政府统一行使的权力和各成员国的中央政府所保留的权力都由联邦宪法明确界定。

所以,联邦的权力是来源于各成员国的参与。

而在单一制国家里,国家本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是为了便于管理,才把领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域,并据以建立起地方政权。

所以,各地方行使的权力来源于中央授权,并不是地方所固有。

在单一制国家里,地方的自主权或自治权是由国家整体通过宪法授予的。

在立法权上,单一制国家具有统一的立法机关和统一的中央政府,全国只有一个宪法,按照行政区域划分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都受中央的统一领导,没有脱离中央而独立的权利。

在联邦制国家中,除了联邦有自己的宪法、法律、最高国家权利机关之外,各联邦成员也有自己的。

联邦的权利可以遍及全国,各州的权利只能在州内部行使,各州的公民同时又是联邦公民,部分联邦成员还有进行国际外交活动的权利。

在国体方面,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而美国是资产阶级专政。

在政党制度方面,我国现行的政党制度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并在不断健全与完善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

而美国为两党制,民主党和共和党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赢得总统选举的胜利而轮流执掌政权。

政党制度又与与选举制度、议会制度、行政管理制度以及司法制度都有着紧密联系。

两党制和一党制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

两党制国家为两党轮流执政,因而政治生活较为活跃,明主程度高,政策制定考虑到各个阶层的利益因而比较完备,监督有力因而清廉程度高。

一党制的国家,政局较为稳定,政策的延续性强,政策出台周期短,运作快,被称为“推土机模式”。

两党制的国家中,竞选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两党间的相互攻击带来的丑闻使得政府信誉扫地。

由于两党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因而政策制定的周期长,过程复杂,连续性不高,不利于国家政策的及时调整。

面对一些突发紧急事件,也不如一党制快捷。

一党制则缺乏在野党的监督,腐败泛滥,在国家制定政策时容易倾斜到政治党一党的局部利益上,明主程度较低,政治生活缺乏活力。

美国实行三权分立,而中国实行民主集中。

在美国,行政权指政府,立法权指国会的上下议院制度,司法权指法院。

三权分立很好的实行了“宪政”的主旨思想。

实现了依宪治国的目的。

民主集中制的具体表现就是极少数人对大多数人的绝对服从。

民主集中的基本含义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在民主集中制中,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民主的指导和结果。

对无产阶级政党来说,民主集中制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尽管两种政治制度差异巨大,应该指出,政治制度的目的就是约束权力,造福人民,所以只要是能保证一个国家稳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的政治制度都是好制度。

中美政治制度的差异决定了两国不同的阶级立场,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而中国则是共产主义国家的发言人。

这样巨大差异,伴随着近年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中美关系始终是国际关注的焦点。

习近平这次访美,是中美关系正在往好的方面发展的积极信号。

这场元首会晤,为两国关系把脉,释放相互猜疑,让中美关系保持在稳定和健康发展状态,两国共识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承载着中美未来的国事访问向世界展示出两国关系的光明未来。

中国外交正走向更加积极进取,既清晰界定和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又能也让对方感到放心,构建起双方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