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忠于朋友增广贤文(节选)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增广贤文》(节选),初步理解内容。
2、通过学习本课,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和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方式:朗读、讨论。
交流、背诵。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增广贤文》(节选)二、新授1、师范读一遍《增广贤文》(节选)。
2、小组合作学习认读生字,练习朗读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3、师领读两遍文章,注意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4、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师补充解释,一起看后面的文意。
全班齐读一遍。
5、学生借助注音,自己练习读,把文章读流利熟练了。
6、全班齐读一遍,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7、指生读,点评,注意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8、分排比赛读。
9、男、女生比赛读。
10、看谁能最快背诵下来。
11、搜集一些类似的小故事读一读。
三、评价表现1、自我评价。
如果你能熟练朗读背诵,就将四角星涂红。
如果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能给同学们讲几个这样的小故事,就将五角星涂红。
如果你表演得真实精彩,获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就将八角星涂红。
2、师小结。
第二课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芙蓉楼送辛渐》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式:朗读、讨论。
交流、背诵。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应当是人生的第一课,《经典诵读》这门课程就能给予你必要的帮助。
我们先来看看编者的话“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师读编者的话。
今天我们来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芙蓉楼送辛渐》。
二、读熟文章。
1、师范读一遍2、师简介这两首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
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3、师领读两遍文章,注意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4、学生借助注音,自己练习读,把文章读流利熟练了。
5、全班齐读一遍,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6、指生读,点评,注意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7、分排比赛读。
8、男、女生比赛读。
9、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师补充解释。
三、搜集有关王勃和王昌龄的古诗。
第三课什么是友谊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友谊的真谛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能够做到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教学方法、朗诵诗歌、说诗意、谈感受、明道理。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什么是友谊》二、简介《什么是友谊》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长处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作业:回家收集有关友谊的散文诗。
第二单元孝行第一课《增广贤文》节选教学目标: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把握经典诵读的方式,能用普通话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法:朗读、讨论。
交流、背诵。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
千经万典,孝义为先。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二、简介《增广贤文》。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长处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传统备课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_yu fu)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二课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2、背诵课文,积累与时间有关的古诗或名言,做一个合理支配时间的人。
教学重点与难点1、自主识字。
2、通过理解古诗,结合生活实际,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预习两首古诗。
课前搜集有关惜时的名言警句。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汉乐府《长歌行》有这样的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还记得告诉我们什么吗?历数古今中外一切有大建树者,无一不惜时如金。
古书《淮南子》有云:"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
""晋朝陶渊明也有惜时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唐末王贞白《白鹿洞》诗中更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妙喻。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两首这样的古诗《今日歌》《明日歌》。
(板书课题)二、回忆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两首古诗。
三、了解学情,解疑。
1、指名读诗,正音。
2、默读古诗,借助字典理解诗意。
标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小组合作解疑。
4、.针对全班解决不了的问题集体交流。
5、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四、诵读感悟:出示《寒号鸟的故事》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做自己的窝。
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喜鹊。
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有一天,天气晴朗。
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枝,就忙着垒巢,准备过冬。
寒号鸟却整天飞出去玩,累了回来睡觉。
喜鹊说:“寒号鸟,别睡觉了,天气这么好,赶快垒窝吧。
”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你不要吵,太阳这么好,正好睡觉。
”冬天说到就到了,寒风呼呼地刮着。
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
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着:“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第二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烘烘的。
喜鹊又对寒号鸟说:“趁着天气好。
赶快垒窝吧。
”寒号鸟不听劝告,伸伸懒腰,又睡觉了。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
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河里的水结了冰,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就在这严寒的夜里,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发出最后的哀号:“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冷死我,明天就垒窝。
”1、你能用《今日歌》或《明日歌》劝劝它。
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男生读。
第三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烘烘的。
寒号鸟伸伸懒腰,又睡觉了。
女生读……2、给故事续编结尾。
悟诗情。
五、拓展延伸:联系自己的时间观谈一谈学课文的感受。
六、让我们以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劝学》共勉吧。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四、板书设计:今日歌明日歌人生百年几今日?百年明日能几何?第三课儿童诗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背诵。
2、在教师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够结合实际懂得为人处事的做法,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回报父母。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并逐步达到背诵。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含义,感恩父母。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入1、集体朗读《小小的日记本》2、预习: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自学要求)(1)认读生字(2)练习朗读课文(3)熟练朗读课文(4)学习理解大体意思(5)练习背诵课文。
(二)学习新课1、小组合作学习认读生字,练习朗读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2、检查学习状况:集体朗读、学生领读、分组读。
3、师生认读生字,教师范读并纠正读音。
4、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5、指名朗读课文,集体朗读课文6、指名说一说课文的大体意思。
7、练习背诵课文(三)拓展延伸1、想一想:学习本课你明白了那些道理?今后你们该怎么做?2、自我评价:涂一涂:能熟练朗读课文的涂一颗星;能背诵课文的涂二颗星;能说出课文含义的涂三颗星。
第三单元礼宾第一课《增广贤文》节选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增广贤文》的原文及译文。
明白书中讲的道理。
2、通过资料的扩展,让学生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意思,明白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家是温馨的港湾,同时,家里也会有客人的到来,那我们做为主人,应该怎样接待客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增广贤文》中的话。
二、自学诗句,感悟诗意1、领读“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
见官莫向前,做客莫向后。
和得邻里好,犹如拾片宝。
2、自由读一读。
3、指名读,纠正字音。
4、分组读。
5、教师:同学们读得真好,你们知道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吗?请大家结合下面的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先自己说,再同座互相说一说。
三、讨论交流,理解诗意1、“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这句话中的“顾”、“恐”和“痴人”分别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师:主人见客人来了不去打招呼,恐怕这只能是愚人。
这是讲接人待物方面的,在家不会迎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
在家的时候,如果不知道如何迎接宾客,那么外出的时候,才知道你要拜访的地方缺少主人的关心。
2、理解后面几句话的意思。
四、联系自己,指导行为1、那我们联系实际,来说说,如果客人来访,那待人接物的礼仪是什么?师:有人敲门,应回答“请进”或到门口相迎。
2、客人进来,应起立热情迎接。