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的家乡 湖北襄阳
襄阳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 楚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 年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 地,素有铁打的襄阳、华夏 第一城池、兵家必争之地的 称号。汉水穿城而过,分出 隔汉江相望的襄城及樊城。 襄阳市的下辖地区有宜城、 枣阳、谷城、保康、南漳、 光化等县。
襄阳历史悠久,被公布 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发生在襄阳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就有三 十一回。两次著名的蒙 宋之战也发生在襄阳。
的襄阳大头菜,据《中国风物志》 记载,为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时 所创,民间素有诸葛菜、孔明菜 之美称。
牛油面 其口味特点一辣二麻
三鲜,味道可口,回味悠长,所 以深受人们的喜爱,久食不厌.经 常配黄酒同食。
金刚酥是由面粉、食糖、麻
油及少量食碱发酵后焖烤而成。 其色焦黄、香脆、不沾牙齿、落 口后“酥口易化”。
方言
襄阳方言准确来 说是指其所属各县市方言 的总和,语言学分类属于 官话中的西南官话鄂北片, 除入派阳平之外,音调与 成渝片差别较大,又类于 中原官话。 从语音、词汇、语法诸方 面来看,襄阳话与普通话 均有差异,而以语音差异 较大。
节日和习俗 火把文
化节、拔河节、穿天节、 诸葛亮文化节等。
虽说是古城 但也跟随着 现代化的脚步前进, 经济快速发展着,城 市建设也越来越好。
现在的古隆中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 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包括古隆中、 水镜庄、承恩寺、七里山、鹤子川 等五大景区。 1996年经国务院审 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 隆 中
米公祠 原名“米家庵”,是
纪念北宋书画家、鉴赏家米芾而 建的祠宇。廊壁陈列着米芾、苏 轼、黄庭坚、蔡襄等书法石刻一 百多块,以及当代著名书法家为 米公祠留下的墨迹石刻三十多块。 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现为国家 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爱我的家乡
—— 湖北襄阳
湖北
湖北省,简称“鄂”,古称荆楚。 位于中国中部,是国家重要的经济 中心,交通枢纽。历史悠久,有丰 富的矿产、水力资源 ,自然人文 风景众多且闻名全国。 而我的家乡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 部,汉江流域中游。其贯通南北、 承启东西的地理位置,让其在全省 的地位日益重要。如今已是省域副 中心城市 ,并与武汉和宜昌共同 构成“金三角”阵型,成为湖北镜庄风景区是东汉
末年名士司马徽(水镜先生)隐 居地,现位于南漳县城西;此庄 现为国家AAA级景区,被列为国 家级隆中风景区和荆山生态旅游 区主要景区,是三国热线源头。
湖北是教育大省,而襄阳又是这大 省中的大市。 襄阳的基础教育资源雄厚,襄阳市第 四中学、襄阳市第五中学是湖北乃 至全国出名的高中学校。都排名全 国前50。
湖北文理学院是1998年经国家
教育部批准合并的全日制多科性普 通高等学校,前身为1905年创建的 襄阳府师范学堂,目前设有经济与 政法学院、教育学院、孔明学院等。
襄阳的 品种很多,如牛油 面、油茶、清汤、米窝、油馍筋、 红油豆腐面、炒糊波、襄阳薄刀、 襄阳黄酒、金刚酥、玉带糕等
小吃
大头菜 我国四大名腌菜之一
古城墙 起初筑于汉初,由 于城高且固,濠宽且深,加 之汉岘天设,山川环卫,是 以号称“铁打的襄阳”。 2001年6月,襄阳城墙作为 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 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
古隆中 是三国时杰出政治家、
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诸葛亮青 年时隐居的地方。幼年失去双亲, 后随叔父至荆州,17岁叔父亡,来 到襄阳隆中,躬耕苦读,留意世事, 被称为“卧龙”。后来就有了著名 的刘备三顾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